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过程

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电影进行到两小时零7分钟,正演到毛主席在写文章,

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过程

突然有人来访,是一个现个穿着洋气的五十余岁的文化人!他是谁?为何与毛主席如此亲密?

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过程

原来他就是毛主席少年时的同学萧三!

萧三,字子暲,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比毛主席小三岁。萧三的父亲萧岳英饱读诗书,年轻时曾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事与愿违,萧岳英屡次落第,最后不得不委身于县里的一所小学堂,在学校里当老师。

于是,萧岳英便将所有的期盼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他们悉心教导。再加上萧家兄弟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所以萧岳英一家在当地是一块活脱脱的读书招牌。萧家的萧子昇(萧三的哥哥)、萧子凤(萧三的弟弟)加上萧子暲被当地人并称为“萧氏三杰”。

说起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还有一段趣事,时间回到毛主席小时候在小学堂时。一天,毛主席得知萧三有本好书——《世界英雄豪杰传》,于是向萧三提出了借书的请求。萧三当时并不认识毛主席,于是就对毛主席说:“书倒是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点讲究的。”

毛主席不卑不亢地回道:“愿意受教。”

萧三接着说道:“我的书,有三种人不借。”

“哪三种?”“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至于第三嘛,嘿嘿,那就是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萧三依旧得意地看着毛主席。

毛泽东一听要对联,那他可是找对人了,于是说道:“请仁兄出一联,如何?”

萧三看毛主席居然应下这“挑战”,也不含糊,说道:“我这书里讲的可都是英雄豪杰!

啊,你听着,上联是这样的:

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你来吧,对吧!”

毛主席听后略加思考,便从容地说道:“那我就冒昧地对一联,下联是这样的: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万万没想到毛泽东能对得如此工整,而且还在对联中讽刺了自己,顿时感觉十分 羞愧。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向毛主席道歉:“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

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经历了同窗之谊,又经历了同事之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依旧保持着深厚的情谊,这样的友情,令人羡慕。

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过程

在这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中,里边扼要的介绍了欧美近代史上的一些杰出的人才,毛主席在得到这本书后,手不释卷,看得特别仔细,一边看还做下不少的批注。在还书时,毛主席抱歉地跟萧三说道:“很对不起,把你的书弄脏了。″

萧三从毛泽东手中接过书,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批注映入眼帘,各种标注以及批语,几乎布满了全书。毛主席看书的认真程度惊到了萧三,萧三翻看后,脸上露出了敬佩的神情,说道:“润之兄,但愿将来能望君之项背。”

毛主席笑着说道:“我们国家也需要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研究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越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吗?中国有句话叫做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积弱不振,要使他富强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不是经过8年的艰苦战争之后,才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美国吗?我们也要准备长期战斗!”

毛主席与萧三相识过程

正如主席当年所说,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用坚定的信仰和无数烈士的鲜血,从1921到1949,整整奋斗了28年,缔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