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作者:博览历史

1931年1月4日,毛主席突然接见了一名国民党俘虏,自从进入房间后,这名俘虏就一直以一种无比“复杂”的眼神注视着毛主席。

只是此刻的这名国军俘虏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将会被毛主席委以重任,多年之后他还会被授予开国中将的军衔。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毛主席

甚至连毛主席也没想到,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名俘虏,日后不仅解决了红军队伍的燃眉之急,更是成为了我党革命胜利的关键。

这名国军俘虏到底是谁?他为何会成为我党革命胜利的关键?毛主席交给他的重任又是什么?其实这一切还要从1930年的龙冈伏击战说起。今天博哥就带大家走进我军通信兵的“祖师爷”——王诤和他背后的传奇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h1>

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失败,毛主席在战后报告上写下了这样一句充满无奈的话:我军技术条件落后,没有无线电设备,导致战斗时部队之间联络艰难,信息传递不及时,因此失去时机。

正如《游击队之歌》里唱的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电台也是如此,正在毛主席为电台一筹莫展时,敌人把电台“送来”了!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电台

1930年,由于对我党势力的忌惮,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对我军展开了第一次“围剿”,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反“围剿”的第一战在江西龙冈打响。经过60天的激战,红军队伍歼灭敌军1万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还俘获了敌军师长张辉瓒,不过最让毛主席开心的是,这场战斗中,我军缴获了一部电台。可是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成了毛主席的“心病”:我军部队里没有人懂电台技术。

就在毛主席一筹莫展之时,朱老总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既然电台是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那国军俘虏里一定有这方面的人员,不如在他们里边问一问,看看谁愿意投诚。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毛主席和朱德

毛主席当机立断,立即把劝降任务交给了时任参谋处处长的郭化若。很快,郭化若就从国军俘虏中寻找到了9名会使用电台的人员,可是郭化若也非常清楚,电台是整个部队的行动命脉,所以必须要交给绝对信得过的人。为此,郭化若向这9名国军俘虏表示:

我军本着自愿原则,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也可以领回到老家的路条和路费,我军绝不强迫。

郭化若话音刚落,就看到有一人立即举起了右手,他非常坚定地表示:“我叫吴人鉴,我愿意加入红军队伍,愿意为红军效力!”为了保证我军唯一一部电台的安全,郭化若还专门派人了解了一下吴人鉴的背景信息。可了解后才发现,这个人的履历非常不简单。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郭化若

吴人鉴出生于江苏,从小就非常爱钻研,不到20岁便考入了黄埔军校,主要学习的就是无线电通信技术,毕业之后,吴人鉴成为了国民党第九师的无线电台报务员。这次“围剿”之前,他刚刚被调入张辉瓒的第18师担任中尉报务员。

吴人鉴之所以愿意加入红军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他目睹了太多国民党内部腐败不堪的现象,他打心底里对国民党部队感到失望;第二是他早就了解到,红军是一支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队伍。所以当被俘虏后,吴人鉴便已经决定了加入红军队伍。为了避免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迫害,吴人鉴还给自己换了一个新名字:王诤。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青年王诤

为了表达对王诤的欢迎,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这也让王诤备受感动,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好好为红军效力,可是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毛主席将缴获的电台拿出来后,王诤却发现这部电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常情况下,一部电台由发报机和收报机两部分组成,可是在之前的战斗中,电台的发报机受到了损坏,根本无法使用,面对如此情况,毛主席却笑着说道:“那就先把收报机用起来,放心吧,敌人很快就会把发报机‘送’来的!”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对于毛主席的名字以及事迹,王诤之前也有所耳闻,可当跟毛主席简单地相处之后,王诤彻底被毛主席的英明和智慧征服了!

为了表达自己投诚的决心,王诤加入红军队伍后,很快就给毛主席和朱老总送上了一份“大礼”,而这份“大礼”,也彻底让毛主席意识到了王诤的重要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8">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h1>

第一次“围剿”的失败,让蒋介石更加丧心病狂。1931年5月,蒋介石调集了近20万的兵力对红军队伍展开了第二次“围剿”,还命令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亲自指挥,但是这一次,蒋介石却漏算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王诤。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蒋介石

此时的我军已经有了完整的电台设备,而王诤更是被毛主席亲自任命为了中央军委电讯队队长。自从得知蒋介石要对红军展开第二次“围剿”之后,王诤每天都守在电台前,生怕错过任何一条重要情报。一天深夜,王诤突然截获了一封敌军电报,只是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封电报对红军队伍意味着什么。

经过破译后发现,这是一封国军第五路总指挥王金珏发给何应钦的急电,电报内容显示:第五路军战士水土不服,身体不适者多达上千人,为免遭红军突袭,请求向富川公秉藩部移动……

王诤清楚,情报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所以他急忙连夜把这份情报送到了中央军委,毛主席和朱老总随后立即做出战斗部署,最终红军歼灭王金珏部和公秉藩部上万人,还缴获了大量的重型武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大大小小打了数十仗,仗仗得胜。

