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年的阳春面

作者:徐海落

您是哪里人?您吃过阳春面吗 ?

苏沪的朋友别理我,您往下看!

我出生在鸡西市,东北偏东北的边境小城。我在那里生活到十八岁。

上初一的时候,偶然在电视上听到一种我没见过的食物“阳春面”,毫不夸张的说,把我听傻了,因为从小对文字比较敏感,当听到“阳春面”三个字的时候,心里一震,原来面条还能叫这样的名字!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认知完全被颠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这个人从小就比较馋,没有吃过的食物总要试试,试不到就想一想,爱吃爱生活嘛!

我们那寒地黑土,全国人民都能叫出名字的菜有锅包肉、渍菜粉、杀猪菜、小鸡炖蘑菇 ……这些菜名基本上都是原料的名字,味道浓郁纯厚,名字直来直去,就像我们家乡人的性格,纯朴豪放,跟南方朋友比起来,就少了几分精致。就说面,我们有打卤面、炸酱面、扯面、呛锅面…… 也很好吃,但是就从名字上一比较,就觉得阳春面太诗意了,阳春白雪,太有画面感,单纯从名字上比,我们家乡的那些面条完全成了下里巴面。

好像是从电视上转播的电影,抗战争片,我忘记名字了,就记得蒋委员长开会开到很晚,肚子饿了,好像是顾祝同还是陈诚,吩咐人说:“告诉厨子按那那(说的是一个地区,具体说的哪里我忘记了)的口味给委员长做一碗阳春面”!我死盯着电视,想看看什么样的面条能阳春白雪,但是镜头切换到了下一个场景,我就坐电视边上等着,等到剧终,导演也没同意让我见识一下阳春面是什么样。这个优雅的名字,再加上与大人物的加持,这个面使我神往了很久。不夸张的说,有段时间一脑袋的阳春面,甚至跟爸妈闹别扭的时候,就想偷我妈点钱,离家出走去南方吃一碗阳春面。到南方哪里我也不知道,具体计划是先到哈尔滨,然后再换往南走的火车,上了火车再打听哪里有阳春面我就在那下车,计划未成形。

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互联网,我又生活在小城市,各种不互联,后来我就把这个茬儿给忘了。

2007年的秋天,这时我已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出差到苏州,中午一个人吃简餐,特意找了一家苏式老面馆,点了一碗阳春面,几块钱不记得了,反正很便宜,店家又推荐了炸猪排和青菜还有各种浇头,我都没点,只想吃阳春面,那种心情就像与神交十几年的笔友见面,不想让别个来掺和。

那年的阳春面

苏锡常的面馆大多明厨明档,看师傅把面下到锅里,用长筷子拨挑,看阿姨兑汤头,行云流水,干净利索。面上来我先喝了一口汤,是南方的油润鲜亮,更多的是超赿味觉的体验,那一刻心里面那个念初一的孩子特别满足。

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吃了很多名字很美的饭菜,喝过很多名字很美的酒,中的外的,东的西的,有的名副其实,有的名不副实,像阳春面那么美的再没遇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