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文昌塔是祁阳县著名的标志,始建于明万历元年,为保祁阳文盛不衰,由祁阳藉官员铜仁知府邓球进士倡议修建,资金筹措或有或缺、断断续续,历时16年方才完工,同时完工的还有文昌书院,个中艰辛不易,实难尽书,及塔院落成,祁阳学子欢欣鼓舞,终得一学子处所归宿。塔院落成后,祁阳文风昌盛,中举之人更多,科举以来祁阳高中进士达142人。

文昌塔落成不足50年,便毁于明嘉宗天启年间,同样是祁阳藉官员陈荐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担心祁阳文化日盛,后人超越,鼓动族人将文昌塔及书院毁之,祁阳学子哭天抢地阻拦毁塔院,然文人无用,无力回天。

文昌塔被毁180年后,清乾隆11年祁阳藉进士陈大受(官至宰相),担心祁阳后人文之不盛,带头捐文银1500两,全县上下举子响应,捐款助力,在湘江岸边万丈书涯上重建文昌塔。历时3年完工,建成7级8面之砖石宝塔,保祁阳万世文化昌盛。宝塔历经风雨,至今屹立400余年,乃祁阳之幸矣,后人自当珍惜。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重建后的祁阳文昌塔

先贤良苦用心,祁阳举子当铭刻于心。建塔是文人,毁塔亦文人……。

祁阳一中背靠文昌塔,临湘江岸边,校园历史悠久,远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文昌书院,以近代学校模式办学则追溯至1912年祁阳县立学堂。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祁阳一中校门

一中校园占地约500余亩,古树林立,尤以香樟为盛,操场上方有一千年古香樟,数人难以环抱,枝繁叶茂,树荫数千平,师生树下论道,一代又一代,见证着我皇皇一中之兴衰。高高的香樟树干上,挂着一口一米直径的大铁钟,钟声浑厚,传数里开外,百年来,一中向来以大钟号令全校师生,起床、上课、下课、放学。

 祁阳一中五十年代就是省重点中学,刘长吉先生两度担任一中校长。长吉校长1949年中山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校时即投身共产党地下组织,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解放后曾任县政府秘书,后立志教书育人,54年起担任一中副校长,58年任校长,66年文革被打倒,下放金洞公社劳动,后历任金洞学校校长、三中校长,1979年4月调任一中校长。长吉校长瘦弱、文雅、为人谦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84班讲话:“同学们反应吃不饱饭,国家有困难,学校现在解决不了,饿习惯胃变小了,就不饿了”哈哈,那时年轻胃口好,食堂伙食缺油少盐,从没吃饱过。成天南瓜咸菜,家在县城的孩子周末可改善一下,农村孩子更苦。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前排左一:刘长吉校长 后排右一:刘毕谦同学

一中教室、宿舍为红砖黑瓦平房,每间教室连着班主任宿舍,皆以风雨长廊相连,文昌书院部分则以青砖黑瓦木结构,釆光较差,内有4个天井,天井用于采光收集雨水,地面铺以大青砖,厚重结实。

当年我从城关中学考入一中已是1977年,大姐已从一中毕业。大姐在一中从初中读到高中,整整4年,正值文革,4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劳动,先修操场,后挖游泳池,再打红砖拉胚烧砖窑盖房,再满校园种菜,食堂就有了长年吃不完的南瓜红薯,苦不堪言。幸好大姐善唱样板戏,偶尔躲过劳作,已很幸运。当年一中的积极分子毕业时,已一手老茧,俨然已是壮劳力了。考进一中,大姐说:“满弟,你运气太好了,学校的工程都完工了,你只需要种菜了,种菜是最轻的活”,很庆幸躲过了劳改式的学习。其实我在初中已深刻体验过了劳动,学校就将我们当免费的小劳力,初中2年,挖了半座山建了一礼堂。

来一中读书,按通知书要求,带着毛选4卷和一把锄头一担竽箩去报到。分到85班,班主任是政治老师王方明,师范刚毕业,年轻小个,一对小眼睛放着亮很有神,三角眉,写着一手漂亮的板书,一口文明铺口音。班上也分了一块山坡地种菜。要种好菜就经常需要施肥,最难过的关是去厕所掏粪尿,幸好有爱积极表现的同学,自告奋勇把最脏最臭的活干了,每当菜地施肥,一中校园臭气熏天不可挡。

