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寄情山水”的宁王朱权

作者:吃jio的耳朵

正德十四年,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中“对穿肠”的顶头上司,动不动就要发飙的那位宁王朱宸濠终于反了。

历来造反都需要找一个借口,从周伐商开始,荒淫无道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比如皇帝喜欢喝酒,那就是沉迷酒色,荒淫无道,需要改朝换代,皇帝和老婆感情太好,你侬我侬,那还是沉迷酒色,荒淫无道,需要改朝换代。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皇帝是一份十分危险的职业,经常身不由己的沉迷酒色、荒淫无道。

一堆圣人头衔的皇帝毕竟也不是真正的圣人,总有一点小爱好。“荒淫无道”四个字,就是对这些小爱好的概括总结。

从朱宸濠的角度来看,天性欢脱的明武宗朱厚照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于是正德十三年还被朱宸濠山呼“吾皇英明”的朱厚照,在正德十四年突然就荒淫无道了。

事情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仅仅四十三天,宁王便变成了朱厚照的阶下囚,于是荒淫无道的朱厚照形象顿时又光辉了起来,变成了“吾皇英明”的圣人皇帝。然后光辉正义一方的皇帝朱厚照,砍死了邪恶混乱一方的宁王朱宸濠,也为宁王系和皇帝系几十年矛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放在今天,按照朱厚照的性格,可能最后还要来上一首《欢乐今宵》烘托一下欢快的氛围。

回到矛盾的起点。从宁王的称号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其封地根本不可能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南昌。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朱元璋谕冯胜以纳哈出据金山数侵扰辽东,宜于大宁诸边隘,分兵置卫,以控制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捕鱼海之战后,有大批降人居大宁都司,因边将市马,拂其所欲,即叛而去。故元左丞相失烈门、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辽王阿札失里、会宁王塔宾帖木儿等相继叛明,明太祖于东北置宁王、辽王、沈王、韩王震慑其地。

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比建文帝朱允炆还要小上一岁,年仅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

从小朱权就与一众兄弟们学习文韬武略,为将来就藩做准备。受父亲朱元璋的影响,手足兄弟共同守卫大明江山的思想,在朱权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大宁是比北平,比长城还要再往北的地方,直抵蒙元边境,是抵御蒙元入侵的最前沿。这无疑是朱元璋对朱权最好的肯定。

青春的荷尔蒙是按捺不住的,16岁的朱权迫不及待地前往封地就藩了,是当时边塞藩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而宁王封地隔壁不远的地方,就是燕王,也就是今后的明成祖朱棣的地盘。而且,以后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此时是归朱权辖制。

朱权派头很足,所谓“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就藩这几年,朱权时常联合四哥朱棣共同展开军事行动,与四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人称之为“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回过头来再看朱宸濠,比之其先祖朱权,拥有同样“Y"基因的人,差别也可以是天上地下。

朱权22岁的时候,老爹朱元璋撒手人寰,比他大一岁的侄子朱允炆登基称帝。屁股还没坐热,朱允炆就开始否定自己亲生的爷爷定下的封藩制度。朱允炆先拿弱小的藩王开刀,柿子专捡软的捏,朱允炆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采取行动,先把周王朱橚(1361—1425年)拿下,他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被整垮了,他们是: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50年)。

然后剑指燕王朱棣。接着朱棣就反了。朱允炆当然担心其他周边藩王支持朱棣,于是明旨令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返京。

但朱权始终觉得自己老爹朱元璋制定的屏藩帝室的策略是对的,而且由于其他几个兄弟的下场,朱权选择了抗旨不从,没有返回南京。但他也没有燕王的反抗精神,虽然自己目前境况不得意,但还是不想做反贼的。甚至于在朱棣进入自己属地后,还命令自己的军队做好准备,如果朱棣不讲规矩,他也准备给这位四哥好好上一课。

善于谋划的朱权在这个时候优柔寡断了,注定了自己乃至自己几代子孙的悲剧。

想给朱棣上课的朱权反过来被朱棣上了一堂心理教育课。

朱棣起兵后,很快就解决了朝廷派出的第一任平叛主帅耿炳文,得知朝廷派出的第二任主帅是纸上谈兵的李景隆时,朱棣觉得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会会这个十七弟了。

