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作者:谷火平

美国东部时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对持续至今已接近尾声的阿富汗战争进行了总结。

如果对比美军发动战争前的2001年和战争即将结束的2021年,你会发现阿富汗貌似没有太大变化,都是被塔利班控制,那是不是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毫无所获呢?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电视讲话)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拜登显然不愿意承认美军在阿富汗的大失败,所以拜登在电视讲话中明确了美国为何要发动阿富汗战争。拜登表示:“20年前我们(美军)进攻阿富汗是带着十分明确的目标的,即抓住发动9·11事件的基地组织高层、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外国人、确保基地组织无法再以阿富汗为基地袭击美国。”

显然要实现前两者需要动用军队,而实现最后一个目标则是要推翻塔利班政府,扶植亲美的阿富汗政府。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美军士兵用身体摆出“我们铭记9·11”的字样)

拜登指出:“我们在阿富汗的任务从来就不是去搞建设的,从来就不是去创造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民主国家,而是防止阿富汗具备对美国本土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拜登这句话其实说得十分没有水平,因为如果美军真的不是去帮助阿富汗政府的,那为什么要在塔利班未被消灭、甚至愈发壮大的今天选择转身离开呢?按照美国人的逻辑,塔利班政府下的阿富汗,仍然是“恐怖滋生的温床”,仍然具备袭击美国的可能。

拜登称多年以来,他都一直在主张“集中所有精力在阿富汗反恐”,而不是反叛乱或者是国家建设。这的确是实话,因为拜登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曾经担任副总统,2009年也曾经提出过反对向阿富汗增兵的提议。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拜登指出向阿富汗继续驻军是一个错误)

拜登表示,如今的世界恐怖威胁已经不局限于来自某一个国家,像是索马里的青年党、中东跨越多国残存的“伊斯兰国”、叙利亚的“支持阵线”、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等,这些威胁都值得美国关注并倾注资源,而不是只停留在阿富汗。

拜登认为美军撤出阿富汗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阿富汗的驻军成本太过高昂了,美国在阿富汗已经投入了上万亿美元,向阿富汗政府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和装备,甚至这支部队的规模要超过北约一些小国所保有的军队。拜登说:“我不得不再次去问那些主张美军继续在阿富汗驻扎的人,你们还想要多少美国士兵去阿富汗打仗?你们还希望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多出多少座墓碑?我很清楚答案是什么,所以我不会重复过去美国所犯下的过错,让美军在一场外国的内战中进行永无止境的停留,也不会试图用军事力量部署的方式来重塑一个国家。”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20年间共有2448名美军士兵死于阿富汗战争,美国承包商死亡3846人,其他盟国军人死亡1144人)

此外拜登还提到,美国的真正战略竞争者——中国和俄罗斯,最渴望的便是美国继续在阿富汗花费数十亿乃至更多的资源,最好将注意力永远投入到该国无尽的反恐和重建事务之中。

拜登应该反思一下,是谁让美国走到了今天这一局面?是谁让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战争?是谁让美国承受了9·11事件的苦楚?归根结底是美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在中东地区保持高压军事干预,导致本就十分保守的中东伊斯兰世界,遭到了西方通俗文化的猛烈冲击,包括性、酒精等,这对于基地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极端组织而言根本无法接受。虽然被多次警告,但美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以至于最终一些人的反美情绪彻底爆发。

拜登:20年前,美国入侵阿富汗可不是去搞建设的

(9·11事件的发生,还是要归咎于美国自身)

然而美国却事后装“受害者”,以9·11事件遭袭为由大举进军阿富汗,试图以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当地民众,这显然只会遭受更大的抵制,以至于今天的失败。所以与其去指责所谓的“别国希望美军继续在阿富汗驻扎”,美国更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想一想不顾青红皂白地输出“美式价值观”,究竟还会给美国带来什么苦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