我们全班的男生40余人住着一间大通铺,两人合一张床,若大的屋子吊着一盏15瓦的昏黄的灯,男生们汗臭、脚丫子臭交织在一起,实在难闻,一张小床两个男生一头躺一个,夏天贴在一起火炉般难当,过一段时间习惯了也就好了。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冯品林同学、刘仲雄同学

一个学期过去,毛选倒没学什么,劳动课没少上。1978年初,国家恢复了高考。一中当时校长空缺,王昌荣副校长主持工作,昌荣校长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老牌大学生,他思想敏锐,有远见,力排众议,抓住时机,要摸底考试,分文理科快慢班,彻底改变眼前的教学现状,将劳动课从排课中剔除,调整教师队伍,从全县范围内寻找好的老师。

将优秀的老师都充实到高中教学中,教师、学生形成6:30起床,早操跑步20分钟接着早读,早读后洗脸刷牙,再早餐,早餐后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22:00晚自习结束休息,全新的面向高考的学习制度。从6:30到22:00一直是老师陪同,直到检查完就寝,老师们方得以休息。

昌荣校长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执行,不谈八小时工作制,保障了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便有了突飞猛进,为一中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昌荣校长个不高,谢顶,一脸慈祥,长年面带微笑,是个有学养好亲近,高屋建瓴,有凝聚力的男人。成天泡在高中理科快班84班和文科快班85班里,他善抓重点树榜样,他能叫出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知道每个人的成绩。他从不知疲倦,好像从不休假,也从不生病。他深刻地认清了高考对每个学生家庭及学生的重要性,在当时高考几乎是县城一级孩子唯一的出路,是人一生穿皮鞋与穿草鞋的分水岭,是学生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王荣昌副校长

摸底考试分快慢班、文理班,历经文革,家长们看到文化人吃尽了苦头,都反对孩子们学文科,那是要出资产阶级、出反革命的,大家都不愿意学,昌荣校长和颜悦色的宣传,耐心的做工作,软硬兼施拉郎配,分出文理快慢班来,综合成绩好的进入理科快班84班。

班主任是昌荣校长从肖家村中学挖来数学老师刘新甫,新甫老师湖南师学院数学系毕业,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关键他还善教。新甫老师清瘦,满脸络腮胡茬,眼睛贼亮有神,上课声嘶力竭,容不得一个人思想打野,数学课讲得出神入化,象讲故事。新甫老师烟瘾超重,牙都熏得黑黑的,教师收入低,买不起卷烟,只好买烟丝自己卷,不久买得一简易手工卷烟机,我们偶尔帮他卷,卷起的烟超正常的2倍,刘老师反正烟瘾大,乐得抽长的,只是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刘新浦老师、刘伯桥老师

那时他一个人住在班主任房就在教室的隔壁,从早上6.30到晚上10.00全天候陪同84班,晚自习还给我们强加数学课。我们一学期只交7块钱学费,又没加班费,学生穷教师也穷,全凭奉献学生好学,他倒乐在其中。偶尔上厕所碰到他,他拿一本数学题集,抽着加长的卷烟,正蹲在旁边,一中的厕所是通间没遮没拦,厕所离池大约有3~4米高。有时他想起你平面几何作业题有问题,他也一边方便一边给你讲解,一讲小半个小时,到后来腿都蹲麻了,一提裤子屁股冰凉……,年纪大了,一想起这样的情景,既温馨,又忍俊不禁,可爱可敬的新甫老师!

一中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校长、老师,才有了我们这群懵懂少年,走出县城,进入大学,才有了美好的今天。每每想起这些,内心充满了感激感恩,虽有时代潮流的裹挟,多亏有这些校长和老师的指引,让我们是抓住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前排左起:刘锋同学 陈仲庚同学 刘毕谦同学后排左起:刘仲雄同学 于春花同学 王祁平同学

