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作者:史海观复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我的愿望是母亲故居能成为陈列馆,我愿意把母亲生前的所有物品与资料都捐献出来。因为母亲是在浦江走上革命道路的。——秦铁”

“走近张越霞,就是走近崇高,走近纯粹,走近无限美好的理想世界。——秦铁”

在战争的喧嚣声中,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在冰冷的子弹面前,有多少亲人正在离去;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又有多少百姓在蒙受苦难。战争冷酷而又残忍,它将世间所有的美好拆开,将所有的幸福打破,将所有的完美毁掉,如同一个冰冷的匕首,毫无差别、冷漠的挥舞向每一个人,致使山河破碎、家国尽毁。

她是一位坚定而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她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她的丈夫也是一位优秀而强大的党员,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祭给了战争。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这位英勇牺牲的战士名为博古,他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事业辉煌而前途似锦,可是时光却定格在了博古39岁的时光里,时年1946年。

而他的妻子张越霞自己一人,凭借自己的双手,完成夫妻二人“国泰民安”共同的心愿,更是独自拉扯6个人孩子长大成人,“当代女枭雄”,应如是。

<h2 class="pgc-h-arrow-right">贫困出身,初遇博古</h2>

自小家贫,很小的张越霞便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抉择,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便是这般道理。

只有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过,才知道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惧怕的又是何物。炮火在还未睡醒时便在耳旁扎响,刚刚结识的朋友在拐角处被敌人结束了性命,百姓们日日过得是民不聊生的苟且,心里怀揣的是坠坠度日的绝望,政府无能,百姓则处于水火之中。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在封建而又落后的家庭里,父母眼中的女儿不是骨肉,只是一颗摇钱树,不幸的是,张越霞便遇上了这样的父母。家中家徒四壁,温饱尚不能解决时女儿便成为了“累赘”,要及时舍去,换取利益。就这样,年少的张越霞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险些被父母卖去做了“童养媳”。

幸得张越霞的表哥不忍看着张越霞跌落苦海,将张越霞带离开家,开始供张越霞上学读书。张越霞甚至哥哥养护自己并不容易,便更为用功读书,初级小学毕业后便考入了浦江县高级小学。

但是因为在校期间张越霞的思想过于超前,甚至数次参与“学潮”活动而引得校方不满,张越霞被学校退学。被退学的张越霞并未担心自己的学业问题,唯一愧疚的只是难以面对表哥的期许。

1926年没有任何犹豫张越霞加入了革命,并在1927年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在革命期间,张越霞从未萌生过丝毫退意,数次被捕却从未泄露过任何机密情报,还在狱中积极安慰心智并不坚定的通报,张越霞是一位天生的革命者。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随后的几年里,张越霞尽职尽责的工作,保障好后勤部等的稳定,并且先后担任了总理等领导的助手,这一年张越霞刚刚19岁。

1940年经过党组织的牵线搭桥,张越霞遇到了博古,这位优秀、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他拥有先进、前卫的思想,拥有令人心动的绅士和礼节,博古与张越霞的第一次相遇便在这般暧昧中开始。

经过短暂的相处,两颗心跳飞速的心顺理成章的挨到了一起,一起跳动,带着幸福、带着浪漫,张越霞和博古两人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h2 class="pgc-h-arrow-right">天降噩耗,独自承担</h2>

张越霞和博古的婚礼简单而快速,甚至没有盛大、灿烂的婚礼,没有精致、美好的婚纱,带着战友们、同胞们的祝福两个人将彼此绑在了身边,希望可以共度余生、白头偕老。然而天意弄人,婚后的第六年,一个噩耗突然袭击了这个家。1946年,博古与叶挺等十三个人自重庆乘飞机回延安,却不幸遇难。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生活将一切责任都压到了张越霞的头上,丈夫客死他乡,而自己孤立无援,更有一家人需要自己养活。张越霞在那一天里幡然醒悟从天堂到地狱原来这般感觉,如若永置黑暗,便不会有对比,不会不甘,不会如现实这般给你希望却又在一瞬间感受绝望,这便是生活。

在博古出事之前的张越霞的事业是顺风顺水的上升期,从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省委秘书长、延安陕北公学干部处副处长、延安抗大干部科科长、甚至到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张越霞的仕途让人羡慕。

但是突如其来的噩耗打乱了张越霞的节奏,调整再调整,张越霞终于接受了现实,并开始扛起这个家的希望。

<h2 class="pgc-h-arrow-right">抚养孩子,功成名就</h2>

张越霞是博古的第二任妻子,她与博古总共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博古与他的前妻却有5个孩子,并且都由博古抚养。博古去世之后,这些孩子的未来便掌握在张越霞的手中。

博古夫人,17岁入党官至部长,独自带大6个孩子,终生未再嫁

建国后,作为“革命老将”的张越霞任中央财经委员会私营企业局秘书室主任,三年后调职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处长、推销局副局长、日用杂品局局长、物价局局长等职,成为了国家正部级领导。

纵使作为领导人之一的张越霞也无法承担起6个孩子生活的全部费用,总有人在劝解张越霞改嫁,但是张越霞看着面前6个半大的孩子,他们眼中的对自己的信任和不舍,便也提不起改嫁的心思。

孩子们的求学之途所花费的开支是当时张越霞难以想象的数字,于是她便于上级反映:“你们只管活人,不管死人吗?”

英雄的子女更应被妥善对待,而作为革命事业重要功臣的博古更应如此。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问题的张越霞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孤身一人,陪伴他们长大。

1979年,这位69岁的“人民楷模”张越霞因心脏病医治无效逝世,看着床前成龙成凤的儿女们欣慰的闭上了双眼。

文/史海观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