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密雲法院巨各莊法庭邀請“密之語”心理工作室常駐心理指導師金芙蓉,聯合穆家峪鎮司法所、堿廠村委會多方合力調解一起積怨較深的三兄弟析産繼承糾紛案,在長達四個小時的細緻勸解疏導下,當事人雙方解開心結、化幹戈為玉帛,最終達成和解協定。
張某全、張某軍、張某合是同胞兄弟,他們的父母張某與趙某在穆家峪鎮堿廠村南街有三處院落。早在1989年,張某全、張某軍二人就因翻建房屋的事情産生了隔閡,2013年,張某軍還因自家院落旁預留白間被張某全占用而将他告上法庭。這兄弟二人沖突愈演愈烈。如今,又因老人去世後遺留三處房屋及院落的歸屬問題産生争議,再次訴至法院,庭審當中,原、被告雙方對房屋翻建時由誰出資出力的事情争論得臉紅脖子粗。
考慮到二人系同胞兄弟,為切實化解沖突糾紛,消除兄弟間隔閡,最大限度維系親情,承辦法官王曉芳前往堿廠村查勘三處院落的實際情況,并聯合鎮司法所、村委會組織雙方進行調解,雙方在法官多番疏導勸說下,當場達成調解協定,确認三兄弟各分得一處院落。誰料兄弟間信賴早已破裂,次日,張某軍之妻趙某聲稱,因對調解内容了解錯誤,申請撤回原調解協定。在遞交申請的時候,趙某情緒激烈,要求讓法官必須作出判決。
經過再三考慮,承辦法官沒有簡單的“一判了之”,而是本着修複破損親情關系,兼顧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會影響的基礎上,依托密雲法院“密之語”心理工作室,邀請常駐心理指導師兼人民陪審員金芙蓉為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調适,促進家事糾紛的實質性化解。
“家和萬事興,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家庭關系的和睦能夠造福幾代人。”金老師通過背對背、面對面的方式反複耐心地給當事人做心理疏導工作,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為進一步解開當事人心結,金老師又以自身經曆舉例,說明家庭關系和睦對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乃至後代人之間的重要意義,是獲得健康和幸福的基礎。在與雙方的反複溝通交談中,不論是承辦法官的用心良苦,還是金老師的溫情心理疏導,都讓案件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司法的人性化溫度,是法院為民辦實事的深刻踐行。雙方當事人最終握手言和、達成和解,都對法官的辛苦付出、金老師的真情疏導表示感謝。
今年9月23日,密雲法院正式設立“密之語”心理工作室。工作室旨在通過專業的咨詢手段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幹預,幫助其調整心理狀态,避免激化沖突沖突,從心理源頭上化解積怨,平複沖突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