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作者:美食美味散文集

#寻找头条生活家#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来看我][来看我]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江南名城镇江,居于万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形成“三面翠环起伏,山峰含黛,层峦叠嶂;一面大江横陈,波光粼粼,江帆点点”的雄伟峻秀风貌。

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镇江出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久存不坏。山西老陈醋亦然,此怪非怪。肴肉乃镇江名产,卤冻透明,状如水晶,皮白肉红,香酥鲜嫩。然而,肴肉既非佐酒的嚼头,也不是下饭的菜品,而是清早上馆子,泡壶茶,用肴肉蘸着姜醋吃的“零食”。此怪乃真怪。最怪的当属“面锅里煮锅盖”。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在镇江的街头,有许多面馆,一口大铁锅里煮面条,沸腾的面汤之中漂浮着一个木制的圆锅盖。这就是镇江极其奇特的锅盖面。镇江锅盖面的浇头甚多,有猪肝面、腰花面、大排面、长鱼面、三鲜面等等。其实,品尝面的好坏,不在浇头有多好、多贵,而在最基本的面条。拣最便宜的一种,碗里加点酱油和青菜,那才能吃出点名堂。锅盖面的特点在于面条软硬适口,柔韧筋道,汤清面香,醇厚鲜美。试想,在镇江这样的江南名城,居民以食米为常,能有如此多家面馆经营,几乎店店终日顾客盈门,如此众多的人钟爱此面,且历久不衰,传袭了几百年,这锅盖面必有过人之处,必有奥秘在其中。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要破解锅盖面的奥秘,只能从其名号上来探究。锅盖面又叫“伙面”、“跳面”、“小刀面”。这四种称谓,恰恰是锅盖面制作的四道关键工序。用机器切面绝对做不出锅盖面的独特味道来。

第一,“伙面”有人解释为“合伙开的面馆”,非也。“伙面”很可能是“合面”。据说镇江的面条是放了食用碱的,加碱的面条耐煮且口感滑爽。加多少碱,加多少水,加温水还是凉水等,自有奥秘在其中。镇江一些字的读音有别于普通话,如肴肉的“肴”字读“硝”;合面的“合”字就读作“伙”字。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第二.“跳面”是关键。“锅盖面”的面不是用手揉的,而是用一根粗竹竿在案板上反复压扎。“跳面师傅”要跳起来用下臀压竹竿,拼着全身的重量来扎面,可以想见这面一定很硬。山东有一种“杠子头”馒头,其面就是用杠子压扎出来的。这样压扎出来的面紧实,吃起来才足够筋道。“跳面”师傅不仅技术好,而且身体棒,跳来跳去,如舞如蹈,技术娴熟,堪称一绝。据介绍,二十五斤面,至少要“跳”四十分钟。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第三.“小刀面”,意思是手工切出来的面条。名曰“小刀”,恐怕意思是切的很细的面条,实则这刀很大、很重,有一家的刀足有十七八斤重,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切面工序要求切的面条粗细均匀。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第四.“煮锅盖”。有前三道工序做基础,还必须把握好煮面这一关。锅要大,水要宽,火要旺,面要一份一份地煮。如果下了一大锅面,先捞的会生,后捞的会烂。下面师傅手里抓起一把面的瞬间,脑子里就有火候的把握了。有一家百年面馆,别的工序不断换人,唯独煮面工序,十几年都是老板娘独揽。可见此工序之关键。面锅里煮的“锅盖”是用当地产的一种山水木制作的,煮出的面有淡淡的香味,那锅盖永远漂在最沸腾的地方。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至于为什么要“煮锅盖”,有几种说法。一种是生意上的需要。沸腾的大锅里要同时煮数位以至十几位顾客的数量不相同的面,随着面汤的翻滚,面条容易缠绞和移位,“煮锅盖”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锅盖压住了滚沸的面汤,面条就老老实实吸附在锅盖下面,不会缠绕混乱。一种是保持面汤清亮。锅盖永远漂在最沸腾的地方,浮沫便向锅盖周边散去,煮面师傅可以不停地清除浮沫以保持面汤清亮不混浊。这些似乎都与面条的口感关系不大。锅盖面好吃的奥秘,似乎应在传说故事中寻找答案。

相传早年间一对山东夫妇,丈夫患病茶饭不思,妻子特意精心擀面给他吃,丈夫不是嫌面条太硬就是嫌太烂。一日,妻子煮面刚开锅,忽听丈夫呼唤并伴有急咳,妻子应声将去,又怕锅溢了,情急之中将锅台上坛罐的小木盖放到滚沸的锅里。待妻子回来,心想面条准煮烂了,拿开小木盖,将面条盛到碗里一尝,还可以,就端给丈夫。不料丈夫连连说好吃,竟吃了一大碗。妻子当然高兴,第二天如法炮制锅盖面,丈夫依然吃得很香。妻子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数月后,丈夫痊愈,到镇江寻友谋生路。他一去大半年杳无音信,妻子就到镇江寻夫。生活无着,她便在一家饭馆帮厨。聪慧的妻子心想,若能让老板答应经营锅盖面,丈夫闻讯必定会找来。老板觉得有些意思,就让这位外来的女人主厨卖锅盖面。生意出奇的好,女子更加精心研究改进,遂成了镇江的特色面点。穷困潦倒的丈夫听说城里卖锅盖面,便好奇地前去观看。看到大锅里漂浮着的小锅盖,丈夫不由想起了家中贤惠的妻子。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吗?他疑惑地望后厨一看,见一女人酷似妻子,他揉揉眼近前细看,果然是朝思暮想的妻子。妻子也认出了丈夫,夫妻相拥而泣。老板深为这对夫妻感动,出资帮他们开了一家专营锅盖面的面馆。从此,改变了镇江人吃米不吃面的习惯。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

锅盖面的奥秘,全在于提高汤水的煮沸温度。一般情况下,水到100℃就要沸腾,煮面汤的沸点要低于纯水,开锅后温度还不太高就会溢锅,面汤会潽出来,常用的方法是点冷水或者撤火。这样,面条始终处于半煮半泡的情况下,口感自然就差。这好有一比,用高压锅焖出来的米饭口感会比用普通蒸锅焖出来的米饭要好。这是因为一般蒸锅的水温低于100℃,而高压锅的水温一般会达到125℃左右,食物会被很快煮烂。一般蒸锅的水温还会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大概海拔每增加1000米,水的沸点会降低3℃。这就是说,到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只有73.4℃,在这里不用高压锅,米饭只能是泡烂的而不是煮熟的。中国烹饪讲究“火候”,主食的加工也要讲究“温度”。米在半煮半泡的状态和一次高温煮熟的口感绝不会是一样的。锅盖面是在面汤沸腾的时候,由于锅盖压在最沸腾的地方,不会产生溢锅潽汤的现象,面汤始终处于高温,面条始终处于强力煮的过程中,因之,爽滑筋道口感好。

您说,是这个道理吗?

美食美味《镇江的锅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