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密云法院巨各庄法庭邀请“密之语”心理工作室常驻心理指导师金芙蓉,联合穆家峪镇司法所、碱厂村委会多方合力调解一起积怨较深的三兄弟析产继承纠纷案,在长达四个小时的细致劝解疏导下,当事人双方解开心结、化干戈为玉帛,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张某全、张某军、张某合是同胞兄弟,他们的父母张某与赵某在穆家峪镇碱厂村南街有三处院落。早在1989年,张某全、张某军二人就因翻建房屋的事情产生了隔阂,2013年,张某军还因自家院落旁预留空间被张某全占用而将他告上法庭。这兄弟二人矛盾愈演愈烈。如今,又因老人去世后遗留三处房屋及院落的归属问题产生争议,再次诉至法院,庭审当中,原、被告双方对房屋翻建时由谁出资出力的事情争论得脸红脖子粗。
考虑到二人系同胞兄弟,为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兄弟间隔阂,最大限度维系亲情,承办法官王晓芳前往碱厂村查勘三处院落的实际情况,并联合镇司法所、村委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在法官多番疏导劝说下,当场达成调解协议,确认三兄弟各分得一处院落。谁料兄弟间信赖早已破裂,次日,张某军之妻赵某声称,因对调解内容理解错误,申请撤回原调解协议。在递交申请的时候,赵某情绪激烈,要求让法官必须作出判决。
经过再三考虑,承办法官没有简单的“一判了之”,而是本着修复破损亲情关系,兼顾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依托密云法院“密之语”心理工作室,邀请常驻心理指导师兼人民陪审员金芙蓉为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调适,促进家事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家和万事兴,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家庭关系的和睦能够造福几代人。”金老师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的方式反复耐心地给当事人做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为进一步解开当事人心结,金老师又以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家庭关系和睦对同胞兄弟姐妹之间乃至后代人之间的重要意义,是获得健康和幸福的基础。在与双方的反复沟通交谈中,不论是承办法官的用心良苦,还是金老师的温情心理疏导,都让案件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司法的人性化温度,是法院为民办实事的深刻践行。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达成和解,都对法官的辛苦付出、金老师的真情疏导表示感谢。
今年9月23日,密云法院正式设立“密之语”心理工作室。工作室旨在通过专业的咨询手段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避免激化矛盾冲突,从心理源头上化解积怨,平复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