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比孟子早了三百多年的楚成王雖然沒有讀過孟子的著作,卻無師自通地領會了 “舍魚而取熊掌”的取舍之道,臨死之前口口聲聲嚷着要吃熊掌。

但是,如果用心聽一聽楚成王的故事,你會發現他真正想要的其實并不是熊掌。
楚成王生活在春秋時期,盡管他沒有榮幸地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卻與“五霸”中的“四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先說一說楚成王和“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展開的南北争霸。齊桓公争霸天下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殊不知,當時就有一個人對此表示非常的 不服,這個人就是楚成王。
齊國位于北方,楚國地處南方,兩國之間的你攻我伐堪稱大周朝的南北争霸。
争霸前期,齊國稍占上風,齊桓公率領的齊魯宋陳等八國聯軍曾經兵臨楚國邊境,明智的楚成王不與齊桓公正面交 鋒,一方面派出使者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另一方面側面出擊向親齊的江淮小國發起進攻。
争霸後期,随着管仲和齊桓公相繼去世,齊國力量日漸衰落,楚成王乘機占據了淮河中上遊的大片土地,成了齊楚兩強南北争霸中笑到了最後的勝利者。
再說一下楚成王和所謂“蠢豬式的争霸者”宋襄公之間的攻伐争鬥。 一代霸主齊桓公駕崩後,齊國陷入内亂,不自量力的宋襄公也想過一過霸主的瘾。
實力遠在其上的楚成王自然極為不滿,于是就成了砸場子專業 戶。公元前639年春,各國諸侯在鹿上召開“國際會議”,宋襄公以盟主自居,楚成王表示強烈不滿,但因為準備不足而沒有采取行動。
當年秋天,六國諸侯在盂地再次會盟,楚成王見宋襄公還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就一摔杯子,讓早就埋伏好的楚國将士把宋襄公從大會現場直接押回了楚國。後來在魯國國君的調停下,楚成王放回了宋襄公。
再後來,宋襄公又因為稱霸的事兒招惹楚成王,楚成王派兵在泓水大敗宋襄公,為春秋時期的第二場争霸運動畫上了句号。
由此可見,雖說宋襄公被司馬遷稱為春秋第二霸,但是這個稱号戴在楚成王頭上才真正是實至名歸。
接下來說一說楚成王與另一個真正的霸主晉文公之間的恩怨情仇。
公元前637年,因受到迫害而逃出晉國的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在經 過楚國去秦國時,楚成王按照迎接諸侯王的禮節招待了這位落難王子, 并且贈送給他許多的金銀财寶、車馬綢緞。重耳非常感動,臨别之際向楚成王許諾,如果将來兩國發生戰争,晉軍将退避三舍以報答楚成王的厚遇之恩。
四年後,兩國真的在城濮這個地方兵戎相見了,盡管晉文公信守諾言,指令晉軍退後九十裡,但楚成王的軍隊還是被晉文公的大軍打敗了。
其實,楚成王對這次失敗是有預見的,因為他認定晉文公是受上天眷顧的人物,不能與之争鋒,但他手下的重臣成得臣堅持請戰,結果害得千萬楚軍命喪沙場,成得臣自己也因為害怕被楚成王問責而自刎。
另一個與楚成王有着密切關系的霸主是楚莊王,實際上,後者是前者的親孫子,但是,楚莊王很可能對楚成王這個爺爺沒什麼好印象,為什麼 會這樣呢?故事要從楚成王的身世說起。
楚成王的父親也是一個名氣很大的楚王,就是那位劈開玉石得到了和 氏璧的楚文王,當然也是滅掉息國搶走了大美女息夫人的楚文王。楚成王的母親不是别人,正是被搶到楚國後做了王妃的息夫人。
息夫人為楚文王生下了兩個兒子,大的叫熊堵敖,小的叫熊悸。楚文王薨逝時,堵敖和烽兄弟兩個都還是懵懂無知的幼兒,而且分别被不同的權臣所控制,堵敖背後是鬥谷氏家族,悸的支援者則是子元一派。
