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文昌塔是祁陽縣著名的标志,始建于明萬曆元年,為保祁陽文盛不衰,由祁陽藉官員銅仁知府鄧球進士倡議修建,資金籌措或有或缺、斷斷續續,曆時16年方才完工,同時完工的還有文昌書院,個中艱辛不易,實難盡書,及塔院落成,祁陽學子歡欣鼓舞,終得一學子處所歸宿。塔院落成後,祁陽文風昌盛,中舉之人更多,科舉以來祁陽高中進士達142人。

文昌塔落成不足50年,便毀于明嘉宗天啟年間,同樣是祁陽藉官員陳薦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擔心祁陽文化日盛,後人超越,鼓動族人将文昌塔及書院毀之,祁陽學子哭天搶地阻攔毀塔院,然文人無用,無力回天。

文昌塔被毀180年後,清乾隆11年祁陽藉進士陳大受(官至宰相),擔心祁陽後人文之不盛,帶頭捐文銀1500兩,全縣上下舉子響應,捐款助力,在湘江岸邊萬丈書涯上重建文昌塔。曆時3年完工,建成7級8面之磚石寶塔,保祁陽萬世文化昌盛。寶塔曆經風雨,至今屹立400餘年,乃祁陽之幸矣,後人自當珍惜。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重建後的祁陽文昌塔

先賢良苦用心,祁陽舉子當銘刻于心。建塔是文人,毀塔亦文人……。

祁陽一中背靠文昌塔,臨湘江岸邊,校園曆史悠久,遠可追溯至明萬曆年間文昌書院,以近代學校模式辦學則追溯至1912年祁陽縣立學堂。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祁陽一中校門

一中校園占地約500餘畝,古樹林立,尤以香樟為盛,操場上方有一千年古香樟,數人難以環抱,枝繁葉茂,樹蔭數千平,師生樹下論道,一代又一代,見證着我皇皇一中之興衰。高高的香樟樹幹上,挂着一口一米直徑的大鐵鐘,鐘聲渾厚,傳數裡開外,百年來,一中向來以大鐘号令全校師生,起床、上課、下課、放學。

 祁陽一中五十年代就是省重點中學,劉長吉先生兩度擔任一中校長。長吉校長1949年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在校時即投身共産黨地下組織,參加解放戰争,1949年解放後曾任縣政府秘書,後立志教書育人,54年起擔任一中副校長,58年任校長,66年文革被打倒,下放金洞公社勞動,後曆任金洞學校校長、三中校長,1979年4月調任一中校長。長吉校長瘦弱、文雅、為人謙虛,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來84班講話:“同學們反應吃不飽飯,國家有困難,學校現在解決不了,餓習慣胃變小了,就不餓了”哈哈,那時年輕胃口好,食堂夥食缺油少鹽,從沒吃飽過。成天南瓜鹹菜,家在縣城的孩子周末可改善一下,農村孩子更苦。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前排左一:劉長吉校長 後排右一:劉畢謙同學

一中教室、宿舍為紅磚黑瓦平房,每間教室連着班主任宿舍,皆以風雨長廊相連,文昌書院部分則以青磚黑瓦木結構,釆光較差,内有4個天井,天井用于采光收集雨水,地面鋪以大青磚,厚重結實。

當年我從城關中學考入一中已是1977年,大姐已從一中畢業。大姐在一中從國中讀到高中,整整4年,正值文革,4年時間大部分時間在勞動,先修操場,後挖遊泳池,再打紅磚拉胚燒磚窯蓋房,再滿校園種菜,食堂就有了長年吃不完的南瓜蕃薯,苦不堪言。幸好大姐善唱樣闆戲,偶爾躲過勞作,已很幸運。當年一中的積極分子畢業時,已一手老繭,俨然已是壯勞力了。考進一中,大姐說:“滿弟,你運氣太好了,學校的工程都完工了,你隻需要種菜了,種菜是最輕的活”,很慶幸躲過了勞改式的學習。其實我在國中已深刻體驗過了勞動,學校就将我們當免費的小勞力,國中2年,挖了半座山建了一禮堂。

來一中讀書,按通知書要求,帶着毛選4卷和一把鋤頭一擔竽籮去報到。分到85班,班主任是政治老師王方明,師範剛畢業,年輕小個,一對小眼睛放着亮很有神,三角眉,寫着一手漂亮的闆書,一口文明鋪口音。班上也分了一塊山坡地種菜。要種好菜就經常需要施肥,最難過的關是去廁所掏糞尿,幸好有愛積極表現的同學,自告奮勇把最髒最臭的活幹了,每當菜地施肥,一中校園臭氣熏天不可擋。

