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作者:梅雪飘飘一一原创文学

第1章 (2) 静观其变,程雲霂顺其自然

在通信连,程雲霂不仅职衔最高,也是唯一的工程师。用连长石磊的话讲,中校副团的程雲霂是通信站装备的”百科全书“。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程雲霂喜欢安静,正课时,她大都不在值班室,而是在隔壁的监控室。无形之中,监控室就成了程雲霂的个人“办公室”。

通常情况下,程雲霂所在机房的战士,只要没有业务处理,不会到监控室打扰她。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他们会时不时的来找程雲霂,除了向她请教技术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向她倾诉自己的烦恼。

实在讲,以程雲霂的真实性情,是特别不喜欢把时间用在闲聊上。然而教养不允许她将战友们拒之门外。所以,只要程雲霂不忙,不管谁来找自己,她都会热情相待,耐心倾听,并入情入理的分析。久而久之,她就有了通信连“编外指导员”的雅号。不过,对于这个“雅号”,程雲霂本人并不知道。

没错,程雲霂的编制虽然是程控交换机房的工程师。但实际情况是,不管通信站哪个机房安装设备,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都会指定她牵头负责。久之,她便成了通信连没有编制的“技术总管”。

对于这些本职之外的工作,程雲霂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她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再持之以恒的超出他人几年的刻苦钻研学习,那么自己仍会被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淘汰。

现在,程雲霂看见石磊进来,透过对方郁郁寡欢的神情,她估计石磊应该又有什么烦心事要和自己聊了。

程雲霂猜得很对,就在半个小时前......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寒冬,白杨树,那些曾经挺拔、翠绿的身姿,此刻也换上了冬日的装束。它们的枝条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错综复杂的素描画,线条苍劲有力,但又充满了岁月沉淀的柔和。

白杨树的树皮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粗糙,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一层厚重铠甲,用来抵御严寒的侵袭。

偶尔,一阵风吹过,白杨树的枝条会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它们在低语,诉说着冬天的故事。尽管没有绿叶的点缀,但白杨树依然显得那么坚韧和挺拔,它们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仿佛是大自然中最坚韧的战士。天空是一片深沉的灰色,光线似乎被厚厚的云层压抑得几乎无法穿透,窗外的世界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色调中。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今天是阴天,天空呈现出深深的灰色,与白杨树的深褐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沉稳而厚重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冬天的寂静和深沉。

石磊,通信连上任刚一月的连长,26岁,高中毕业即入读军队名校本科,名副其实的学生官。此时的他,站在宿舍的窗前,直勾勾的盯着窗外笔直的白杨树发呆。

师机关大院到处都是这种又高又粗的白杨树,每到盛夏,大院内是蝉声一片。白杨树的高大粗壮,象征着坚韧与力量,而蝉鸣则是夏季特有的音符,虽有些喧嚣,却也是自然之声的一部分。

然而,当这蝉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时,原本应该阴凉清爽的大院,似乎也被这声音所笼罩,变得异常燥热。

这种感受与宋朝朱熹所描述的“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雅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朱熹的诗句中,蝉鸣被赋予了深远的韵味,与茂密的树木相得益彰,构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然而,在现实的大院中,这种雅趣被喧嚣的蝉鸣所淹没。

石磊大学毕业刚分到Z团,就听说了机关白杨树的故事。据说30年前,全师奉命来到了大西北,面对荒凉贫瘠的环境,不少官兵有了消极情绪。于是师党委决定栽种白杨树,一是绿化营区,二是号召全师指战员学习白杨树生命力顽强,向上,坚韧,正直,奉献的精神。师机关为此还召开了专项动员会,老政委说:白杨树有着不平凡的、期待的眼睛,它每天都在注视着我们,期望我们能成为白杨树那样的哨兵,有保卫大西北的决心。

