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 影子
通讯员丨 莞宣
5月10日上午,东莞市举办“东莞学习论坛”第64期报告会,邀请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淦森作为主讲人,以“数字经济的东莞视角”为题,生动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下东莞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机遇。东莞市领导张科、潘新潮、骆招群、白涛、 杨东来、张冠梓等出席报告会。
赵淦森结合多媒体课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他认为,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社会进步与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云计算的本质是大资源管理、大能力构建、大能力交付,而大数据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新方法。
赵淦森认为,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气候下,广东仍存在创新驱动数据驱动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短板,要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为核心战略,大力推动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等8大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在主持报告会时提出,东莞要利用好先发优势,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结合东莞市产业特点和社会发展情况,加快推进产业、民生、政务数字化。要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东莞数字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延伸阅读“网红”教授、莞邑才俊赵淦森: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跑数字经济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淦森
他,是东莞高埗走出来的农村娃;2004年,考取英国博士全额奖学金,成为了甲骨文英国(Oracle UK)终身高级工程师。他,曾经拿着100万元的奖学金,却吃着饼干面包、睡在别人家的地板上做技术攻关。前两天,妈妈才知道他这段求学背后的经历,一时间流下了眼泪。
2008年,他却从甲骨文“裸辞”,选择回国做了一名高校讲师;随后,用短短3年时间,就晋升为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云计算,尤其是云计算和大数据里的信息安全;他和他的团队从零到有,打造出华南乃至全国最先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视频截图
5月3日,省委书记李希到华南师范大学调研,参加了由他主持的“我的中国‘芯’,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下午茶交流会。他就是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淦森。
由于大力“鼓吹”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国内先行者的他一度被怀疑、不被认可。然而,他又凭借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不俗表现,在数字经济的风口下成为青年眼中的“网红”教授。
“东莞学习论坛”第64期报告会开始前,赵淦森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听他讲述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并为东莞的发展支招。
记者:能通俗地介绍下云计算和大数据吗,为什么特别关注信息安全领域?
赵淦森:云计算和大数据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核心信息技术,已经深度地渗透到我们生活和产业里面。以此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核心生产力,借助它,可以提升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上实现弯道超车,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很多智能手机都提供了云服务,可以把手机上所有的照片、通讯录都放在“云”里面,换手机的时候或者在另外一个设备上,只要登录就可以拷贝和使用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能做什么,里面的想象空间就太大了。因此,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另一方面,又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信息安全。云计算就像一个风起云涌的海面,四面八方都是海量信息流。要实现云计算里的信息安全,就有点像一艘船飘在这个海面上,需要保持一直静止不动、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又比如,云计算跑得很快,但也要能及时刹住车,我们开发了一套操作系统,在安全上做的工作,就是让它能刹得住。
记者:大家都说,云计算和大数据是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东莞发展数字经济面临哪些机遇?
赵淦森: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智慧城市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传统工业城市对信息化的依赖是有限的,但在全世界迎来技术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像工业时代的道路、桥梁、水电一样重要。要想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数字化水平,只有通过互联网,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
东莞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良好机遇。珠江东岸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广州、深圳的溢出必将辐射于东莞。粤港澳大湾区有潜力打造全球大数据的“硅谷”,也就是大数据的创新中心、产业集聚中心,东莞就是要抢抓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记者:东莞该如何定位自身,优势在哪里?
赵淦森:云计算和大数据包含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东莞的软件跟信息服务业不算特别强,但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很强的。东莞在硬件层面的优势,为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了良好基础。同时,东莞市引进了很多科研平台,如中科院的云计算育成中心,是国内最早一批做云计算的科研机构。可以说,东莞把握住了机遇,选对了方向,有一个很好的开端。
东莞的优势在于中层技能人才的积累多,制造业链条完备,可以在数字经济的产业链上多做文章。比如在数据终端领域,用好华为、OPPO这样的企业,形成东莞的独特优势。再如,东莞创新创业的风气非常务实,要发扬这一点。这几个点我觉得会是东莞未来的方向和很重要的优势。
记者:作为东莞出去的青年才俊,你对东莞青年有什么话说吗,对东莞市的人才引进有什么建议?
赵淦森:我也是东莞青年人才成长促进会的会长,从客观条件上讲,东莞的青年人才成长的平台,与北上广深还是有点差距。同时,东莞的风格就是务实,太务实的时候,青年就会不自信或者不够大胆。我非常希望东莞的年轻人,能够放得更开些,去创新和探索未知领域,利用好刻苦、勤劳、务实、诚恳的品格优势。
在人才建设方面,第一,在谋求增量的同时,不能忽略存量。东莞本身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人才,用好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第二,在追求增量的过程中,最长远的策略是加强培养,在现有人才里面,加强各个层面的教育,去进一步提升。第三,用好东莞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去吸引人才。硅谷从来不用说花多少钱请大教授来创业,它就是靠自身的环境去吸引人才。
▲点击查看“初心耀征程 • 改革开放再出发”征文活动详情
联系电话:(020)83000663,83000630,13825140008
联系人:刘树强、林琳、莫群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影子 李卓华 林琳
校对丨潘经春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