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庞艺影
据悉,现在月河禾城陆稿荐烧制的酱鸭,
是老陆稿荐传人黄师傅指导下的酱鸭烧制配方,
金山银山都不如陆稿荐酱鸭店的老字号无形资产。

在嘉兴饮食行业里的老字号名店中,陆稿荐酱鸭店的名声是家喻户晓的。文人笔下的嘉兴陆稿荐酱鸭店,更是带有历史传奇色彩。
陆稿荐酱鸭店创办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专营卤味熟食,属苏式风味。拳头产品为酱鸭,选料新鲜,呈棕红色,油润光亮,醇香扑鼻,肉质厚实,咸甜适口。
陆稿荐酱鸭店原位于市区北丽桥北堍东侧,东南两边面临大运河,西是北京路,北接北京路商店。当年,老板作为一个外来人客,他在嘉兴选择店址时,据说还专门请了风水先生在此转了一天。
嘉兴陆稿荐酱鸭店,它在省、市地方史料和商业史料上都有记载,同时在嘉兴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口头传说。其中有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说:很早很早以前吕洞宾来到嘉兴,他看到这边的农家,家家户户都饲养着又健又壮的水鸭,吕洞宾便用药草浸泡出汤料来烧制酱鸭,味道特别好。
这份配方以后一直在这个地区的农村流传,所以凡嘉兴人烧制的酱鸭,味道都是很好吃的。
据传,陆稿荐酱鸭店的老板后来也得到了这份烧制酱鸭的古老的配方,而且长年累月地把大锅内烧制酱鸭的陈汤越烧越香浓。当然,这些流传着的故事,都充满了对嘉兴陆稿荐创业成功的肯定和赞许,也是嘉兴饮餐行业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2008年 11 月2日,嘉兴有一家“禾城陆稿荐”,选址在月河街区开张,由于“禾城陆稿荐”店主成明荣在挖掘陆稿荐老字号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尤其在酱鸭烧制过程中,想方设法恢复陆稿荐传统口味,人们都觉得它是老店新开哩。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嘉兴老字号陆稿荐又是怎样起步的呢?打开历史的尘封,它的兴衰起落也真是一言难尽。嘉兴陆稿荐的创业老板,姓黄,名富生。民国时期他从江苏无锡来嘉兴谋生,因人地生疏,先在城北坛弄口摆了个熟食摊。他们夫妻俩平时勤勤恳恳,省吃俭用,多年后便有了资金积累。
到了1935年黄富生就在北丽桥北堍东侧的北京路上开一家店名为陆稿荐的苏式风味的卤味熟食。当时,无锡、苏州都有陆稿荐命名的食品店,但它们经营的是以糕团为主。黄富生老板为了不忘自己的家乡,就把那边陆稿荐的店名用上了。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时,我曾采访过陆稿荐店里员工戴师傅等人,他们说:“黄富生老板待人厚道,他烟酒不沾,但在生意场上却很大方。养鸭户从河道上赶送到店里的活鸭,只要达标,他可以多付钱,有时还要请送货人吃饭。反之,再低的价格,他也会把活鸭全部退还。
黄老板常说,从活鸭到酱鸭,这是陆稿荐把的第一道关,从进货到烧制,道道关口要把牢,这样一来嘉兴陆稿荐的金字招牌就不会褪色。” 黄富生精于经营,勤劳致富,外月河和坛弄一带都有他曾添置的房产。
20世纪70年代修建北丽桥时,在陆稿荐店内的墙根下,还发现了他深埋的十多条黄金,在是否归还于他的问题上,当时嘉兴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过,有一个道理行内人都知,那就是:金山银山都不如陆稿荐酱鸭店的老字号无形资产。
20世纪后期,黄富生和他休戚与共的妻子都先后离开了人世。黄富生的一生,从摆摊
到开店,再到被誉为老字号名店,他在嘉兴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很深的足迹,这在地方上是有口皆碑的。黄富生有个儿子,叫时龙,年龄估计近七十了。时龙原本也在陆稿荐酱鸭店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嘉兴饮服公司改制和北京路改造等原因,嘉兴陆稿荐停止了营业,但前几年黄时龙有时还在烧制酱鸭,个体设摊在市区栅堰路一带。
听说,有很多顾客都是他摊上的回头客,他烧制的酱鸭味道很对路,好吃。有人说,陆稿荐酱鸭店的祖传料方,已经传在黄时龙手里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