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伴闲,作者柳小清。
前几日的成都人民,超级兴奋,原因无他:成都下雪了。
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空中不间断地飘洒了整整一天,成都人民也兴奋了整整一天。孃孃些各种旋转跳跃,微博、朋友圈、头条、抖音、快手等媒体都被或文艺、或热烈、或直白的成都雪景攻占,下雪的成都比过年还让人欢喜。
然而,下雪天不常有,冬日里的暖阳也不常有。这两样在成都无比稀罕的天气,让成都人民的兴奋指数直线飙升。

但是,这样的天气,毕竟太少。
那不如,让其他的一些事物,给我们增添一些幸福感吧。比如:冬季里的萝卜。
“菊后无他物,唯有大萝卜”。冬天里的萝卜,尤其是覆过了霜花的萝卜,脆甜多汁,一口下去嘎嘣脆。小时候,打了霜后的萝卜可是被我们拿来当水果吃的。上学或者放学路上,遇到了种水萝卜的菜地,悄悄地就去寻一个最鲜嫩的拔起来,去掉绿莹莹的萝卜缨子,旁边的小河沟里三下五除二地把萝卜一洗,啃掉水红水红的萝卜皮,就开始喀嚓喀嚓地吃起来。那个萝卜,真正是清甜化渣,汁水充盈,一口下去,整个嗓子都清润了。
现在虽然少了“偷”吃生萝卜的乐趣,但是,却多了许多萝卜的烹饪方法,让记忆中的萝卜滋味更加鲜活起来。
李时珍笔下的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者。确实,生萝卜洗净去皮,切薄片,摆盘,点缀一两片薄荷叶。大鱼大肉后,来一口,清爽解腻,不二之选。萝卜皮和萝卜缨子都可以放入泡菜坛,到了第二天,那就是最好的佐粥小菜:洗澡泡菜,味道清爽维生素C也能最大限度保存。
想让生吃萝卜味道层次更丰富一点的,试试话梅腌萝卜。水萝卜洗净,切去顶部、根部,中开为二,切中等厚片,放入大碗内,加盐拌匀,静置30分钟左右;15–20颗话梅放入小碗内,加糖、白醋搅化,成为料汁;腌好的萝卜挤出水分,放入大碗,加入料汁拌匀,密封放入冰箱腌制4-12小时,即可。粉白的萝卜、微紫的料汁赏心悦目,入口清甜爽脆,话梅淡淡的香气流连于唇齿,必定“光盘”。
再简单点的,凉拌萝卜皮。萝卜皮切成菱形,加入适量白醋、白糖、盐、小米辣适量切碎,静置4小时,待味道完全融入萝卜皮,略微辛辣的萝卜皮,综合了酸甜的口感,也别有风味。
美食家词人苏轼不仅创造了流传后世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他把萝卜也视作珍馐。即使被贬他乡,桑户桊枢,也能支一口少一只脚的饭鼎,煮白菜煮萝卜,自得其乐,日子过得清淡甘美。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宋·苏轼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做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现在,若没了苏东坡的心境,清水萝卜可能会稍显寡淡。配上一点点荤油,反而更能衬托出萝卜的甜。四川的连锅,就是以萝卜五花肉为主材。五花肉洗净,放入清水煮开,撇去浮沫,加入葱、姜、桂皮、八角、花椒将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切薄片。萝卜去皮,切厚片,放入肉汤里煮至八分熟后,加入五花肉片继续煮至耙软。出锅,撒上葱花。寒冷的冬天,一碗热腾腾的萝卜连锅汤喝下去,每个毛孔都暖和起来。五花肉的油都浸入到萝卜里,萝卜绵软清甜,入口即化。再配上红油或豆瓣蘸碟,一口一片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当真暖和一个冬天。
或者,简简单单的一锅萝卜煲吧。砂锅烧热,加入少许猪油,化开,放入萝卜块翻炒,加适量盐、白糖、生抽,没过萝卜的水(高汤更好),盖上盖子,焖煮20分钟,起锅撒上青翠的葱花,一碗白米饭,一壶菊花茶。可享“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清淡怡然、通透豁达。
萝卜烧牛腩。牛腩切块,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煮开捞出。热锅烧油,放入牛腩煸炒,加酱油、番茄酱、郫县豆瓣酱上色,加水淹过牛肉,放入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干辣椒,大火煮开转小火。待牛腩炖至七八分熟,加入萝卜块,适量加盐调味,焖至牛肉软烂即可出锅,撒上香菜,绝对令人食指大动。
寒冷的冬日,一壶酒,一知己,一个小火炉,一碗萝卜羹,粗茶淡饭也能滋味悠长。
《周翁留饮酒》
宋·陈著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
无须柴火,也不必破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煮一锅暖暖的萝卜羹,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其乐融融,也是温暖而幸福的事。萝卜切丝,粉丝泡软,切段。热锅烧油,葱姜丝爆香,放入萝卜丝炒软,加高汤,水开后放入粉丝,勾芡,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粉调味,最后加入鸡蛋液,混匀,关火,撒上香菜末,滴几滴香油,撒上炒好的花生碎。简单却无比温暖。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先生开药方。冬天里的温暖和幸福,可以很简单。
作者简介:柳小清,四川成都人。戎马西藏十余年。爱生活,爱记录,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