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可能想不到 柳永的《望海潮》原来是谄媚权贵之作

作者:雅腔俗调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词造诣极高,后人赞誉他的词影响广大,“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曾作过一首赞美杭州富庶与美丽的词,那就是《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全词二十一句,通篇用赋体作法,铺张扬厉,对偶排比,堪称一篇词体的杭城赋。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这首词是柳永赴京赶考途中路过杭州时所写,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词呢,这里面有柳永的心思。当时杭州的太守孙何,是柳永小时候认识的朋友,柳永很想再次结交他,通过孙太守,请求为自己举荐,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但太守不是任何人都能见的,柳永根本进不了太守府。他脑子一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太守直接见不到,攀不上,就采用迂围曲线的办法走通这层关系。柳永就利用自己写词的特长,写下了歌功颂德的《望海潮》,然后再请他结识的杭州名妓楚楚,唱熟此曲,在孙太守的宴会上弹唱。这一计果然成功,孙太守问楚楚,这是何人所作,楚楚便告诉他这是柳永作的词,孙太守一听就请来柳永共宴,于是柳永就这样又攀附上了孙太守。

1009年,柳永参加第一次考试,他踌躇满志,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一定魁甲登高第。以他的才学,确实也一定能考中,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皇上宋真宗他不喜欢浮糜艳辞,于是他下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因此,柳永初试落第,名落孙山。愤慨之下,柳永作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这下祸闯得更大了,多年以后的宋仁宗便因此没有重用他,这是后话。

传说柳永的这首《望海潮》传到了金主完颜亮这里,他看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看到杭州这里这么美丽富裕,便生了南下投鞭渡江之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