天天看点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作者:独行客地图帝

阿富汗最近火出了天际,占据着国际时政的大部分板块。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阿富汗在地理上属于西亚,但却位于西亚的最西部,卡在中亚、东亚、南亚的中间位置,战略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阿富汗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称号——帝国坟场,那些在世界其他地方呼风唤雨的帝国,有很多在阿富汗折戟沉沙。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红色的苏联帝国,自称是山巅之城的美国,在阿富汗的记忆都是黑团团的。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最近,美国在阿富汗的全面溃败,让美国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各种挖苦讽刺,似乎像美国有些下不来台。美国有些人左思右想,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帝国坟墓的黑名单上再加一个国家,要骂,连这个国家一起骂。

哪个国家?自然就是东方大国了。

东方大国也在帝国坟墓阿富汗折过戟?美国人是这么认为的。东方大国什么时候进入阿富汗了?当然不是现在,而是一千三百多年的唐朝。美国人的逻辑非常简单:唐朝总是东方大国的一部分吧,唐朝进入阿富汗,和现在的东方大国进入阿富汗有什么区别?就好像林肯时代距离一百五十多年了,但也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唐朝进入过阿富汗吗?从历史地图上看,唐朝还进入过阿富汗。打开一张唐朝的早期地图,往西看有一个面积巨大的陇右道,面积包括现在的甘肃,新疆,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的北部,以及阿富汗的大部分。

这属于地图开疆吗?并不是。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六月,唐朝设置了条支都督府、写凤都督府,还短暂设置了波斯都督府。条支和写凤在哪呢?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差不多就是现在阿富汗中部偏东,也就是首都喀布尔一带。但这不是什么侵略,而是历史自然形成的行政区划。

唐人对条支的认知,说早在汉朝时,朝廷就与条支相通。著名的孤胆英雄班超经营西域,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就经条支路过安息。条支距离“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有两万二千一百里,位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按照这个方位,条支就在阿富汗中部偏东附近。条支位于安息国以东,安息国将条支视为外国蕃邦。这里物产丰富,你能想象一千三百多年的阿富汗,盛产水稻吗?(古人的地理认知也许会有偏差)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唐人说条支三面环西海,只有西北有陆路与外界相通。所谓西海,当是今现在日渐枯涸、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咸海。从地图上看,条支所在的喀布尔附近与咸海有相当一段距离。当时的交通条件落后,很多唐人并没有去过条支,更多的是听人说或参考相关资料,和现实的落差可能会少,但不会大。

条支都督府存在了约九十年,于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之后,条支都督府不再隶属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为波斯所据。

美国所谓的唐朝入侵阿富汗,应该不是指的条支,而是勃律。勃律有两个,一个是大勃律,一个是小勃律。大勃律约在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的中部,差不多就是现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小勃律在大勃律以北,差不多就位于现在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实际控制区与东方大国交界处,位于葱岭(帕米尔高原)以南。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值得一提的是,小勃律的北界,与阿富汗和东方大国接壤的、狭长的瓦罕走廊相接。

唐朝在西线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就是吐蕃国,位于今青藏高原上。吐蕃国的西北界,就是大小勃律国。大勃律为吐蕃控制,吐蕃就盯上了小勃律。小勃律的位置太重要了,葱岭之南,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与西亚、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可以说小勃律堪称是西亚版的徐州,处四战之地,得之则全盘皆活。

小勃律是个小国,唐朝距离小勃律太远,吐蕃太近,所以小勃律向吐蕃臣服。小勃律国王苏失利当国王时,就和吐蕃勾勾搭搭。这些小国臣服于吐蕃,原本应该向唐朝进贡的东西,也没了,唐玄宗李隆基自然不高兴。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玄宗派名将高仙芝以为行营节度使,率精锐骑兵万余西讨。高仙芝派大将李嗣业出战,大战敌军,小勃律国王带着吐蕃公主四处逃窜。但没多久,高仙芝还是活捉了国王和公主,大胜而还。时间是天宝六载(公元747年)。

美国对东方大国的历史一知半解,因为小勃律地近阿富汗,就扯出了唐朝入侵阿富汗的可笑史论。换个角度讲,唐朝从来没有入侵过阿富汗,反而是美国入侵美国。什么意思呢?美洲从来也不是西方人的美洲,那是印第安人的家园,西方在美洲属于侵略,美军从相当意义上说,是占领军。

唐朝入侵阿富汗?美国对美洲才是入侵者

美国经常抨击说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驻军属于占领军性质,美军在印第安人之美洲的驻军难道不是占领军性质?

是不是考虑这可以当成反击美国的一个火力点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