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鲍叔牙谏齐桓公:要想称霸,必用管仲,这小子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上期我们讲到了齐国内乱,本来无缘王座的两位公子突然收到捷报,说他们得到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虽然两位公子身处两国,但他们不约而同的喊出了“噢耶”。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父皇驾崩时。

分别收到喜报的两位公子连哭带笑的接旨,可送信的人话锋一转,虽然你们的兄弟死了,但是,登基坐殿的名额只有一个,正所谓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你们两个看着办吧。分别身处莒(jǔ)国和鲁国的两位公子真是心有灵犀,都立刻准备从自己的避难国往齐国老家赶。其实莒(jǔ)国和鲁国都知道此中意义,毕竟齐国是个大国,谁保的公子登了大位,都是两国睦邻友好的开始。

莒国和鲁国相比,占了地利的优势,莒国也是非常支持公子小白,第一时间给小白准备车马,并叮嘱其快快上路,只要回到了齐国,就能和小新一家团聚了…

而鲁国也是大力支持公子纠,还派了军队护送以显重视,鲁庄公送行时紧紧握着公子纠的手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您回国继位之后,可千万别忘了把鲁国这边的伙食费结一下…公子纠也是感慨万千,承诺只要自己一回国登基,定会重重酬谢鲁国。这边公子纠刚转身要走,鲁庄公又是一把抱住公子纠,叮嘱道:还有一件要事公子切莫忘记,鲁国的宾馆也是收费的…公子纠听罢泪流满面,“行了大哥,松手吧,您再不松手我就赶不上2路汽车了…”

鲁国本来就比莒国的路远,这一番讨价还价下来,公子纠在地利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这个时候,千古名相管仲跳了出来,他自告奋勇,率轻骑日夜兼程,想要赶在公子小白前面将他拦截。

管仲不愧是千古名臣,眼光独到算法先进,他算准了公子小白坐的是房车,走不快。星夜追赶之下,及时准确的锁定了正在回国路上的公子小白。

小白远远望见管仲快马而来,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他没憋好屁。于是二人开始假意寒暄起来,管仲先问:“小白,你这急急忙忙的,想要去干什么呀?”小白说:“王兄死了,回家道贺…啊!不是,是回家奔丧。”管仲又说:“丧事也好,喜事也罢,理应由家里的长兄主持,你哥哥现在正在往家赶,你就不必着急上路了吧。”小白还没有答话,鲍叔牙抢先争辩:“奔丧是王的家事,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应粗暴干涉,再说了,傻子都知道这里面是怎么回事,你赶快走吧,多说无益。”

管仲一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就别再说了,反正我文武双全,既然礼乐不能说服你,那就动手吧。于是,管仲假意退却,待到百步开外,弯弓搭箭回头便射。管仲真是文武双全神箭手呀,一箭就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裤腰带上。小白也是中戏毕业的,立刻配合管仲的箭法,装出一声惨叫。管仲听着房车里尖厉的叫声满意的走了,他想这次公子小白算是完蛋了,即便不死,回宫也只能是当个公公。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管仲没有想到小白是WC的冠军,连上厕所都带着金腰带。再者管仲本来就是偷袭,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回去给小白探个鼻息。就这样,管仲稀里糊涂的回去跟公子纠结案,君臣一行人慢悠悠的往齐国老家赶,可是还没等车马走回国都,新闻上便刊登了公子小白在齐国继位的消息。这下公子纠和管仲傻眼了,只能返程再商大计。

虽然公子纠行程落后,但他自视生的超前,论资排辈也应该是我来继齐王位。可之前的节目里讲过,比嫡长子继承制更有法律效力的就是既定事实,哪怕是乱臣贼子指定的大王他也是大王,仪式就是法律,一旦登基仪式举办,那王位的争斗也只能存在于刀兵之上了。

对于小白登基的这件事,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那齐国的臣子们就像是一个等待受精的卵子,无论是公子小白,还是公子小黑、小绿、小红、小蓝,卵子只接受长跑冠军第一名,这时的第二名和第五百名没有什么区别。这个道理也同创业一般,创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哪怕是自己复制自己。就如同那个至理名言一样,第一个登月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叫阿姆斯特朗,而第二名呢?他叫什么来着…就连当事国的媒体都对他不感兴趣,更不要提其他人了。

虽然第一名的魅力无与伦比,但是魅力之下也是暗藏杀机,为什么许多人不敢尝试创业,宁可终日996,也不敢随意迈出登月的第一步。因为一旦创业失败,员工还是员工,而老板则不再是老板。此时的老板公子纠已经无路可退,要么称王,要么灭亡。而护佑公子纠的鲁国呢,眼看着要到手的伙食费打了水漂,鲁庄公这个后悔呦!拍着大腿直呼,繁琐的报销流程害死人哪。

