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中国军队投入80万人,日本军队投入20万人。

淞沪会战标志着中日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中国军队英勇并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战役持续了三个月,中国军队死伤30万人,先后有14位将军为国捐躯,有13位少将、1位中将。3个月30万中国军人,1个月10万中国军人,这意味着每天有3000多中国军人战死沙场。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亲历者张治文在数十年后,这样回忆淞沪会战中的牺牲:“那时,我们没有飞机、我们没有大炮,我们甚至连掩体也没有,我们只有步枪。要我们坚守阵地,拿啥子去抵挡日本人进攻……装备拼不赢他们,我们就拿命去拼、拿命去挡!看到鬼子的坦克来了,兄弟伙些抱起炸药就往鬼子坦克底下钻。那么多好弟兄啊,就那样子死了!”张治文在淞沪会战结束后,继参加了淮南战役、安庆保卫战、武汉外围战、江西武修战役等硬仗。但在所有战役中,他一直认为淞沪会战是“最骄傲一仗”。一寸山河一寸血,保卫祖国,无数铁血男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梦想与光荣,至今让人难以相忘并无限景仰。

今天,我们一起来讲述英雄解固基的故事。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h1>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h1>

解固基(1898—1937年),原崇宁县竹瓦铺(现四川郫县新胜镇)人,淞沪会战中任四十三军二十六师一五二团团长。1937年8月,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后,该军奉命出川参加淞沪抗战,乘船沿长江向上海进发,进至浏河、蕴藻浜至大场一线布防。

四十三军二十六师是一支川军部队,装备很差。全师不足5000人,下辖四个团和一个通讯连、一个工兵连,每个团有三个步兵营和一个迫击炮连(有四门迫击炮),每营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连(有四挺重机枪),每连有三个步兵排,每排有一挺轻机枪。全师没有一门大炮,没有后勤,没有野战医院。士兵们不仅缺衣少穿,枪支更像是烧火棍,有的步枪缺少零件,有的枪栓用麻绳系着,否则就会掉下来。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枪不硬的部队,人却很硬。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后,解固基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解固基给母亲留下绝命书:“儿已开赴前线抗日,古人云:‘能尽忠则不能尽孝。’儿愿移孝作忠,以报国家民族,请不要以我为念。”并写下一副对联:“死后愿为沙场鬼,生前不作故乡人。”行军途中,他还这样嘱咐部下:“国战已开,关系存亡,吾辈报国之日至矣。军人若不舍死,民族何由复兴?我部倘一人有幸存之心,不但为人所不齿,尤为军法所难容……”

10月,这支装备落后、衣衫褴褛的部队到达淞沪前线,17日,奉命接防大场阵地。大场是一片开阔地,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战士们就在棉花地里挖出堑壕,作为掩护,修筑了一些小型工事。师的指挥所也设在棉花地里,平地向下挖出一个坑连起堑壕,上面横搭上一些木梁,再盖上泥土,就算是最好的军事设施了。

就在这样的战场环境里,二十六师全体将士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轮番进行轰击下,于一片火海里浴血奋战七昼夜。战后全师仅幸存600余人,被调往江西湖口、彭泽地区进行休整。

<h1>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h1>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二十六师在被投入淞沪会战之前,很多官兵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场阵势。刚进入战场就有200多少被“不知为何物”的敌人大口径榴弹炮在闷雷般的响声里瞬间夺去了生命。但就是这样一的支部队,却在“镇静”下来时越战越勇。炮击过后,敌军步兵开始冲锋,敌我双方多次发生肉搏,阵地失而复得。有的士兵甚至把战友的尸体当作工事,有的士兵从死人堆

里爬出来继续战斗。每当敌人的坦克冲过来,总一些士兵不约而同地在身上捆上七八个手榴弹,爬上敌人坦克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敌人的进攻被打退后,又开始炮击我军阵地,如此反复,致使我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23日,我军将士坚守阵地已到第7天,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当日拂晓,解固基站在阵地上指挥战斗,4连连长赶来汇报战情:“团长,兄弟们快死光了,抵挡不住了。”此时,遭到日军进攻的4连,出现了士兵后退的情况。随即,阵地上传来另一位团长的大喊:“解团长,你的4连退下来了!”

解固基大怒,拔枪向4连连长开了一枪,击中其右肋。4连连长仍举手敬出一个军礼,转身走了几步后,摔倒在地。随后,解固基举起手枪大吼道:“1连跟我来!”率队直奔4连阵地而去。

日军的炮火像雨点般打来,随着“轰”的一声,士兵们看到,解固基的左臂只剩半截在摇晃。血流如注,但解固基仍然高喊:“兄弟们,跟我冲!”竭力往前冲。士兵们呼啸而上,但另一颗炸弹又又紧挨着解固基爆炸了。尘土散开,哭喊着的士兵们再也没找到解固基的尸体,只在战场上散落的衣服碎片中,找到一截戴有他的胸章的血衣。

<h1>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h1>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解固基阵亡后,首先得到消息的是他只有7岁的女儿。那天,女儿见到两位“军人叔叔”在一起谈论前线的事,因为父亲也是军人,女儿便停下来听。两位叔叔说,国军将士前线作战英勇,特别说到了一位团长被掉胳膊仍然冲锋,最终牺牲。

回家后,女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但妈妈怎么也不相信,理由是前线的团长多了,怎么可能是爸爸呢?然而,不久,家中接到了解固基牺牲的通知。解固基的母亲看着儿子当时为自己写来的那封信,整日以泪洗面,而他7岁的女儿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再也见不到爸爸了。

1938年,解固基的公祭仪式在成都崇宁县(今郫县)的成南街万寿宫内举行,解固基的遗像高悬在素幕正中,两侧挂有邓锡侯撰写的“枕戈以待,破釜而来,撑持半壁河山,黄浦滩头催战鼓;裹革无尸,沉沙有铁,留得一抔净土,青枫林下葬衣冠”挽联,当地上万群众为解固基送行。

生前不作故乡人!淞沪会战每天战死3000中国兵,很多人没能再回来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胳膊被炸掉半截仍然喊:兄弟们,跟我冲!父亲阵亡,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只有7岁的女儿

解固基这位抗日英雄牺牲的时候吸有39岁,他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存在淞沪那片土地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之后,崇宁县百姓为其修建衣冠冢以供祭奠。

“父亲为我取名济黎,有救济黎明百姓于水火的意思。多少年了,我们一家都一直在父亲的遗嘱下,为救济百姓,帮助他人而努力。”解固基的女儿解济黎在2015年代父领取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时,面对记者说,“现在,我依稀还能记得父亲穿军装的样子,在我5岁时,他曾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合了张影,那是我们家人一起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但是未能保存下来……”是年,这位老人已经80多岁了。(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