从北平到大宁必须要经过易守难攻的松亭关,攻打松亭关费时费力不算,还会惊动大宁守军。于是,朱棣果断决定从小路绕过松亭关,直接袭取大宁。

朱棣迅速控制了大宁局势,并派人通知松亭关守将陈亨等人,陈亨等人的家眷亲属都在大宁,得知大宁被袭,且又都曾经是朱棣老部下,便决定率部归降了。

料理完这些,朱棣马上去见了朱权。朱权自从抗旨拒绝进京后,就被朝廷削了护卫,对大宁已经失去了控制权。在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朱权免不了被朝廷监视,日子也不会好过。

大宁城破了,但朱棣铁了心要给朱权上一堂心理课。先是“按兵不动,打枪的不要”,单枪匹马进城。见到朱权以后就开始诉苦,诸如四哥我也不想造反,但咱们的大侄子非要赶尽杀绝,又诸如四哥我的一家老小都在北京,兄弟你要是不帮我向朝廷求求情,赦免我造反的罪过,你的嫂子和几个大侄子马上就要完蛋了。

朱权的理解在朱棣深情地诉说下,开始出现偏差。他甚至觉得面前这个最强藩王,以前经常一起叱咤塞外的四哥,也不过是个软蛋,“靖难”靖到一半就准备投降了。当然,兄长的忙还是要帮的,嫂子和大侄子也是要救的,朱权当即手书一份谢罪表,请求建文帝能够宽恕燕王朱棣的罪行,并且派人送往南京。

上课铃一响,心理学教授朱棣老师的课,不到下课就再也绝无可能走出教室。

朱棣就这么在宁王府住了下来,每天拉着朱权一起吃吃喝喝,回忆过去,比如你小时候四哥还帮你把过尿之类的。丝毫没有拉拢朱权进自己造反队伍的意思。

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始终缺乏历练,顺风顺水的朱权更是缺少社会的毒打。在朱棣的亲情攻势下,自己宁王府的三护卫全部被朱棣重金收买的事也毫不知情。

终于,朱棣借口战事紧急,要回去处理事务。朱权当然高兴,虽然是亲兄弟,但亲兄弟成了反贼,还是要赶紧送走,划清界限,保持距离。当然自己也不能太过表露出来,于是朱权假意挽留了几句,见实在挽留不住,便提出自己要亲自送行,至少要把四哥送到城外,略表自己作为弟弟的心意。

然后,刚出城的朱权就被自己的四哥朱棣给绑了。但是朱权不急,毕竟是自己的地盘,但刚想喊援兵时,发现自己的手下全部变成了四哥的手下,家眷也全部被亲爱的四哥挟持了。

“兄弟,跟着四哥我一起靖难吧。”朱棣笑的很开心。

朱权仍想挣扎,“兄弟本事低微,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你只需借给我一点东西就行了,他日天下平定,你我兄弟二人平分天下,岂不快哉!”朱棣笑得更加灿烂。

如此“多谋”的朱权,自然明白时局,如今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只得将8万精兵借与朱棣,而自己的四哥朱棣,也不含糊,事成之后,你我平分天下。说罢,还不忘嘱咐手下贴心的将宁王妃世子等家眷,宝物一应运到了北平城。

朱棣最终是胜了。此时的朱权,当然知道朱棣当初 画的平分天下的大饼不可能实现。但随朱棣征战多年,出谋划策,捞一个好点的封地应该没有问题。

事实证明,朱权还是太年轻,想的太简单。先是想去苏州,被朱棣以京畿重地的理由拒绝了。退而求其次想去钱塘,朱棣又说这个地方风水不好,几任吴王都不了了之,作为哥哥的我怎么能忍心看你去受苦。要不哥哥我给你做主,挑选一个风水宝地?

公元1403年,朱权到了南昌。身为兄长的朱棣还亲自出城送行,感情真挚。“兄弟啊,当年你送我出城,大家一起打下了这个天下。如今做哥哥的我也要好好送送你。”朱棣被自己感动的都要哭出来,甚至情不自禁地给朱权写了一首送别诗。最后还非要送给朱权一队人马,保护朱权。

面对朱棣如此的深情厚谊,朱权当然无法拒绝,也没有办法拒绝。

到南昌以后,万丈雄心的朱权只能“寄情山水”,甚至还跑到龙虎山,拜了张天师为师,开启了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著书立说、习医制药、鼓琴弄笛、书法绘画、DIY香炉瓦砚、赏歌听曲、栽花品茗、游艺骑射、养鹤饲龟,集所有文人雅士爱好于一身,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在良好家风传承下,明清时期其子孙后代还出了一个名人“朱耷”,皆大欢喜(朱宸濠:我是谁?我在那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