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食,典故23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是古代江汉平原待客盛馔。它一般指蒸鱼、蒸肉和蒸青菜、瓜果、菱米、薯类等。有些地方也蒸鸡鸭野味或其它小食品。总之,“无菜不蒸”是当地食俗的概括。蒸菜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用主料拌米粉或不拌米粉蒸制。其中蒸鱼、蒸肉、蒸米圆则是蒸菜中的代表品种,因具有浓厚的楚乡风味,极受群众喜爱,被誉为“沔阳三蒸”。旧时,由于蒸菜盛行于沔阳州(包括天门、洪湖、潜江、沔阳),又素有“蒸菜之乡”的美誉。而关于“沔阳三蒸”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名食,典故23沔阳三蒸

相传,在公元 1352年的元朝末年,沔阳州地区有一农民领袖陈友谅,他响应红巾起义,在沔阳揭竿而起,从家乡率领义军在沔阳一带与官兵作战。其妻罗氏,亦称罗娘娘,她负责主管军中后勤,善体军情,常亲自深入军营帮助操办伙食。一次,义军与官兵激战沙湖畔,奋战数日,终于大败官兵得胜回营。老百姓为欢庆义军胜利,纷纷杀猪扑鱼慰问义军。罗氏夫人为庆胜利,也一改往日军中伙食一锅煮的习惯,将鱼、肉、青菜分别用竹笼各自蒸了,待蒸熟热气腾腾,犒劳全军将士。大家食之,顿觉鱼、肉软烂可口,味道异常鲜美,个个赞不绝口。于是开怀痛饮,尽欢而散。从那以后,当地百姓纷纷效法,每在喜庆日子里,也用“三蒸”作为大菜款待宾客,形成了“不上格子(蒸笼)不请客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沔阳三蒸,有将鱼、肉、青菜“三味一甑”合蒸、三味混合。别开生面,可谓历史悠久,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