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
技艺
玉米饼制作技艺相传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于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一带。
玉米饼由玉米粒风干磨粉后,用水和团,根据个人喜好加上佐料丰富口感,然后压面制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婆坑村村民不断完善玉米饼制作技艺,口味更为多样,有番茄味、海苔味等,样式也更为美观,蝶变成薄如蝉翼的、色泽金黄、可口酥脆的时令美食,散发着浓浓的谷物清香,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玉米饼为纯手工制作农家美食。蒸玉米粉、揉面团、制作饼胚、烙饼、晒饼、炸饼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手工完成,根据季节、天气,以及不同批次玉米粉的吸水量,制作者需要灵活把握水温、水和粉的比例。
玉米饼不仅好吃,营养价值极高,蕴含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等多种保健功效,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还可以起到保护眼睛作用。吃玉米饼有很强的饱腹感,但含热量很低,还有助于减肥减脂。
镜岭镇是千年古镇,玉米饼制作技艺从明清时起已在乡间盛行,所在区域主要为镜岭镇外婆坑村一带。
外婆坑村位于新昌县镜岭镇,地处澄潭江源头,坐落在新昌、东阳、嵊州、磐安四县交界处。有汉族、苗族、傣族、白族等13个民族,被誉为“江南民族第一村”。这里有古朴整洁的村庄,曲折弯延的小道,潺潺流过的溪水,耸立两旁的翠峰;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台门、石头墙、黄泥墙等古朴建筑;更有红军挺进师某部途经外婆坑村的遗存及嵊新东游击基地旧址,为浙江省第二批非遗旅游景区,更拥有“全国文明村”等十四项国家级荣誉。
随着外婆坑村乡村旅游业兴起,玉米饼受到游客喜爱,成为村民增收致富重要载体,也成为美食名片。即使在今年的疫情压力下,外婆坑村的游客量依旧达到20万人次,仅玉米饼产业一项就带动农民增收800多万,除此之外还有茶叶和旅游等相关收入,外婆坑村的人均收入也从二十世纪90年代的86元,增长到如今的4万5千元。
2019年,玉米饼入选浙东天姥唐诗宴,取名为“满城尽带黄金甲”,因为浙东天姥唐诗宴的成功推出,新昌县荣获“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
2020年10月27日,玉米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新昌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图源:席鑫洋、贾栋、石江明、林捷、镜岭镇提供
本文由新昌文旅整理编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