我們全班的男生40餘人住着一間大通鋪,兩人合一張床,若大的屋子吊着一盞15瓦的昏黃的燈,男生們汗臭、腳丫子臭交織在一起,實在難聞,一張小床兩個男生一頭躺一個,夏天貼在一起火爐般難當,過一段時間習慣了也就好了。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馮品林同學、劉仲雄同學

一個學期過去,毛選倒沒學什麼,勞動課沒少上。1978年初,國家恢複了聯考。一中當時校長空缺,王昌榮副校長主持工作,昌榮校長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老牌大學生,他思想敏銳,有遠見,力排衆議,抓住時機,要摸底考試,分文理科快慢班,徹底改變眼前的教學現狀,将勞動課從排課中剔除,調整教師隊伍,從全縣範圍内尋找好的老師。

将優秀的老師都充實到高中教學中,教師、學生形成6:30起床,早操跑步20分鐘接着早讀,早讀後洗臉刷牙,再早餐,早餐後開始一天的學習,晚上22:00晚自習結束休息,全新的面向聯考的學習制度。從6:30到22:00一直是老師陪同,直到檢查完就寝,老師們方得以休息。

昌榮校長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執行,不談八小時工作制,保障了教學時間與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便有了突飛猛進,為一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昌榮校長個不高,謝頂,一臉慈祥,長年面帶微笑,是個有學養好親近,高屋建瓴,有凝聚力的男人。成天泡在高中理科快班84班和文科快班85班裡,他善抓重點樹榜樣,他能叫出班上每個同學的名字,知道每個人的成績。他從不知疲倦,好像從不休假,也從不生病。他深刻地認清了聯考對每個學生家庭及學生的重要性,在當時聯考幾乎是縣城一級孩子唯一的出路,是人一生穿皮鞋與穿草鞋的分水嶺,是學生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王榮昌副校長

摸底考試分快慢班、文理班,曆經文革,家長們看到文化人吃盡了苦頭,都反對孩子們學文科,那是要出資産階級、出反革命的,大家都不願意學,昌榮校長和顔悅色的宣傳,耐心的做工作,軟硬兼施拉郎配,分出文理快慢班來,綜合成績好的進入理科快班84班。

班主任是昌榮校長從肖家村中學挖來數學老師劉新甫,新甫老師湖南師學院數學系畢業,有良好的數學功底,關鍵他還善教。新甫老師清瘦,滿臉絡腮胡茬,眼睛賊亮有神,上課聲嘶力竭,容不得一個人思想打野,數學課講得出神入化,象講故事。新甫老師煙瘾超重,牙都熏得黑黑的,教師收入低,買不起卷煙,隻好買煙絲自己卷,不久買得一簡易手工卷煙機,我們偶爾幫他卷,卷起的煙超正常的2倍,劉老師反正煙瘾大,樂得抽長的,隻是看起來有點怪怪的。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劉新浦老師、劉伯橋老師

那時他一個人住在班主任房就在教室的隔壁,從早上6.30到晚上10.00全天候陪同84班,晚自習還給我們強加數學課。我們一學期隻交7塊錢學費,又沒加班費,學生窮教師也窮,全憑奉獻學生好學,他倒樂在其中。偶爾上廁所碰到他,他拿一本數學題集,抽着加長的卷煙,正蹲在旁邊,一中的廁所是通間沒遮沒攔,廁所離池大約有3~4米高。有時他想起你平面幾何作業題有問題,他也一邊友善一邊給你講解,一講小半個小時,到後來腿都蹲麻了,一提褲子屁股冰涼……,年紀大了,一想起這樣的情景,既溫馨,又忍俊不禁,可愛可敬的新甫老師!

