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粟裕大将去世后,没有葬入八宝山。

人们遵照将军遗愿,将他的骨灰分别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20多个地方。

去过孟良崮烈士陵园的朋友应该都能看到,

墓地正中就是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撒放处。

提起孟良崮,很多人都会想起张灵甫,因为他是这场战役的中心人物之一。

近些年,不少人称赞张灵甫为

“抗日名将”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大张旗鼓地纪念他,甚至还有一些女性网友,看了张灵甫的帅照,便视其为伟男子,

恨不能自己早生几十年,好嫁给这样的男人。

张灵甫真有某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出色吗?恐怕未必!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之所以改名,是因为他曾因亲手杀死妻子吴海兰入狱一年,出狱后改了名字。

张灵甫活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娶的妻子不少,结发妻子邢凤英一直住在乡下(张灵甫杀死第二任妻子后,还去找邢凤英,对方后来又为他生下了个孩子。)

关于张灵甫杀妻一事,有好几种说法。

一说张灵甫在外打仗,因为别人一句玩笑话,

疑心妻子有外遇,回家后一枪毙了她

;第二种说法其实是张灵甫第四任妻子王玉龄的猜测,她认为张灵甫之所以杀吴海兰,是因为怀疑对方是间谍,偷拿了一份军事文件。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这种视人命如草芥、连对自己的枕边人尚且如此绝情的男人,不管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受追捧。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张灵甫杀死吴海兰之后,被吴家人状告,但是,蒋介石“惜才”,只将他关押了一年便秘密释放了。

顺带一提,在张灵甫杀妻案同一时期,陕甘宁边区也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红军干部黄克功因为逼婚未遂,枪杀了女子刘茜。

和蒋介石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毛主席亲下指示,要求枪毙凶手,黄克功很快被处置。

要知道,黄克功曾在娄山关战役中立下大功,还参加过长征,是红军师团级干部,论地位,比张灵甫高得多。

一个是“有功者犯罪,也必须受惩罚”,一个搞“用人之际,将功折罪”,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百姓心里明镜似的。

张灵甫出狱后,又先后娶了两任妻子,第三任是个传统的旧式妇女,相貌普通不受宠爱,没过多久就遭到抛弃,第四任便是很多人熟知的王玉龄。

那么,杀人不偿命,被蒋介石当做“人才”的张灵甫,“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出众?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先从抗日时期说起,很多人说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一系列对日作战,还说万家岭大捷是张灵甫的功劳。

但说实在的,这些战役中张灵甫的存在感极低,甚至有些他根本就没有参与。

出狱之后,张灵甫投奔刚刚成立不久的第74军,在第51师师长王耀武的手下担任参谋。

淞沪会战时,王耀武率领的51师发挥出色。当时,日军海陆空协同进攻,都被王耀武屡屡击退,上海《申报》对此大加赞扬,王耀武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王耀武

这个时候,张灵甫在做什么?他当时只有虚职,并没有参加这场战斗,顶多是在师部看看报纸,了解下前方战况。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时期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的战役,但是在万家岭战斗打响的时候,张灵甫只是个旅副,

连直接带兵的权力都没有,有什么资格说万家岭大捷是他的功劳?

1941年,上高会战打响,74军立下大功,蒋介石将国民党方面的最高荣誉“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号、第二号分别奖给了51师和57师,没有58师什么事儿,和在58师当副师长的张灵甫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说张灵甫在万家岭大捷和上高会战中表现还算一般的话,那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张灵甫算是把自己的上司(58师师长廖龄奇)给坑惨了。

当时,廖龄奇回乡成亲,副师长张灵甫带着整个师奔赴前线。

按照惯例,行军时需要部署防控措施,但不知为何,张灵甫连最基本的伪装都没有做。

结果,部队行进到蕉溪岭时,遭到日军的轰炸扫射,58师战士们四处溃逃。

廖龄奇收到部队开拔的消息后,立即动身追赶大部队,结果碰上这么个情况,他拼死拼活才将剩下的队伍解救出来。

58师损失惨重,此战过后,廖龄奇被蒋介石枪毙。

不过,对于张灵甫而言,廖龄奇死了并不是坏事,因为有他背黑锅,张灵甫不仅没有被处置,还从副师长变成了正师长。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1944年到1945年,张灵甫在老上司王耀武的推荐下,进入了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将官班允许将军们各带一个参谋参加学习,张灵甫搞特殊,带了两个。

