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怀念袁阔成的卖与坏

作者:影视独舌
怀念袁阔成的卖与坏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于2015年3月2日凌晨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人说评书表演的四种风格:帅卖怪坏,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和田连元四先生各占一字。我理解,这个“卖”字主要是指学问大,掉书袋,信息丰富,引人入胜。袁阔成最有名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就集中体现了这个“卖”字。小说用浅近文言写成,说浅近是按当时的水平,对今天大众基本就是天书。袁先生一段文言,一段白话,详加解释,然后中间屡屡插入点评和笑话,令人听着不累,每每会心。

当然,卖是绝活儿。其实他也帅,一副高亢的嗓音辨识度很高,吐字又清晰,虽然相逢总在收音机里,但剧场效果料也不差。他也坏,嘲笑起吕布的狼性、曹操的诡诈、刘备的摔孩子,满是揶揄,挺损的经常。

袁先生的“三国”不是照本宣科,是今人视角,带着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历史洞察力加以呈现。比如说,诸葛亮在原著里多智近妖,到袁先生嘴里,“这位孔明先生”有很多小算计和恶作剧,尤其跟鲁肃相映成趣,一下子神性减退,人味儿大增。再比如二君侯关云长,袁阔成在他身上倾注了极深的感情,是照着《水浒传》里武松的规格来描绘的,天神般的人物,可是他也不忘调侃关羽的刚愎、骄狂,所以格外立体,鲜活。评书和相声一样,原为地摊表演,后成茶馆娱乐,最后才剧场艺术,电视宠儿,袁阔成身上有种刘,单,田等评书大家不具备的文化透彻感,你会觉得,他是唯一可以进大学、上讲坛的人。

怀念袁阔成的卖与坏

我这么说不是刻意抬袁先生,而是他的作品具备了传统评书的绘声绘色,在虚构艺术中营造了现实意味,他还拓展了评书的表达疆界。评书多为帝王将相的演义故事,叙事有套路,人物有脸谱,带着明显的草根意味,具有无限复制可能。其中最好的艺人会把市井文化融入,像陈荫荣的《兴唐传》,真的是满纸民间智慧。而袁阔成的《水泊梁山》把评书往武侠小说的方向带了一大步。

评书从西凉国进贡给宋徽宗一件宝物——紫金八宝夜光壶被高俅留下把玩而被盗开始,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反被江湖神偷鼓上蚤时迁偷走,开封府误捉河北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故事与原著几乎完全不同,构架、情节设置和关节转换完全不同。评书塑造了以时迁为代表的一群原著中笔墨非常少的小人物,还描写了扈三娘,上官玉环等一批辣妹形象。祝家庄被称为“三头八臂哪吒庄”,真假地图两份,处处机关、杀机四伏,增加了攻打难度,提高了精彩程度。这部书脱出了评书的套路化叙事,故事走向每每出人意料,人物性格更是在原著的暗场处疯狂滋长,生气凛凛。评书里的人物多是提线木偶,《水泊梁山》将其智商、情商抬高了三丈,进入优质武侠小说的地带。

袁阔成先生1929年出生于天津。他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他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合称“四大家”。袁先生驾鹤西去,其他几位也进入了暮年,评书这门艺术也因新兴娱乐方式分流而渐渐小众化,成为部分思古者缅怀过往的用具,再不具备颠倒众生的魔力。但没关系,曾经是耀眼的星宿,便会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文/李星文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吧!

搜索微信号“dusheme”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回复“独舌群英汇”加入独舌的微信讨论群,与各位影视爱好者一起畅聊!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