毛主席清楚,红军能够取得胜利,功劳最大的就是王诤,若不是他及时提供准确情报,毛主席也很难做出最精确的战斗部署。为此,毛主席还在会议上对王诤大加赞赏:“如今,我们的队伍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可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啊!”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王诤深知电台在战斗中的关键作用,所以自从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王诤便加紧了对全军电台的配备以及对电台人员的培训。

随着国共关系的彻底恶化,国民党对红军队伍的封锁也越来越严格,这就导致我军电台的很多必需物资都非常匮乏,眼看着电池以及电文纸等物资即将消耗殆尽,王诤的内心非常焦虑。迫不得已之下,王诤开始就地取材,他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制作出了不少电台所需的物资,不仅保证了我军电台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修好了之前在战斗中被破坏的十几台发电机。

其实,自从加入红军队伍以来,王诤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有一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王诤也非常清楚,自己来自国民党队伍,或许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1934年的一天,王诤的入党申请突然得到了批准,这一天,王诤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到底。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王诤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迫不得已之下,红军开始长征。由于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队伍中的大部分电台都遭到了破坏,最后只剩下了两部完好无损的电台,为了能够将最新最准确的情报及时汇报给毛主席,王诤经常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尽管如此辛苦,可王诤却是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的情报将直接决定红军队伍的生死存亡。

毛主席和彭老总得知了王诤的辛苦工作后,还特意派人给他送去了整整4斤炒面和2斤炒大豆。当时的红军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期,食物极度稀缺,所以这些粮食已经算是当时最珍贵的礼物了,而王诤收到这些粮食之后,并没有存放起来,而是将这些东西分成了几十份,然后发给了队伍内的战士们。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抗日战争期间,时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的王诤成了最忙的人,作为延安的“眼睛”,王诤领导的电报小组每天都需要收发大量的电报,为了满足各大战区的需要,王诤在延安建立了8条无线电网络,所联络的对象达到80多个。毛主席还经常幽默地对王诤表示:“没有你们的情报,我在这窑洞里边,没有一点事干。”

有时候为了获取最及时最准确的情报,王诤还会亲自带领手下的电报人员深入各个敌占区,经常是冒着身份暴露的危险向组织传递信息。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先后辗转各地指挥战斗,但是在他的身边,总能看到王诤的身影,也正是通过王诤和他手中的无线电台,毛主席才能将最及时的命令传递到全国各个战场,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无论是五次反“围剿”,还是抗日战争,又或者是解放战争,王诤虽然并未放过一枪,但是革命的胜利史上,却写满了他的赫赫战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9">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h1>

新中国成立后,王诤先是被任命为军委三局局长,不久之后,军委三局被升格为中央军委通信部,而王诤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军委通信部的第一任部长,但是很快,王诤就接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1951年4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决战阶段,美国却突然命令李奇微接任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位置。李奇微上任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我国志愿军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随后美军派出B-29轰炸机对我军补给线进行狂轰滥炸,而且美军还使用电磁波干扰,导致我军的雷达设备陷入瘫痪。

在此危急的情况下,彭老总紧急给中央军委致电:火速派人到朝鲜战场解决难题。而这个任务最终交到了王诤手里。

自从接到命令后,王诤便立即带人连夜乘坐火车奔赴朝鲜战场,在敌人的炮火之下,王诤不断改变我军雷达频率,又扩展频段、加装抗干扰电路,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电子战。

在王诤的努力之下,敌军的电磁波干扰快速消失,我军的战机也能正常升空投入战斗,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我国空军的行动再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1955年,新中国授衔仪式上,周总理亲自给王诤授予了开国中将的军衔。此后,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只要哪里需要,王诤就会到哪里,他先后担任过解放军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以及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也正是因为长期的过度劳累,王诤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

1977年,王诤被确诊癌症,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他希望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为国家建设出更多的力。

也正是感动于王诤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叶剑英元帅还特意送给了他一幅雄鹰图,在这幅图上,叶帅写下了刚劲有力的一句话: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我们的英雄终究是没有战胜病魔,1978年8月13日,王诤将军在北京病逝,终年69岁。而在得知这一噩耗后,最伤心的莫过于叶剑英元帅,为了表达对王诤的敬意,当时已81岁高龄的叶帅坚持要为王诤主持追悼会。

8月19日下午,叶帅早早地便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在主持王诤的追悼会仪式上,叶帅几度哽咽。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但是王诤将军的传奇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因为英雄永远不死……

毛主席为红军电台发愁,一国军俘虏出力,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毛主席一筹莫展,国军俘虏挺身而出毛主席知人善用,国军俘虏屡建奇功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叶剑英

正是因为我们有王诤将军这样无私奉献的英雄,也正是因为我们有毛主席、周总理这样知人善用的伟大领袖,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能获得新生,我们的人民才能够挺直腰杆,他们才是“中国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