明明自己作战水平不高,张灵甫还不专心学习,他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他的课程都由参谋代他上。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张灵甫花了700万在重庆买了一栋别墅,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建成之后,他特意请同学们来参观。董其武将军也在受邀之列,看得直摇头。

1946年4月,老上司王耀武高升,空出来一个师长的职位,在他的力荐下,张灵甫被任命为74师师长。

很多人认为张灵甫是“抗战名将”,就是因为把74师的功绩算到张灵甫头上了,真要说起来,那也应该是王耀武的功劳。那些人不夸王耀武,或许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最终投向了我方。

总而言之,张灵甫在抗战中的地位,起初不过是团长,直到战争末期才升为师长,虽然对日寇打过几次硬仗,但并没有指挥过能称得上有规模的会战,称其为“名将”,恐怕当年的参战者听到后要笑掉大牙。

后来,政府之所以给张灵甫家属发放抗日纪念章,是

看在他参加了抗日战争的份上,也并不是因为他是抗日名将。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张灵甫妻儿

1947年初,国民党调整战略,不再搞全面进攻,改成对陕北和山东两地重点进攻。

对山东解放区,国民党集中了24个整编师,总兵力大概有45万,

其中,就有张灵甫的王牌74师。

这一次,国民党方面吸取了以往被我军各个击破的教训,开始采取稳扎稳打、密切联系的战术。

一时间,我军没找到合适的战机。

3月下旬,国民党军开始展开全面进攻,到4月上旬时,已经占领了鲁南地区,准备往鲁中前进。

此时,我军已经调整部署,将主力后撤到莱芜、新泰以东地区,

静待时机。

蒋介石和顾祝同认为,解放军主力正节节后退,国民党主力应该跟踪追剿,便命令各大兵团继续往前推进,逼着解放军进行决战。

就这样,张灵甫和他的74师在两翼和后续强大兵团的掩护下,直冲坦埠,此处正是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74师,共有3万多人,全部美械装备,经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训练,号称五大主力之首,气焰十分嚣张。

5月11日,急于抢头功的张灵甫率领74师,甩开两翼掩护,从垛庄向华野展开进攻。

这下,粟裕终于逮到了机会。

按照解放军历来的打法,一般都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先打容易的后打难的,但这次,张灵甫贪功冒进,战机稍纵即逝,哪怕只有三分把握,粟裕也要拼一把。

其实,虽然74师实力强悍,但也不是打不得。

74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素来骄横,张灵甫平日又飞扬跋扈,和其他将领矛盾很深,如果被围攻,别人不会全力营救。

更重要的是,自从解放战争开始后,张灵甫和他的74师,一直急吼吼地进攻华东解放区,华野上下早已恨得牙痒。

另一边,当张灵甫发现自己对上的是华野主力时,他立即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

“崮”,和一般的山不同。山的顶一般是尖的,但崮不一样,山顶通常比较平,有的甚至能做耕田,可想而知有多平。不过崮的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沂蒙山区有七十二崮的说法,孟良崮,就是这72个崮中最大的一个。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孟良崮

从战争的角度看,

这种地形并不适合进攻,防御方凭借着高高在上的地形和构筑的复杂工事,往往能取得巨大优势,这就意味着攻击的这一方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蒋介石认为这是和华东野战军展开决战的大好机会,他一边派空军空投粮食弹药,命令张灵甫固守,一边让整编第25师、83师等10个整编军前去增援。

这种想法,叫“

固守待援、中心开花

”,

意思就是,用张灵甫的74师吸引华野主力,周围的几十万国民党军对华野进行反包围。

简单来说,当时的形势是:

粟裕包围张灵甫,国民党军包围粟裕。

这注定是一场死战。

我方进攻部队前仆后继、有的连先后换了7个连长。仗还没有打完,孟良崮的主峰山顶已经被削去了好几尺。

而对于粟裕来说,强攻张灵甫和他的74师只是其中一环,阻挠国民党援军前来同样重要。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孟良崮战役中粟裕视察阵地

