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的电影《芙蓉镇》,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电影。十年文革的浩劫余孽犹存,新思想还在探索中战战兢兢,此时,谢晋的《芙蓉镇》横空出世,而在这部影片开拍前,曾有人劝过谢晋,让他慎重,但是,谢晋力排众议,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改,才有了今天的《芙蓉镇》巨作。
而《芙蓉镇》既是对上一个时代的总结,又是为下一个时代开片。仅此一部电影,谢晋就足以成为新中国以来,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也足以成为国际上,最举足轻重的华人导演之一。
而谢晋更像是为电影而生的,中国影坛独有的“谢晋现象”:执导的大部分电影与时代同步,塑造了众多开掘灵魂深处、并由此引起社会反响、与观众共鸣的人物形象,也正因于此,几乎谢晋导的电影,每片均受磨难,非议不断,折腾得也是可以。
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都因针砭时弊,而遭到过种种非议,但是,片片得奖,而且,广受欢迎。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谢晋导演的《芙蓉镇》,是发生在,湘粤桂的三省交界处。主角是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她跟丈夫黎桂桂,在镇子上开了一个豆腐摊子,以卖米豆腐为生。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特别热情,黎桂桂心地善良,非常忠厚老实,小两口起早贪黑的忙碌,生意很是红火。
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镇党支部书记、胡玉音的干哥哥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及乡邻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由于胡玉音与丈夫,对前来米豆腐摊的人特别热情,也迎来了顾客对他夫妻俩的信任,每天前来光顾的人洛绎不绝,在看看李国香的国营饮食店门口,那叫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李国香对、这对热情的夫妻,慢慢的开始怀恨在心。
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经营的米豆腐摊子,渐渐的成为集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将日子更上一层楼时,却迎来殃及全国的“四清运动”,直接将他们的美好生活崔毁,而李国香通过走关系,当上了工作组长,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他们二人狼狈为奸,大抓阶级斗争。
在这次风爆中,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房被查封,曾是胡玉音的干哥哥,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却在这个关键风口落井下石,昧着良心,交出了胡玉音放在他家中的钱财。黎满庚为了自己的前途,竟出卖了,一直称自己为哥哥的干妹妹,而胡玉音的丈夫黎桂桂,也在这些人逼迫之下,选择了自杀。
但是,粮站主任谷燕山,则一直以一个,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经卖给胡玉音碎米,因而也被撤职了。
从此,这个以前每天都富有生机的芙蓉镇,笼罩在了极度恐怖当中。而李国香与王秋赦联手,趁机将胡玉音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她派去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团编导,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胡玉音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归罪于秦书田,因为秦书田曾在她与桂桂成亲之时,唱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歌、并且也是胡玉音、黎桂桂的证婚人。还在胡玉音的新房建成之时,写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联。
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为了运动中的骨干,并且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也被脖子上挂了臭破鞋游街,也尝到了一番受侮辱的滋味。
经历了一番苦难过后,胡玉音在秦书田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下,这两同病相怜之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胡玉音还怀上了“秦癫子”的孩子。
此时的李国香,却恢复了她以前威风凛凛的嘴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至,她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再次身兼数职,又在芙蓉镇达到了权力巅峰。
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厄运又一次降临,胡玉音被判刑3年,因怀孕而监外执行,“秦癫子”被判刑10年,胡玉音临产时难产,还是谷燕山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感激谷燕山的帮助,孩子取名为谷军。
风云变幻莫测,人们最终还是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很多冤案都得以平反,其中也包括,胡玉音和秦书田等人。
直到1979年,这场运动总算结束了,胡王音得知,组织要把她的钱和房子,还给她时,她歇斯底里的质问工作人员:还我钱,可是我的男人呢?你们还我男人?
在秦书田反乡时,遇到了曾经把他逼上绝镜的李国香,对她说:安安静静成个家,别整天跟他们过不去,都不容易啊。
回乡后,胡玉音和秦书田重操旧业,豆腐摊生意兴旺如初。可是,这时的运动积极分子,王秋赦已经疯了,整日的拿着破锣,在芙蓉镇哟呵:运动了,运动了。而李国香,官位再次高升!“着装依然不改,”出门轿车接送。
纵观整部影片,导演谢晋可谓用心良苦。在整个芙蓉镇,导演有意刻画李国香,着装依然不改,权力一天比一天大,而李国香,也是芙蓉镇那次运动的幕后知道者,更是那次运动的始作甬者!
悲哀的是,风吹两边倒的二流子王秋赦,也是那次运动中的受害者,因为他得到了老天爷的报应,最后疯了。但是,他在被李国香等人利用之下,却不知道,并且,心甘情愿的在那次运动中,为其在前冲锋。如果没有那次运动,王秋赦充其量,就一社会无赖,最多就是每天,能白吃胡玉音的几碗米豆腐。
偏偏像王秋赦这样的人,他就出现在了那次运动中,也成为了,被有心之人首选的利用目标,并且也成为了利用之人的牺牲品。如果把王秋赦放在施耐庵的笔下,他就是那个,为三郎冲锋陷阵、不要命的李奎;如果把他放在鲁迅的笔下,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阿Q!写到这里,我非常佩服导演的神刻画,在生活中,像王秋赦一样的无脑之人,就是在当下,也会处处吃亏。
正是这部《芙蓉镇》电影的播岀,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业,因此,那个本来不叫芙蓉镇的王村,一下子火了起来,最后,直接就把王村改名为芙蓉镇。
其实,王村也好,芙蓉镇也罢,都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宿影。有些看似可恨的人,背后却有着,说不出口的苦衷,无耐怎么选择,也逃脱不了受罪,无论生活中有多么的苦逼,但是,总是要活着,像牲口一样的活着!不仅仅是那个年代,而且现再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