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作者: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在俄国文学史中,被后人称为“三巨头”的,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都身处十九世纪的俄国,都出身于贵族家庭,属于同一个阶层,还都是文学大家,按理说,他们应该都是好朋友才对呢。

可实际上,“三巨头”之中的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却曾经有过长达17年之久的交恶史,甚至当初两人翻脸的时候,差点儿就要决斗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原因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

刚开始的时候,托尔斯泰仰慕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欣赏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屠格涅夫比托尔斯泰要大上十岁,早在1847年,屠格涅夫就已经在俄国的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猎人笔记》,已经是俄国炙手可热的大作家了,而此时的托尔斯泰,才刚刚从喀山大学退学回家,还没有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

1851年,托尔斯泰跟随他的哥哥前往高加索服役,并且开始尝试写作,并于第二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童年》,而且,同样是发表在刊物《现代人》上面。

屠格涅夫在看到这篇小说之后,很是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结识这位才华横溢,笔名叫做“列·尼”的年轻人。托尔斯泰也在读过《猎人笔记》之后,十分的钦佩屠格涅夫的文采。

1854年,托尔斯泰随军队调往多瑙河,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结果城市陷落,俄国战败了。托尔斯泰在军队里申请了休假,但是他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屠格涅夫的家里。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后来,两人又与《现代人》的编辑,俄国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见了面,三个人愉快地度过了一天的时光。屠格涅夫后来说到,他当时是怀着“一种奇怪的,像慈父般的感情”,欣赏、关心着年轻的托尔斯泰的。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交往的时间一长,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两人就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巨大鸿沟了。屠格涅夫性情温和,托尔斯泰则比较激进,在文学方面,托尔斯泰并不认同当时比较大众化的文学观点,并且对其予以猛烈的抨击和评判,这让屠格涅夫这些作家,对托尔斯泰不时地感到有些疑惑,甚至是愤懑。

表面上,两人最终的决裂只是一个误会

1861年的一天,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一起到作家费特的家里做客,在大家闲聊的时候,屠格涅夫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她的英国家庭教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行,要她收集农奴们的破衣服,亲手缝补好了之后再还给他们。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屠格涅夫在言语之间,对家庭教师的做法还是相当认可的,但这激起了托尔斯泰的不满,开始讥讽起这种做法,说这不过是贵族老爷式的虚伪与做作:

“可我认为,一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拿一些肮脏发臭的破衣裳摆在膝头,倒像是演一幕不真诚的戏。”

一个人的涵养再好,恐怕也难以容忍别人讥讽自己的孩子,屠格涅夫已经不高兴了,但托尔斯泰仍然不依不饶,继续发表自己的批评,屠格涅夫终于忍无可忍,对托尔斯泰嚷道:

“如果您再用这种腔调说下去,我就扇您的耳光······”

这下可好了,托尔斯泰还真就不再说话了,他绅士派头十足地起身离开,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处地方,并派人为自己准备好了手枪和子弹,他要与屠格涅夫决斗。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但是,在做出决斗这个决定之前,托尔斯泰还是冷静地先给屠格涅夫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道歉,以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

收到信后,屠格涅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之处,当着朋友费特的面儿,尤其还有费特夫人在场的情况下,对托尔斯泰说出这么粗鲁的话,的确是不礼貌的,所以他就给托尔斯泰回了一封信,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歉意,派人送到了托尔斯泰的家里。

屠格涅夫不知道,托尔斯泰当时并不在家里。

当仆人把信给他拿回来的时候,屠格涅夫又在信里为自己的疏忽表达了歉意,然后派人再把信送到了托尔斯泰的住处。

可是,这就有些晚了。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托尔斯泰等不来屠格涅夫的道歉信,还以为是他拒绝向自己道歉呢,于是立即又给屠格涅夫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并明确地向他表示,“我希望真正的决斗”。

屠格涅夫在收到这封信之后,也很委屈,自己已经道过歉了,对方还这么揪住不放,居然还要与自己决斗。贵族可是很重视自己的名誉与尊严的,无奈之下,屠格涅夫在回信中再次解释了自己的过错,但同时也接受了决斗的提议。

最后,在朋友们的说和之下,这场决斗并没有进行,但两人之间友谊的小船算是彻底翻了。这一翻,就长达17年之久。

暗地里,这关乎到两人对待私生子的态度问题

屠格涅夫当时所说的这个女儿,是他年轻时与一个女裁缝生下来的。女裁缝被屠格涅夫十分强势的母亲赶走了,但把她生下来的小女孩抱了回来抚养。屠格涅夫一生就只有这一个孩子,他给了这个孩子女儿的名分,后来又把她送到自己的心上人身边。屠格涅夫终其一生,一直在疼爱、资助着这个女儿。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当时,俄国的贵族家庭非常的崇尚西欧文化,他们相互之间基本上不说俄语,而是说法语的。所以,他们就一定会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法国,或者是英国的家庭教师的,这也说明了屠格涅夫对他这个私生女儿教育的重视。

相同的是,托尔斯泰年轻时也与家里的一个农奴有一个私生子,但是,他没有给这个孩子任何的名分,更没有给他应有的教育和照顾,这个孩子一直是以一个小农奴的身份存在的。倒是托尔斯泰的大儿子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不错,让他为自己驾马车,一直在照顾他的生活。

当屠格涅夫在众人面前谈论自己女儿的贵族教育时,托尔斯泰就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状态了,难怪他当时的情绪会这么的激动,甚至不遗余力地来抨击这种教育方式了。

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尴尬的

托尔斯泰有一个妹妹,兄妹之间的关系很是亲密,托尔斯泰晚年时出走时,其目的地就是要去找他这个妹妹的。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此前,屠格涅夫是见过托尔斯泰的这个妹妹的,彼此都很有好感,但托尔斯泰的妹妹那时已经结婚了,只是婚姻并不美满。

在当时的俄国,离婚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托尔斯泰的妹妹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办好了离婚,但这时的屠格涅夫却远赴法国,去追求自己的偶像——一个女明星了,这不能不让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有些看法。

有趣的是,托尔斯泰在1862结婚了,而他的岳父,曾经与屠格涅夫的母亲有过一段私情,还生下了一个女儿,被屠格涅夫的母亲以养女的身份留在身边长大。

也就是说,托尔斯泰的妻子,与屠格涅夫的同母异父的妹妹,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和解

虽然两人友谊的小船翻了,但他们对彼此的才华仍然是欣赏的,对对方的作品都是关注的。远在法国的屠格涅夫安排了几个人,打算把托尔斯泰的几部作品翻译成法文,并由自己动手来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哥萨克》。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何好友反目成仇,险些决斗,交恶17年

当然,屠格涅夫得要先征得托尔斯泰的同意。屠格涅夫写信问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回信表示同意。

后来,托尔斯泰突然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对于一些过往的“罪孽”感到惶恐不安,他想要洗心革面,再塑心灵,于是给屠格涅夫寄去了一封希望双方能够和解的信件。

屠格涅夫收到信之后,感动得哭了,立即就回了托尔斯泰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接到信之后的喜悦心情。

三个月后,屠格涅夫回到了俄国,立即就去拜访了托尔斯泰,两人在托尔斯泰的庄园里愉快地度过了两天的时光,谈论文学,一起打猎,一切又都回到了十七年前的样子。

只是这段公案,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谈资。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之间性格的不同,处世方式的不同,各有优劣,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不知到底谁的错误更多一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