虽然国民党方面李天霞因为与张灵甫不和,不愿倾尽全力支援74师,但同为国民党将领的

黄百韬和胡琏却是拼了命要突破我军防线。

天马山是离孟良崮最近的山头,也是阻止敌人支援的最重要阵地。黄百韬的整编25师,不惜血本,甚至使用人海战术,对我军阵地展开强攻猛撞。

战斗极其残酷,在天马山主阵地指挥的我军将领廖政国,身边只剩下七八个战士。

一旦让黄百韬突破天马山防线,不仅张灵甫的74师能解围,华野大军将陷入重兵包围、腹背夹击的险境!

正在万分危急之时,有个营恰好经过,

原来,这是四纵十师二十八团二营,营长正带着部队往孟良崮赶。

廖政国赶紧上前,向营长说明情况,营长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将这一个营的兵力都顶上去,天马山防线这才得以守住。

孟良崮战役,我军动用了近30万兵力,激战了整整三天三夜,

最终全歼74师,张灵甫被击毙。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孟良崮一战,蒋介石引以为豪的王牌军“74师”被灭,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打击,全国政治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战争才过去了几十年而已,已经

有人大肆宣扬张灵甫的“功绩”,故意夸大张灵甫的功绩,甚至公然在孟良崮战役遗址大搞纪念张灵甫的活动。

粟裕的长子粟戎生得知这种情况后,十分不满,曾经给山东方面写信反映这个问题:

国民党方面的一些人,包括张灵甫的家人,找到张灵甫当年的指挥所进行祭奠,声势比较大......

张灵甫死在孟良崮,他的家人到此来祭奠我们可以理解,也不干涉,但不能把祭奠物品长期摆设,甚至作为景观供人参观,这是绝对不行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的双手是沾满革命人民鲜血的,我们绝不会忘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论颜值,张灵甫或许能排在前头,但要论才能、战功,他连很多人的零头都赶不上。

国民党方面真正有含金量的是“青天白日勋章”,颁授对象是对抗日有贡献的将领,得到这个勋章的国民党将领有200多个,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熟悉的名字,基本上都有这个勋章。

张灵甫至死都没有拿到过这个,说明至少在国民党内部他的排名是在200以外。

张灵甫的名字之所以被众人熟知,不是因为他在抗战中表现有多好,而是因为在进攻山东解放区时被击毙,被写进了历史课本。

说白了,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张灵甫的粉丝,就是因为他长相英俊、媳妇漂亮,正好符合他们(她们)对“民国网红”的幻想。

但是,

鼓吹张灵甫功绩、在孟良崮纪念地纪念张灵甫,先要问问孟良崮百姓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们愿不愿意!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抗战时期,日军进犯,地主们丢下地跑了,后来,八路军将这些地分给了农民们。

抗战结束后,地主们组成还乡团,山东“还乡团”就是跟着张灵甫的74师回来的。

还乡团下手狠毒,残忍至极,村民们有的被活埋,有的被丢进油锅,至今山东那边还有很多地方流传着还乡团的血腥事迹。

还乡团打着74师的旗号到处施暴,张灵甫却不当回事,认为刁民就应该被震慑。

这样的将领,怎么可能会得到拥护?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得到民心?

孟良崮战役之所以能胜利,除了我军拼死搏杀外,沂蒙儿女们也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拥军模范“沂蒙六姐妹”

据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人民共出动民工92万多人。蒙阴县总人口只有20多万,去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10多万。

百姓们为部队烧水做饭、送信带路,倾尽全力支援前线。

村民们原本家里粮食就不多,但哪怕自己饿着,也要去支援部队;村里的民兵和干部都上了前线,老人妇女和孩子们也没闲着,大家各尽其能,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纳军鞋、护理伤员;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不分昼夜地在后方操劳......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之风盛行,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

当地一位大娘冒着危险为我军炮兵指挥员指示炮击目标

粟戎生中将有句话说得很对:

张灵甫参加抗战有功,可以祭奠,但他

在哪里抗战有功就去哪里长期祭奠

,绝不能搞到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来!

否则,我们何以面对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难道打张灵甫歼灭74师还打错了不成?

大肆宣扬张灵甫,不是蠢就是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