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最焦虑的事情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毒药"。随着工业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物质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已成为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经济等活动的普遍现象。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特性、剂量、反应与人体健康安全的关系,其实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综合分析过程。如何保证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人体无害或在安全限度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些情况下,毒理学测试是从中衍生出来的学科。

在毒理学检测中,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是判断产品毒性的第一步,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食品、农药、兽药、化工、化妆品、化肥、土壤调节剂等产品中,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几乎是所有毒理学检验所必需的。这些产品要经政府批准或监督进行注册、注册、备案等,需要详细的毒理学安全检测报告。当然,作为产品毒性和潜在危害的文献之一,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报告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天,Byrne小编专门和大家聊聊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相关知识。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意义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是毒理学试验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基本的试验项目。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产品的急性毒性分类和标签管理提供参考,提供被测产品在短时间口服接触后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信息,并为将来的毒性试验如急性(慢)性试验提供毒性作用和剂量选择的依据。当然,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对于初步评估靶器官的毒性作用和可能的毒性机制至关重要。它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关键指标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关键指标是一半的致死率(LD50值)。LD50值属于统计剂量值,主要是受试者通过口腔后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计算值。LD50值能较好地反映受试者群体中大多数实验动物的平均易感性,其再现性优于绝对致死剂量、最大耐受剂量等。当然,由于LD50值仅反映受试者死亡的一半和存活剂量的一半的限值,因此不能代表受试者的所有急性中毒特征。为了充分评价受试者的急性毒性,我们需要将急性联合毒性试验获得的参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方法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方法要求我们确定实际受试者的类型和用途。例如,农药的急性口服试验方法有Horn方法、序列法、概率单位法等。食品经口服毒性试验法可选择喇叭法、限量法、上下法、科氏法等。化学品可用于霍恩法、科赫法、概率单位到数字图法、最大公差检验法和上下法等。当然,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主体的相关标准要求。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参考标准
GB 1519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GB/T 15670.2-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部分: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霍恩法
GB/T 15670.3-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3部分: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序列法
GB/T 15670.4-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4部分: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概率单位法
GB/T 21603-2008 化学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方法
GB/T 21757-2008 化学品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分类
GB/T 21804-2008 化学急性口服毒性固定剂量试验方法
GB/T 21812-2008 化学蜂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GB/T 21826-2008 化学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方法
GBZ/T 240.15-2011 化学毒理学评价程序及试验方法
GBZ/T 240.2-2011 化学毒理学评价程序及试验方法
NY/T 1980-2018 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急性口服毒性测试和评估要求
NY/T 2186.1-2012 微生物农药毒理学试验指南第1部分:急性口服毒性/致病性试验
SN/T 3947-2014 化学品 鸟类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农业部第2406号-10-2016 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 食用安全性试验 蛋白质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报告的内容
1、样品主体名称、理化指标、特性指标、样品制备方法及所用浓度;
2、试验动物属、品系及来源;
3、试验动物养殖环境。主要包括饲料来源、室温、相对湿度、动物实验室认证编号等信息;
4、试验使用的剂量和动物分组信息,每组动物使用的性别、数量和体重范围的信息也需要注意;
5、中毒后,试验动物的具体中毒性能、死亡及出现时间等信息,
6、解剖学和病理信息
7、LD50值及其LD5095%可信度限值的计算方法;
8、列表报告结果
9、测试结论
以上是急性口服毒性试验的知识。虽然急性口服毒性试验是产品急性毒性的重要评价内容,但正是由于LD50值评价指标的差异和片面性。因此,报告的结果没有非常准确地概述其急性毒性。这就要求我们适当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同时参考最大耐受剂量、绝对致死剂量等其他指标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