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华南地区最早

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杨匏安

其事迹在报刊上多有宣传

而他母亲陈智的事迹

你知道吗?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杨匏安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

从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文字里

感受这位母亲的伟大和博爱

↓↓↓

根据杨匏安烈士6个子女中目前惟一健在的幼子、离休干部杨文伟的回忆,记录下“革命母亲”陈智震撼人心的故事。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知书识礼,倾力支持杨匏安革命工作

母亲陈智(1870―1942),中山古鹤村人,出身华侨官宦之家,知书识礼,爱好诗词、书法,左右手都能写出一手好字。丈夫杨富祥家道破落,以贩茶叶、瓷器为生,她生下9个孩子,最后只有杨匏安一人活了下来。陈智中年丧夫,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抚育惟一幸存的儿子杨匏安的身上。从小,杨匏安就在母亲膝上跟着她诵读诗词古文,青少年时期,杨匏安先后就读于恭都学堂、两广高等学堂附属雅安中学(广雅中学)。杨匏安从走上革命道路直至最后献身革命的一生,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熏陶和支持。杨匏安参加革命工作,她认定这是正义的事业,倾力支持。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陈智与幼年杨匏安

革命母亲,接待掩护大批革命同志

在革命遭到挫折的时候也义无反顾。无论在广州还是上海,她利用自己年老不太引人注意的条件,接待和掩护过大批革命同志,被称为“革命母亲”。杨匏安多次被捕,她深知革命的艰险性。1931年,杨匏安再次被捕时,焦虑不安的她已感到儿子生还无望。当接到儿子从狱中传出的纸条上写着:“缝纫机再穷不可卖去”、“不可接受他人钱物”等至嘱时,坚强的她,终于流下泪来。

战斗激烈,几经困难返回广州

儿子杨匏安牺牲后不久,日本侵占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他们家所在地上海北四川路战斗非常激烈,被困了好几天。陈智原想去法租界找何香凝,谁知,一家老小九口走到外滩时,发现去法租界的路已被堵死,正当走投无路之时,奇迹出现了!

陈智发现在怡和码头那里停了一艘渣打洋行的“和升”号轮船。她想起杨匏安的同学谢兆曾在这艘船上当过买办。经打听知道这船正是要往广州开的。于是一家人在谢兆的帮助下,回到了广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让陈智遗憾的是,未能按儿子的嘱咐,把家里唯一的生活依靠——缝纫机带回广州。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家中唯一的生活依靠——缝纫机

在广州,陈智先是通过杨匏安生前友人的帮助,先后将几个孙子分别送去当店员、童工和送进孤儿院。后来,党组织设法找到了她们。在周恩来、何香凝、廖承志、康若愚、朱伯琛等的帮助下,生活状况才有所改善。孙子们有了学习机会,长大后,一个个都加入了革命队伍。1942年陈智病逝于香港。周恩来称赞她“支持杨匏安搞革命,又支持后辈参加革命,为党做过很多工作”,对她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杨匏安母亲陈智的故事

让我们致敬伟大的母爱

伟大的“革命母亲”!

来源:珠海市档案馆

致敬!杨匏安的“革命母亲”陈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