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作者:悠哉悠然说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她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伦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母亲黄逸梵这位上流社会的名媛,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是一个思想独立的新女性,而父亲张廷重则属于遗少型的少爷,从小就浸淫在保守的封建思想和教育之中,浑身散发出老封建守旧的做派。

两人都是上流人士,有着贵族血统,看似一对门当户对的璧人,可是两人完全相背离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早就注定了这场婚姻是一个无言的结局。

张爱玲四岁就开始接受私塾教育,可是母亲为了逃避这个没有爱的婚姻,抛下年幼无助的她,远赴欧洲留学去了。

年幼的张爱玲以为自己被母亲抛弃了,还好此时有父亲陪伴,而且父亲也很喜爱张爱玲,会给她念诗,还会教他读书,后来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不知什么时候起,父亲成了张爱玲心目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也许这就是成年后张爱玲恋父情结的缘由吧。

终于这场婚姻还是走到了尽头。在张爱玲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张爱玲判给了父亲。

离婚没有多久,父亲又娶了继母孙用蕃。

张爱玲讨厌继母的到来,讨厌她分走了父亲的爱,于是她又回到了母亲身边,想要投入母亲的怀抱,享受一下久违的母爱。

可惜,母亲却一心想着把张爱玲培养成名媛淑女,以此来弥补她在这场婚姻中的缺憾,很快她就失望,觉得她配不上做自己的女儿。

她对女儿张爱玲的评价是:忠厚老实,但忠厚是无用的。

后来张爱玲努力向母亲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女儿,她兴冲冲拿着在香港大学获得的800元奖学金交给母亲,可是回报她的是冷漠的眼神,这800元钱被母亲在牌桌上一夜功夫就输掉了。

从此,张爱玲就对母爱彻底失去了期盼,母亲临终从欧洲写信来说:

现在只想再见你一面。

张爱玲决绝地回绝了母亲最后的请求,只是寄去了100美元的支票,算是买断了母女间的一切瓜葛,包括母女情。

了解了张爱玲,也许我们才会明白为何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为何都如此悲凉,原来她的原生家庭留给她太多伤痕,这些痛苦的回忆都变成了她笔下一个个苍凉的故事。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8">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h1>

《心经》中的女孩许小寒是一个性格内向和敏感的女孩,但同时又带着一种执拗的稚气,也许就是一种自欺欺人吧,她内心有着强烈的恋父情结,令她困扰,同时也令她忧郁不安。

她生活在一个令人羡慕的现代摩登家庭,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可是,家里却充斥着一种奇怪的和谐氛围,父女两人感情甚好,而母亲似乎在这个家中成为了一个多余的摆设。

小寒对自己的父亲有着莫名的崇拜,同时带着一种莫名的悲天悯人,她痛恨母亲,在小寒看来,父亲的不幸福都是由母亲造成的,她对父亲渐生情愫。

在这段畸恋中,父亲许峰仪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明知这是一种不伦之恋,却还毫无愧疚地享受着女儿的爱慕,还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和暧昧,暴露出这个男人的自私。

当两人的婚姻进入了倦怠期,他不是积极去经营和修复,而是消极应对。

也许他觉得,在这个家中只有小寒才能给她带来一些活力和温馨,为了享受这种依恋而假装不知,他有意无意地默许和助长了小寒对自己的爱恋。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就是既不主动,也不推辞。

随着小寒年龄的增长,以及小寒对爱越发执着,这让许峰仪感到了害怕,他无法正视这段感情,只是用另外一段感情当作避难所。

也许这之中多少有着张爱玲父亲的影子,她父母的感情出现问题后,父亲不是积极补救,而是冷漠以待,最后令婚姻破碎,父亲很快又再婚了。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而小说中小寒的母亲也难辞其咎,她的漠不关心和置身事外,使得小寒一再弥足深陷,以致于不可自拔。

所以小说中的小寒对着母亲恨恨地说:

“你为什么不早管我!”

其实,这何尝不是张爱玲内心对于母亲的呐喊呢?