鲁国知耻而后勇,决定出兵干涉齐国内政,将“正宗”的太子纠扶上王位。可齐国这边小白登基已经既成事实,小白恨不得现在就给自己上谥号,把自己的位子坐牢。

就这样,一场由政局地震导致的战争不可避免。可鲁国哪里是强大齐国的对手,两国一照面,齐国两个巴掌拍过去,鲁国立刻怂了。齐桓公小白借势给鲁国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先是诉说两国长久以来的睦邻友好关系,而后话锋一转,齐桓公表示自己非常想念在贵国寄宿的两位重要政治人物。信中,齐桓公表示了自己对兄长的思念之情,虽然自己已经当上了齐国国君,但还是对自己的哥哥念念不忘,每每想起纠哥灿烂明媚的笑容自己都夜不能寐,希望贵国能以两国友好关系为重,将公子纠与管仲引渡回齐国。信中还特别强调,管仲一定要活的,齐桓公说了,新鲜的才好吃。而公子纠呢,身份尊贵,如果一次性引渡不便建议分次引渡…

鲁庄公读了齐桓公的来信之后也是夜不能寐,公子纠现在成了烫手的山芋,伙食费和住宿费的尾款遥遥无期,听了齐国的话吧,那就只能是人财两空。最后万般无奈之下,鲁国只好按照齐国的意思将管仲装进囚车引渡回国,而公子纠呢?按照齐桓公的意思,哥哥的身份比较尊贵,所以必须分次引渡,第一次引渡的是公子纠的上半身,过一阵再引渡公子纠的下半身,待到通关回国后再组装入殓(liàn)…

齐桓公这招连哄带吓算是把鲁庄公的坏人形象坐实了,你鲁国把寻求政治避难的人引渡出国,那以后谁还敢相信你鲁国人,再者,齐桓公和公子纠也算是手足,反正我齐桓公是不忍心杀死我哥哥的,至于你鲁庄公非要杀死我哥哥,那我也没有办法是吧。

就这样,名臣管仲被鲁国装进囚车送回了齐国。囚车刚过边境,鲍叔牙就赶紧上前把管仲松绑,原来鲍叔牙和管仲是青梅竹马的发小,和杀死公子纠相比,得到管仲这样的人才意义更加重大。鲍叔牙准备力荐管仲就任齐国高管,可是,此时的管仲反倒羞涩起来,管仲红着脸说:“按理讲,我应该追随先主而去,可是老鲍你也知道,我这人贪财惜命胆子小,如今没能为主尽忠,现在怎么好意思回齐国见小白呢!再者说了,见了小白,他一定笑话我箭法不好…”鲍叔牙一听也是无语了,你要是箭法好估计现在就没我什么事了。

一番客套之后,管仲还是被带到了齐桓公姜小白的面前。管仲看着不怒自威的齐桓公,心里充满了忐忑与惭愧,还没等齐桓公发话,管仲急忙上前请罪:“微臣箭法不济,死罪死罪”,顿时屋子里的气氛异常尴尬。

鲍叔牙看自己的发小哪壶不开提哪壶,急忙上前圆场,他对齐桓公说:“管仲当时射你,那是各为其主,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齐桓公听罢不依。鲍叔牙见状又说:“管仲才能百倍于我,他今天必须留下,他要是走了,我也不干了。”齐桓公闻言面露喜色,拍手说道:“一言为定,双喜临门。”鲍叔牙一看,完了,尴尬了,他又急忙劝解说:“行了大王,您就别开玩笑了,您想要国泰民安用我可以,但若是您想要称霸中原,那非管仲不可,其中缘由听我一一道来。”

鲍叔牙开始语重心长的陈述起来:“首先,管仲为人不讲道德,别人上阵打仗都是冲锋在前退军在后,而管仲呢?总是撅着屁股抱着脑袋往回跑,边跑嘴里还边嚷,说自己家有八十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不能死。再者,我俩从小一起长大,我对他来说真是两小无猜,他跟我呢,属于是连坑带拐。我俩一起做生意,他总是出小力拿大头,赔了算我的,挣了算他的。你就想吧,这么没有节操、没有底线的人,什么事干不出来。您若想称霸中原,必定要启用管仲才行。”

齐桓公在一边听得一愣一愣,觉得鲍叔牙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但好像又觉得哪里不对。没想到在鲍叔牙的伶牙俐齿之下,竟然把一个不讲武德的人说的这么无与伦比。最后,在鲍叔牙强大的感情攻势下,齐桓公与管仲终于开始了君臣一体的治国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