史書記載,楚堵敖三年(即公元前672年),堵敖想殺死弟弟熊悸。 得到消息的熊悸連夜逃到了随國(今湖北随州西北)。在随國軍隊的擁戴下熊悻殺掉堵敖,自己登上了國君之位,他就是楚成王。
但是,如果我們 細細推算一下,就會知道想殺死弟弟的哥哥熊堵敖當時至多是個八歲的孩 子,而殺死了哥哥的弟弟熊悻還要更小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兄弟之間的生死決鬥其實是楚國朝廷兩個派系間的權力鬥争。
楚成王是春秋時期在位時間特别長的君主之一,他公元前671年即 位,公元前626年離世,總計在位45年,就這一點來說,他老爸和他兒子都不如他。
和他老爸一樣,楚成王也有兩個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兒子,一個是熊商臣,一個是熊職。商臣是楚成王的後宮妻妾為他生下的第一個男丁,此後的很多年内,盡管楚成王努力“耕耘”,卻沒能收獲更多的兒子,在别無選擇的情況下,楚成王隻好把眼睛像胡蜂、聲音像豺狼、生性殘忍的商臣立為太子。
後來,楚成王的另一個兒子熊職出生了。和商臣相比,這個兒子無論相貌還是性格都更符合楚成王的心意,結果,楚成王在繼續讓商臣做太子這件事上開始動搖了,他想廢掉商臣的太子之位由熊職取而代之。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楚成王準備換太子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商臣耳中,對于商臣來說,這絕對是天下第一壞消息。
商臣又着急又害怕, 像熱鍋上的螞蟻、磨房裡的毛驢一般轉個不停,最後,他派人請來了他的老師潘崇。
潘崇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臣子,在他的安排下,商臣在太子府設宴款待楚成王最信任的一個妹妹,也就是他的一個姑姑。
宴會上商臣故意對姑姑做出一些不尊不敬的行動,終于,姑姑被激怒了,她手指着商臣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賤東西!難怪君王要殺掉你而立職為太子!就是這句話讓商臣鐵下心來要先發制人奪取王位。于是,一場改寫楚國曆史的政變陰謀開始了。
政變發生的那一天,楚成王正在王宮深處等着享用一頓即将開席的熊掌盛宴。熊掌是他最喜歡的美食,金光閃閃的銅鼎剛剛散發出若有若無的香味,楚成王已經陶醉在大快朵頤的美夢中了。
正在這時,深宮外響起了兵戈相交的铮铮聲,楚成王剛剛從夢中回過味來,就聽到了宮城衛兵潰敗退入宮中的叫喊聲,這時他才知道原來是不甘心被廢的兒子商臣向他發難了。
當商臣帶領造反兵将沖到他老爸面前時,久經陣戰的楚成王并沒有驚慌失措,當聽到兒子逼他自殺讓出王位時,楚成王依然非常鎮定,沒有失去君王的尊嚴。
他看了看不遠處禦廚裡那座正烹煮着熊掌的大鼎,慢悠悠地對一臉殺氣的兒子說:“能不能先讓孤王享用美味的熊掌,然後再照你說的做呀? ”商臣明白他老爹是想借着煮熊掌和吃熊掌來拖延時間,以便 有人前來營救,是以堅決不同意對方的要求,并且把刀劍橫在了楚成王的脖頸上。
楚成王不願血染王袍、身首異處,最終他選擇了三尺白绫自缢而亡, 一代雄主就這樣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裡。
楚成王自盡後,商臣餘怒未消,給老爹上谥号為充滿貶損之意的“靈”,但楚成王竟然死不瞑目;直到商臣把貶義的“靈”改為褒義的“成”,楚成王這才閉上了眼睛, 這正是:
孟子舍魚取熊掌,
成王死戀熊掌香。
楚宮銅鼎水聲沸,
熊掌已熟無人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