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作者:第一读者

在国际桥梁界有一句话:“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三万余座桥梁,涵盖了当今世界上几乎全部桥型,填补了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成就了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名。

五进贵州,行程万里,用双脚踏勘大大小小上百座桥梁,夙兴夜寐,四易其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者、阳翰笙剧本奖获得者宋潇凌合力创作的长篇小说《万桥赋》由重庆出版社与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讲述的便是贵州人民通过修起万座深山大桥,从而创造自己新生活的故事,也是创造奇迹的中国故事。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新时代造“桥”赞歌

在贵州省福泉市的麻哈江上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三孔桥,叫做葛镜桥,这座桥由当地人葛镜耗时三十年用尽家财历经多次失败建造完成,因其设计的精巧和所蕴含的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而被誉为“西南桥梁之冠”,也是中国古代名桥之一,有“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之称。

“90”后葛念镜是葛氏家族第十七代传人,有画商向美术专业的她约定画一组作品。为寻找创作素材,她在贵州大地展开行走之旅。葛念镜见识了各式各样的桥,贵州交通已实现南北东西万物互联,曾经的沟深谷险,如今已是万桥飞架,如履平地,贵州果然是平的。于是,她终于理解了家人,收获了亲情和爱情,也获得了精神重建。她深深被无数桥梁建设者的奋斗精神所打动,现实中的桥在其心中架起了美丽的彩虹,灵魂最终找到了归宿。她激情泼墨画成百米长卷《万桥山河图》,并将长卷捐献给了桥梁博物馆,以表达对建设者们深深的敬意……

这就是以新时期交通建设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万桥赋》所讲述的故事,全面反映了“天堑变通途”的交通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塑造了优秀建设者的文学群像。中宣部原出版局局长高明光就认为,寻找心灵的密码是本书暗含的一个主题,表面上轰轰烈烈在谈桥,实际暗含着人要想提升,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高尚的人,首先要塑造心灵,要架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张者

本书作者之一张者对站在这些大桥身边时所感受到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400多年前的葛镜桥,以及如猛龙过江的北盘江特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高蹦极台的坝陵河大桥、荣获“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的平塘大桥、世界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这一座一座大桥是中国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不屈意志和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张者说,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拿起了笔,要为建设者立传。《万桥赋》将历史中真实的人物葛镜与现代的虚构人物进行拼接,以葛镜为历史起点,以现代桥梁建设的传奇故事为情节,架构出一部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长篇小说。其以“万桥赋”命名,展现了形态各异的桥梁和丰富复杂的桥梁文化,而为桥作“赋”,是为新时代造“桥”之赞歌。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范式

近年来,在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川渝两地出版人联合打造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长篇小说《万桥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万桥赋》的创作出版,可谓是川渝黔三地开展文化合作的一个创举。小说由贵州出题、重庆出人、四川出书,传达的既是跨越发展的贵州故事,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诗篇,搭建起川渝黔三地文学和出版的桥梁。“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得到传播,离不开优秀的出版者。”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万桥赋》由川渝两地出版人精心打磨,就像是一座桥,将全国各地的朋友连接在此,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应成为作家的使命性追求。而张者则表示,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这本书很有意义,“写的是贵州的桥,事实上就是西南的桥,整个大西南交通都是靠桥,我们过去说蜀道难,难就难在交通上,现在整个西南的交通大大改观,我们重庆其实也称为桥都,总而言之,写西南的桥,聚焦贵州的桥,事实上反映了整个中国的桥梁事业。”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本书作者之一宋潇凌在成达万高速铁路工程现场参加《万桥赋》新书分享会

该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桥梁建设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的自我认识、社会时代变迁、家风与国风等多方面主题的作品。作品深入挖掘了桥梁建设背后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文化传承,使得整部作品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也为以新时期交通建设为主题的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就评价说,《万桥赋》是写建桥,但实际上也是写历史跟现实之间的沟通之桥、人的精神之桥、人与人之间的心桥,桥的意义从现实意义上升到象征的层面、精神的层面,为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提供了非常好的艺术启示和经验。在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颜同林看来,与纪实性书写新山乡巨变不同,《万桥赋》因桥而起、立足虚构,从虚构出发抵达真实,巧妙地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家国情怀等不同主题有机地熔为一炉。“从细处着笔,由人及物,把平凡而普通的人物置放到新时代火热的历史建设中去,彰显了交通建设者身上的非凡智慧与坚毅之心,以及因建桥修路而造福一方百姓的经典意义。”

川渝黔三地联动推出小说《万桥赋》:以桥为媒,书写山乡巨变

▲在成达万高速铁路工程现场举行的《万桥赋》新书分享会

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万桥赋》走进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现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就是最好的例证。

成达万高速铁路是大陆“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万桥赋》这部作品,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桥梁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也正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作为成达万高速铁路的一名建设者,我将继续发扬和传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继续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用高品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做桥梁建设的坚守者,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速铁路项目工程师王朝阳眼神坚毅地说道。(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