一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校長、老師,才有了我們這群懵懂少年,走出縣城,進入大學,才有了美好的今天。每每想起這些,内心充滿了感激感恩,雖有時代潮流的裹挾,多虧有這些校長和老師的指引,讓我們是抓住機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前排左起:劉鋒同學 陳仲庚同學 劉畢謙同學後排左起:劉仲雄同學 于春花同學 王祁平同學

1979年4月劉長吉先生調任一中校長,昌榮副校長調去三中任正校長,随同調來一個曾昭校副校長。長吉校長身體弱,與我們打交道少,常看到出面是曾副校長,他整天跟打了雞血似的,邁着大步竄上竄下,6:30盯着重點班的同學起床,盯着做早操,盯着吃飯,盯着上課,盯着晚自修,22:00後晚上還去檢查寝室,看睡了沒有,看有沒有人不睡覺還在講小話,看雙喜同學的魚鼓打完了沒有?有時他故意咳嗽一聲,大家便安靜下來入睡。

在一中讀書,每頓飯3兩糧票8分錢,菜錢隻有3分錢,每天二頓鹹菜一頓素菜,一、二周難見葷腥。每個人一個瓦缽,缽壁用紅油漆号上名字,每頓飯到大蒸茏中去找,同學們吃不飽從家裡帶點米,每頓往自己缽裡加把米。班上佐钊同學是個典型的搗蛋鬼,哪天想看女同學笑話或看哪個男同學不順眼,就飯後蹓進食堂砸飯缽,這個同學下頓肯定沒飯吃,會郁悶兩天,他則偷着樂。承保同學在班上個子小,大約一米五,與女生坐在第一排,總受他欺負,他總看承保裝開水的破鋁壺不順眼,一天他惡作劇地往鋁壺裡撒尿,撒完後還悄悄蓋好,承保回到宿舍打開水壺喝水,一股刺鼻的尿騷味從水壺中噴出……,這個搗蛋鬼,壞事沒少幹。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趙承保同學

84班全班有“三龍一馬”(指劉躍龍、秦林龍、鄧學農、陶馬棋)成績好,飽受校長和老師的寵愛,大會表揚,小會也表揚,弄得全縣上下聲名遠揚,79年聯考“三龍一馬”均考國家重點大學。多年後“三龍一馬”及84班在祁陽學界神一般的存在,傳為佳話,激勵着一屆屆祁陽學子,發奮圖強。

一中的學習是艱辛的,課程重生活差,常年吃不飽,每天飯前最後一節課饑餓難熬,春元同學發明了新的吃飯方式,對抗饑餓,他當面給我傳授,先用筷子将缽子裡的飯劃為8等份,一口一份,不嚼生吞,隻見他吞得眼淚直流被噎得直翻白眼,真不易,我也曾悄悄試過,不行,隻好放棄,繼續受餓。

一中生活艱苦,那時年輕,大家都苦,也便不覺得苦了。教室前有段坡地,大展、學農、愛民同學不論晴天雨天都往黃土地上撥水,邀幾個同學在這小坡地上滑冰,偶爾失誤便滾得一身泥,主要是想表現給女同學看的,摔一身泥也高興。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蔣慧同學

在一中雙喜同學是優秀學生,是一中上清華的第一人,每晚睡前他會唱打一段祁陽魚鼓。這種地方說唱都是現編詞固定的拍調,偶有黃段,成就我們青春的騷動,逗大家樂和。在一中我也學會了吹口琴,愛得不行,每天晚上吹上幾段。有一陣子我和複元、雙喜迷上了宋詞唐詩,經常對答互問,打下了很好的文學功底,這些詩文30年過去了,還能背。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陳雙喜同學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祁陽魚鼓

數年前新甫老師讓我尋找失聯40多年“三龍一馬”中的劉躍龍,一直不得要領,他上學的華東工學院已更名南京理工,通過南勞工事處查閱79級檔案找到他留校的同學,得電話,方聯系上,受恩師之托,用其心,了卻了老師的心願,知其學成報國健康平安,皆喜。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劉躍龍同學

如今我等已是知天命之年,兩鬓斑白,已經謝頂,少小離家,祁陽一山一水一習俗,總讓人魂牽,不能割舍。世事難料,日轉星移,當年“三龍一馬”中的一龍鄧學農同學已離開我們20餘年。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鄧學農同學

為樹一中之學風,激勵青年學子努力學習向上。我于2018年1月向一中捐贈了羅丹的青銅雕像“思想者”。又于2020年5月,向一中捐贈了孔子的5米多高漢白玉雕像“萬世師表”。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思想者”塑像揭幕儀式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思想者”塑像捐贈儀式師生合影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萬世師表”塑像捐贈儀式師生合影

近年來,一中在鄧振校長的帶領下重鑄輝煌,2021年聯考祁陽一中永州排名第一,5人過清北錄取線,老校友們甚是欣慰。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現任校長鄧振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現任副校長申峰

值此以文記之。

(本文由作者倪淵授權本号發表)

倪淵 ▏文昌塔與祁陽一中轶事

作者:倪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