也许正是这特殊的历史原因,所以尽管这些白杨树现今已有很多树干空心,“眼泪”流淌,失去了建材价值。但历届师党委均没有出台砍伐,重栽的计划,而是任其一棵棵成为朽木。以至于有不少机关干部私下讲,“看到没有,这些树就是本师的缩影,永远的固步自封”。

“咚!咚!咚!”极轻的敲门声将石磊唤回到现实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进!”石磊转过身

通信员张洋洋拿着《通知记录簿》,轻轻推开紧闭的门,他迅速扫视房间,便径直走向石磊,“连长,这是刚接的电话通知。”

上等兵张洋洋个子不高、是个很精干的小伙子,他知道连长最近总是挨领导的批评,心情特别不好,所以他特意压低了声音。

石磊接过《通知记录簿》,很快看完,是通信科下发的关于新调电路的通知。

“通知程工和机房了吗?”石磊问

“通知了!”张洋洋回答

石磊在记录上签完字,把记录簿还给张洋洋,见他不走,“还有事吗?”

张洋洋犹豫着试探,“连长,我听说咱连下个月就归C团管了。”

“你们都是听谁说的?我还不知道,你们就知道了?”

石磊看了张洋洋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着话,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刚要喝,发现没水。

看到石磊的动作,张洋洋机灵的取过放在书柜侧面地上的暖壶,给石磊的保温杯倒水,“连长,这种消息瞒不了。在咱们连,只要想知道的消息,肯定就有办法知道。再说了,这也是关系到大家前途命运的事,谁不关心啊!”

张洋洋是石磊当连长后亲自挑选的通信员,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他和石磊讲话比别的战士要随便很多。

连部的电话铃响,石磊冲张洋洋挥了挥手,“行了,还前途命运呢,接你的电话去吧!”

张洋洋做了个鬼脸,就快步离开房间,并随手带上房门。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其实早在去年,石磊就听到了通信连将要改编到C团的传说。只不过那时他是Z团作训股的参谋,对此事根本不关心。

石磊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被任命为通信连的连长,新婚不久的妻子陈华对此更是意外。一方面,情感上,陈华从心底里舍不得石磊离开。另一方面,陈华不放心石磊在这个男女兵员都有的混编连当连长 。因为她早就听说,在通信连,不只是女兵和女干部个个都有背景。就连有些男战士和男干部,也都不简单。况且大家都清楚,相比单一的男兵连,混编连的管理难度要大太多。再加上通信连的副连长调走,指导员转业,石磊这一过去,是军政工作一人抓,他的责任真得是太重了 ,搞不好就会莫名其妙的毁了自己的前程。所以,陈华坚定的认为,绝对是有人故意给石磊使绊子,欺负他这个学生官,在Z团没靠山。

不过,对石磊来说,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他觉得自己不管去哪里工作,都是组织的需要。当然,如果能离家近一点,能照顾到小家更好。

石磊到通信连之后,很快就敏感的发现,原来这个连的官兵都不愿意去C团。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被转隶到C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兄弟连队戏称为全师第一连,他们在心理上有优越感。二是通信连住在师机关的司令部直属连队,与各团的基层连队相比,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福利待遇 ,均带有“半机关”属性。很显然,一旦去了C团,这些优势便随之消失。

石磊最初认为通信连的官兵们是“养尊处优”惯了,应该让他们尝尝正规基层连队的滋味。然而当石磊上周听了军务科长讲的最新改编方案后,他也发自内心的不想去C团了。

因为,按照师里上报的通信连最新方案,通信连的业务仍由师通信科直接指导和管理,连队后勤供给关系也还在管理科。但是,通信连的行政管理,则由C团负责。

说白了,就是通信连的中心任务向师司令部通信科汇报,吃喝拉撒睡找管理科,兵员实力归C团。很显然,这种情况下的通信连,其以后的工作将非常被动。没错,石磊确实搞不懂,也想不通,师党委咋就能制定出如此令人费解的改编方案?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石磊没当过战士,是地地道道的从高中直入军校的学生官。大学毕业后,石磊在连队从事与计算机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技术工作。按照干部分工来讲,他属于绝对的被管理者。

