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孟子早了三百多年的楚成王虽然没有读过孟子的著作,却无师自通地领会了 “舍鱼而取熊掌”的取舍之道,临死之前口口声声嚷着要吃熊掌。

但是,如果用心听一听楚成王的故事,你会发现他真正想要的其实并不是熊掌。
楚成王生活在春秋时期,尽管他没有荣幸地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却与“五霸”中的“四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说一说楚成王和“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展开的南北争霸。齐桓公争霸天下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殊不知,当时就有一个人对此表示非常的 不服,这个人就是楚成王。
齐国位于北方,楚国地处南方,两国之间的你攻我伐堪称大周朝的南北争霸。
争霸前期,齐国稍占上风,齐桓公率领的齐鲁宋陈等八国联军曾经兵临楚国边境,明智的楚成王不与齐桓公正面交 锋,一方面派出使者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另一方面侧面出击向亲齐的江淮小国发起进攻。
争霸后期,随着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齐国力量日渐衰落,楚成王乘机占据了淮河中上游的大片土地,成了齐楚两强南北争霸中笑到了最后的胜利者。
再说一下楚成王和所谓“蠢猪式的争霸者”宋襄公之间的攻伐争斗。 一代霸主齐桓公驾崩后,齐国陷入内乱,不自量力的宋襄公也想过一过霸主的瘾。
实力远在其上的楚成王自然极为不满,于是就成了砸场子专业 户。公元前639年春,各国诸侯在鹿上召开“国际会议”,宋襄公以盟主自居,楚成王表示强烈不满,但因为准备不足而没有采取行动。
当年秋天,六国诸侯在盂地再次会盟,楚成王见宋襄公还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就一摔杯子,让早就埋伏好的楚国将士把宋襄公从大会现场直接押回了楚国。后来在鲁国国君的调停下,楚成王放回了宋襄公。
再后来,宋襄公又因为称霸的事儿招惹楚成王,楚成王派兵在泓水大败宋襄公,为春秋时期的第二场争霸运动画上了句号。
由此可见,虽说宋襄公被司马迁称为春秋第二霸,但是这个称号戴在楚成王头上才真正是实至名归。
接下来说一说楚成王与另一个真正的霸主晋文公之间的恩怨情仇。
公元前637年,因受到迫害而逃出晋国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经 过楚国去秦国时,楚成王按照迎接诸侯王的礼节招待了这位落难王子, 并且赠送给他许多的金银财宝、车马绸缎。重耳非常感动,临别之际向楚成王许诺,如果将来两国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以报答楚成王的厚遇之恩。
四年后,两国真的在城濮这个地方兵戎相见了,尽管晋文公信守诺言,命令晋军退后九十里,但楚成王的军队还是被晋文公的大军打败了。
其实,楚成王对这次失败是有预见的,因为他认定晋文公是受上天眷顾的人物,不能与之争锋,但他手下的重臣成得臣坚持请战,结果害得千万楚军命丧沙场,成得臣自己也因为害怕被楚成王问责而自刎。
另一个与楚成王有着密切关系的霸主是楚庄王,实际上,后者是前者的亲孙子,但是,楚庄王很可能对楚成王这个爷爷没什么好印象,为什么 会这样呢?故事要从楚成王的身世说起。
楚成王的父亲也是一个名气很大的楚王,就是那位劈开玉石得到了和 氏璧的楚文王,当然也是灭掉息国抢走了大美女息夫人的楚文王。楚成王的母亲不是别人,正是被抢到楚国后做了王妃的息夫人。
息夫人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熊堵敖,小的叫熊悸。楚文王薨逝时,堵敖和烽兄弟两个都还是懵懂无知的幼儿,而且分别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堵敖背后是斗谷氏家族,悸的支持者则是子元一派。
史书记载,楚堵敖三年(即公元前672年),堵敖想杀死弟弟熊悸。 得到消息的熊悸连夜逃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在随国军队的拥戴下熊悻杀掉堵敖,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他就是楚成王。
但是,如果我们 细细推算一下,就会知道想杀死弟弟的哥哥熊堵敖当时至多是个八岁的孩 子,而杀死了哥哥的弟弟熊悻还要更小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兄弟之间的生死决斗其实是楚国朝廷两个派系间的权力斗争。
楚成王是春秋时期在位时间特别长的君主之一,他公元前671年即 位,公元前626年离世,总计在位45年,就这一点来说,他老爸和他儿子都不如他。
和他老爸一样,楚成王也有两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儿子,一个是熊商臣,一个是熊职。商臣是楚成王的后宫妻妾为他生下的第一个男丁,此后的很多年内,尽管楚成王努力“耕耘”,却没能收获更多的儿子,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楚成王只好把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生性残忍的商臣立为太子。
后来,楚成王的另一个儿子熊职出生了。和商臣相比,这个儿子无论相貌还是性格都更符合楚成王的心意,结果,楚成王在继续让商臣做太子这件事上开始动摇了,他想废掉商臣的太子之位由熊职取而代之。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楚成王准备换太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商臣耳中,对于商臣来说,这绝对是天下第一坏消息。
商臣又着急又害怕, 像热锅上的蚂蚁、磨房里的毛驴一般转个不停,最后,他派人请来了他的老师潘崇。
潘崇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臣子,在他的安排下,商臣在太子府设宴款待楚成王最信任的一个妹妹,也就是他的一个姑姑。
宴会上商臣故意对姑姑做出一些不尊不敬的行动,终于,姑姑被激怒了,她手指着商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职为太子!就是这句话让商臣铁下心来要先发制人夺取王位。于是,一场改写楚国历史的政变阴谋开始了。
政变发生的那一天,楚成王正在王宫深处等着享用一顿即将开席的熊掌盛宴。熊掌是他最喜欢的美食,金光闪闪的铜鼎刚刚散发出若有若无的香味,楚成王已经陶醉在大快朵颐的美梦中了。
正在这时,深宫外响起了兵戈相交的铮铮声,楚成王刚刚从梦中回过味来,就听到了宫城卫兵溃败退入宫中的叫喊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是不甘心被废的儿子商臣向他发难了。
当商臣带领造反兵将冲到他老爸面前时,久经阵战的楚成王并没有惊慌失措,当听到儿子逼他自杀让出王位时,楚成王依然非常镇定,没有失去君王的尊严。
他看了看不远处御厨里那座正烹煮着熊掌的大鼎,慢悠悠地对一脸杀气的儿子说:“能不能先让孤王享用美味的熊掌,然后再照你说的做呀? ”商臣明白他老爹是想借着煮熊掌和吃熊掌来拖延时间,以便 有人前来营救,因此坚决不同意对方的要求,并且把刀剑横在了楚成王的脖颈上。
楚成王不愿血染王袍、身首异处,最终他选择了三尺白绫自缢而亡, 一代雄主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
楚成王自尽后,商臣余怒未消,给老爹上谥号为充满贬损之意的“灵”,但楚成王竟然死不瞑目;直到商臣把贬义的“灵”改为褒义的“成”,楚成王这才闭上了眼睛, 这正是:
孟子舍鱼取熊掌,
成王死恋熊掌香。
楚宫铜鼎水声沸,
熊掌已熟无人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