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作者:莫孤烟

1949年初,王耀武、孙良诚、牟中衎三人在华东解放军的战俘营里相见了。这三人派系不同,但都曾是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巧的是,他们都曾当过山东的主席,而且还在战俘营里被编进了一个组,冥冥中自有天意。

三人中王耀武职务最高、影响力最大,但接受改造最为积极坦诚。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王耀武

1948年9月29日,王耀武逃出济南城后被俘。他坦率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声称自己和陈毅熟识,要求和陈毅见面。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几个月前的城南庄会议之后,陈毅已调到中原军区,和刘邓一起工作了,只是还保留着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这些情报蒋军一无所知,而且目前还是军事机密,因此还不能告诉王耀武。

经过一番研究,会见王耀武的任务交给了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有着“红军一支笔、马背书法家”之称的舒同是著名的军中才子,颇有儒将风度。他即有政策水平,为人也颇为亲和,让惊恐中的王耀武暂时安定下来。

舒同给王讲了我军对待战俘的政策,并说会让地下组织保护王的家人,让王不必焦虑,打消顾虑。王竭力表白,自己并不想与解放军打仗,是“老头子”恩威并施,他才不得不到山东来的。即便是在济南战役中,他也不是顽抗到底的,最终城市和仓库都没有破坏,这也是事实。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抗战胜利前夕,王耀武(左一)和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等人在一起

交谈中,王耀武向舒同请教了自己一直搞不明白的五个问题:为什么你们能言行一致而我们做不到?为什么你们的领袖坐在延安不动,一个指示就能贯彻到底?为什么你们的干部什么事都能干成,而我们个个贪腐?为什么我们俘虏了你们的兵却不能用,你们俘虏了我们的兵却马上就能调转枪口?你们现在节节胜利,是否也会像当初的北伐一样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抗战时期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舒同

这些问题,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解释,要说复杂,三天三夜也解释不完。舒同给王耀武上了一堂启蒙课,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些问题。王耀武听后,大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说:“听了舒主任今天的谆谆开导,使王某有茅塞顿开之感”。

王耀武被送到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改造,迫切希望得到宽大处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济南起义的吴化文走的是光明大道,假如当时吴华文给他说一声,他也会跟着起义的。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表现济南战役的油画

淮海战役打响后,华东军区组织被俘的12名蒋军将领写广播稿,播给广大蒋军官兵听,王耀武在其中表现得最为积极。据蒋氏的亲信俞济时后来给74军军长邱维达说,“老头子”在听了广播后,把收音机都给砸了。

就在王耀武积极接受改造,争取早日恢复自由的时候,一封揭发信让他惶惶不可终日。在辽沈战役中被俘的范汉杰报告说,说王耀武是杀害方志敏的凶手,罪大恶极。王耀武压力极大,多次找组织汇报,说自己确实罪大恶极,但方志敏绝不是他杀的。当初南京方面的报纸说是王耀武的部队活捉了方志敏,其实是搞错了,而他为了贪功也就默认了。他迫切希望组织上能查明真凶,还他一个清白。直到后来杀害方志敏的真凶被缉拿后,王耀武才算如释重负。

王耀武在华东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团度过了7年多的岁月,1956年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59年成为首批获得特赦的战犯之一。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特赦后的王耀武

和王耀武不同,牟中衎被俘之后对抗情绪严重,接受改造的过程比较曲折。

牟中衎毕业于保定军校,按军界的辈分要比黄埔出身的王耀武高。牟在抗战中期接替于学忠执掌东北军系统的51军,在1942年当上了山东主席。这个时候的山东是日伪军占城市、八路军占乡村,蒋军根本没有容身之地,牟中衎的山东主席只是个空名而已。

牟在军事上毫无建树,无论在抗战还是解放战争中,几乎见不到他的作战记录。济南战役中,身为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的牟中衎和王耀武一起固守济南,城破之后化装潜逃被捕,被关进战俘营。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济南战役中的蒋军俘虏

进了战俘营,牟中衎情绪十分激动,声称自己抗战期间为国为民立过功,不应把他当作战俘关起来。组织上让他给蒋军官兵写劝降的广播稿,他破口大骂、断然拒绝。至于让他揭露蒋氏,那更是不可能的,他多次讲:蒋先生如同我父,儿子骂老子的事我不干。

战俘中大多数人是积极接受改造的,那么牟中衎很快就被孤立了,成了众人批判的对象。例如他把战俘营称作集中营,就被王耀武批得体无完肤。王耀武给他一一举例:战俘营的名字叫做“解放军官训练团”,战俘们不称犯人而称同学,这都体现了对战俘们人格上的尊重。学习中也没有强迫接受各种观点,而是让同学自由讨论,允许不同的看法和声音。至于生活条件,则比一般干部还要好,鸡鸭鱼肉、水果香烟一直不断,这怎么能称之为集中营?

对此,牟中衎无言以对。他后来也被送到功德林,直到1966年第五次特赦中才和其他52名战犯一起被赦,1983年以83岁的高龄病逝于济南。

孙良诚的名气曾比王、牟二人大得多,他是冯玉祥麾下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因北伐时大败孙传芳而名噪一时,自1928年攻克济南后便被任命为山东主席,一年后拥兵反蒋,去了河南。

王耀武被俘,亲历解放军战俘营:互相称同学,鸡鸭鱼肉不断

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复无常的军阀中的典型代表,一生反水无数,惯于背信弃义。抗战时期卖身投敌,成为著名的伪军头子。抗战胜利后被蒋收编,在淮海战役中任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107军军长,在走投无路之下被迫率部投诚。

西柏坡指示华东军区,要利用好孙和西北军宿将的关系,争取策反刘汝明等人。孙对此满口答应,在华东局工委负责人周镐的陪同下秘密进入蚌埠见到刘汝明,却被刘押送南京。周镐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孙良诚被关进大牢,不久又被保释,逃到上海其小老婆处隐匿不出。上海解放后,孙被周镐的遗孀找到并举报,随即被捕。他坚决不承认是他出卖了周镐,但无论他如何辩解都说不清楚。1952年3月,孙因中风死去。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