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后,母亲便抛下子女,出国留学了,张爱玲面对这个破碎的家庭,幼小的内心该是何等无助、无奈和崩溃。

小说的结尾,小寒的母亲终于勇敢地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带着女儿离开那个没有畸形的家庭。也许这是张爱玲内心中对于母亲的期望。

可惜的是,张爱玲的母亲不是小寒的母亲,她没有听到女儿深情而无助的呐喊,漠视了女儿对母爱的期盼。

所以留给这对母女的只有冷漠,亲情早就消失殆尽。

原生家庭中,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年幼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精神层面的关爱,自私的父亲,冷漠的母亲,一个无爱的家,自然无法孕育一个阳光开朗的孩子。

母爱的缺失,父亲的自私和变相纵容,令一个女孩产生了一段不应该有的心态,由此对她的一生造成了无法抹去的伤痕和影响。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8">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h1>

这篇小说讲述了出身贫寒的家庭女教师虞家茵与药厂老板有妇之夫夏宗豫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是张爱玲的小说中,难得讲述了一对真心相爱的男女,一对在精神上能够产生共鸣的男女,无奈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两人分崩离析。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虞家茵的父亲,他不断用亲情绑架女儿,将女儿逼入死胡同,最后只好放弃爱情,逃离了最爱的爱人和最恨的父亲。

家茵小的时候,她的父亲抛弃妻女,出去寻欢作乐。

年纪大了之后,孑然一身,又身无分文,他再次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养儿自然就该防老,当然他忘记了自己并没有担负过养育的责任。

他打着“找事做”的幌子来到家茵的住处,却发现家茵也是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失望之余,他还是拿到了女儿省吃俭用的5万元积蓄。

当然,这很快就被他挥霍一空。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无意之中,虞父得知女儿在夏家做家庭教师,而且夏先生对自己的女儿有意思,这令他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他先是厚着脸皮向夏宗豫借钱,继而提出要去他的药厂谋一份差事,可是没多久因为挪用公款被开除了。

最后,在夏宗豫准备离婚之际,他索性找到夏太太,愿意把女儿给夏先生做小妾,只是要一份不菲的嫁妆。

虞父的所作所为,令家茵感到无地自容,她见了父亲便感到惶然不安,不知道他又会为了金钱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她父亲忽然推门走进来,家茵惘惘地望着他,简直像见了鬼似的,说不出话来”。

小说中充满着对父亲这一身份嘲弄式的描述,这与张爱玲童年和少年时期缺少父爱有着莫大的关系。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贵族封建家庭的遗少,为人自私,离婚再婚之后,他对于张爱玲更是一种疏离和冷漠的状态。

《多少恨》中由于血缘关系,家茵一次次被父亲压榨,最后避无可避,连同自己的爱情和自尊都被葬送掉,只好一逃了之。

只留下满身的伤,无尽的恨。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5">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h1>

《花凋》讲述了一个悲情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无爱的家庭中,昙花一现的爱情,最后一个苍凉的背影。

小说的女主人公川嫦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有着众多兄弟姐妹,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一团和气,其实不然。

然而热闹的表象之下,却只是一个漠然的家庭氛围,充斥着金钱味道。

母亲是一个美丽忧伤有些神经质的妇人,父亲却像永远长不大的顽劣遗少,只知道自己享受和快乐,沉浸在醇酒妇人和鸦片中。

郑太太对于丈夫有着诸多不满,但是却没有娜拉出走的勇气,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甚至女婿身上,当然一切都是枉然。

因为收入无法支付庞大的家庭开支,父母既无法精打细算,又不愿意让女儿们拉下谋生自食其力,在他们眼里,女儿最稳妥的出路就是“女结婚员”,婚姻对于女性来说真是最古老最稳妥的职业。

为了争取到有限的资源,众多的兄弟姐妹之间生出了各种明争暗斗。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家里的一大群孩子中,川嫦既不是最美也不是最聪明的,她上面有三个姐姐,她们泼辣有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下面又有三个弟弟,他们占尽了父母所有的疼爱。

好不容易姐姐们都出嫁了,川嫦也出落得漂亮了,也有了一个合适的男朋友了。

可是,一场病令她打回原形。

最后,她在郁郁寡欢中死去了。

她的一生既是短暂的,也是寡淡无趣的,更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唯一的亮点是她的墓碑上刻的满含深情的话语:

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吧,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

如此情深的墓志铭,和她暗淡无光的一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倒成了可笑的讽刺。

这既对她父母爱女之心的嘲讽,也许这才是他们心目中女儿该有的形象。

他们在女儿死后未尝没有悔意,于是在掩饰和怀念中把她塑造一个最理想的女儿,总之川嫦以完美的形象活在父母的记忆里了。

在这个家庭中,金钱是摧毁一切的武器,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苍白、脆弱、不堪一击。

张爱玲用3部小说,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三桩罪,道尽了成长中的隐痛01、《心经》:温情面纱下无爱的家,自私的父亲,逃避的母亲02、《多少恨》:“养儿防老”,被亲情绑架的女儿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恨03、《花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结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3">结语:</h1>

阿德勒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而张爱玲则用她的小说来讲述她童年时候的创伤,可是却一直无法走出受伤的阴影,有人说她的小说未免太过阴暗,可是你却看不到她内心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成为了她终身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