1979年4月刘长吉先生调任一中校长,昌荣副校长调去三中任正校长,随同调来一个曾昭校副校长。长吉校长身体弱,与我们打交道少,常看到出面是曾副校长,他整天跟打了鸡血似的,迈着大步窜上窜下,6:30盯着重点班的同学起床,盯着做早操,盯着吃饭,盯着上课,盯着晚自修,22:00后晚上还去检查寝室,看睡了没有,看有没有人不睡觉还在讲小话,看双喜同学的鱼鼓打完了没有?有时他故意咳嗽一声,大家便安静下来入睡。

在一中读书,每顿饭3两粮票8分钱,菜钱只有3分钱,每天二顿咸菜一顿素菜,一、二周难见荤腥。每个人一个瓦缽,缽壁用红油漆号上名字,每顿饭到大蒸茏中去找,同学们吃不饱从家里带点米,每顿往自己缽里加把米。班上佐钊同学是个典型的捣蛋鬼,哪天想看女同学笑话或看哪个男同学不顺眼,就饭后蹓进食堂砸饭缽,这个同学下顿肯定没饭吃,会郁闷两天,他则偷着乐。承保同学在班上个子小,大约一米五,与女生坐在第一排,总受他欺负,他总看承保装开水的破铝壶不顺眼,一天他恶作剧地往铝壶里撒尿,撒完后还悄悄盖好,承保回到宿舍打开水壶喝水,一股刺鼻的尿骚味从水壶中喷出……,这个捣蛋鬼,坏事没少干。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赵承保同学

84班全班有“三龙一马”(指刘跃龙、秦林龙、邓学农、陶马棋)成绩好,饱受校长和老师的宠爱,大会表扬,小会也表扬,弄得全县上下声名远扬,79年高考“三龙一马”均考国家重点大学。多年后“三龙一马”及84班在祁阳学界神一般的存在,传为佳话,激励着一届届祁阳学子,发奋图强。

一中的学习是艰辛的,课程重生活差,常年吃不饱,每天饭前最后一节课饥饿难熬,春元同学发明了新的吃饭方式,对抗饥饿,他当面给我传授,先用筷子将缽子里的饭划为8等份,一口一份,不嚼生吞,只见他吞得眼泪直流被噎得直翻白眼,真不易,我也曾悄悄试过,不行,只好放弃,继续受饿。

一中生活艰苦,那时年轻,大家都苦,也便不觉得苦了。教室前有段坡地,大展、学农、爱民同学不论晴天雨天都往黄土地上拨水,邀几个同学在这小坡地上滑冰,偶尔失误便滚得一身泥,主要是想表现给女同学看的,摔一身泥也高兴。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蒋慧同学

在一中双喜同学是优秀学生,是一中上清华的第一人,每晚睡前他会唱打一段祁阳鱼鼓。这种地方说唱都是现编词固定的拍调,偶有黄段,成就我们青春的骚动,逗大家乐和。在一中我也学会了吹口琴,爱得不行,每天晚上吹上几段。有一阵子我和复元、双喜迷上了宋词唐诗,经常对答互问,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功底,这些诗文30年过去了,还能背。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陈双喜同学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祁阳鱼鼓

数年前新甫老师让我寻找失联40多年“三龙一马”中的刘跃龙,一直不得要领,他上学的华东工学院已更名南京理工,通过南工人事处查阅79级档案找到他留校的同学,得电话,方联系上,受恩师之托,用其心,了却了老师的心愿,知其学成报国健康平安,皆喜。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刘跃龙同学

如今我等已是知天命之年,两鬓斑白,已经谢顶,少小离家,祁阳一山一水一习俗,总让人魂牵,不能割舍。世事难料,日转星移,当年“三龙一马”中的一龙邓学农同学已离开我们20余年。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邓学农同学

为树一中之学风,激励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向上。我于2018年1月向一中捐赠了罗丹的青铜雕像“思想者”。又于2020年5月,向一中捐赠了孔子的5米多高汉白玉雕像“万世师表”。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思想者”塑像揭幕仪式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思想者”塑像捐赠仪式师生合影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万世师表”塑像捐赠仪式师生合影

近年来,一中在邓振校长的带领下重铸辉煌,2021年高考祁阳一中永州排名第一,5人过清北录取线,老校友们甚是欣慰。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现任校长邓振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现任副校长申峰

值此以文记之。

(本文由作者倪渊授权本号发表)

倪渊 ▏文昌塔与祁阳一中轶事

作者:倪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