一年后,由于作训股需要一名学计算机专业的内勤参谋。在连队不太说话,只是埋头工作的石磊意外的被调到了团机关。在作训股工作的两年里,石磊虽然没有直接带兵和管理连队,但天资聪明,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他,还是从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到了部队管理的所谓“内幕”。

石磊能想像出,未来的通信连将会面临师司令部和C团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尴尬境地。石磊虽说这是第一次担任连队军事主官,但他非常清楚,一个连队,如果没有得过先进连,就等于没有得到上级党组织和领导的认可,也就意味着全连官兵一年工作“白干”。

因为,和平时期的连队与战时不同,比的就是年终能不能得到先进。得到了,就说明连队各方面建设都响当当,过得硬。得不到,那就是人嘴两张皮,只能任凭他人论短长了。而且,如果由于某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原因没有得到先进连,不仅会影响官兵们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干部个人的“进步”。毕竟通信连的工作性质太特殊,每个干部的工作压力太大,责任太重。

是的,初到通信连,石磊就听技术干部们讲,“如果离开了通信连,将来就算被转业,也不想再回来。”

与此同时,石磊还敏感的注意到,在连里,除了他这个连长,中校工程师程雲霂,也从不主动对连队的转隶发表看法。至于其他人,则都公开表示反对,或者不理解把通信连改遍到C团。

“连长,副参谋长来了。”

张洋洋一边大声说,一边推开房门,还没等石磊回过神,又矮又胖的司令部张副参谋长就走了进来,张洋洋随即转身离开。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石磊收回思绪,立即转身笑着迎了上去,心里却是忐忑的,“副参谋长好!”

“没事,我就是随便转转!”张副参谋长并没有看石磊,只是打量着房间,笑呵呵的说。

“副参谋长请坐!”石磊客气的拉过椅子,张副参谋长重重坐下。

张洋洋端着冲好了茶的杯子进了屋 ,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悄悄看向 石磊,见他没说话,便识趣的离开,轻轻带上房门。

张副参谋长端起杯子,慢悠悠喝着茶,“最近连里是不是很热闹啊?”

“热闹?热闹什么?”石磊不明白张副参谋长的问话所指

“我听说连里对改编到C团的议论很多啊!”张副参谋长看了一眼石磊

“噢,副参谋长说的是这事啊!是有些议论。”石磊笑了笑

“都是什么议论啊?”张副参谋长不紧不慢的问

“副参谋长是我们的直接领导,我也不瞒您。同志们确实是打心眼里不想去C团,也不明白师党委为啥一定把通信连交给C团?”石磊很坦率的说回答

“你呢?你是怎么想的?”张副 参谋长笑笑着看了一眼石磊,然后垂下眼皮,继续慢悠悠的喝水。

“我?我和他们一样。”石磊迟疑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

“嗯,他们主要还是在师机关呆得时间太长了,其实到哪里都一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吗。就拿我来说,来来回回的已经去了6个单位。”张副参谋长做了一个八字的手势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我还好说,真的是到哪里都一样 。主要的是同志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他们总是问我师里为啥这样做?我也解释不了啊!”石磊苦笑着摇了摇头

“嗯,也确实难为你了,刚当连长,就遇到了这么大的事。”张副参谋长喝了口水,“按说我也不该讲,不过看你这样子,我就给你透露一点内情,你心里有个数,可不能对外传啊。”张副参谋长一脸严肃

“请副参谋长放心,我保证不外传。”石磊表情严肃的拍了拍胸脯

“会下围棋不?”张副参谋长把杯子放到了办公桌上

长篇当代军旅小说《混编连》(2)

“会一点!”石磊有点莫名其妙,不明白这节骨眼,副参谋长为什么问自己会不会下围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