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劝董卓早点定下废立的计划。董卓于是在省中设宴,会集了各位公卿,命吕布带着身穿甲衣的侍卫一千名守护在左右。这天,太傅袁隗与文武百官都到了。酒巡行了几遍后,董卓按着剑把说:“而今皇上平庸无才,不可以主理国家朝政。我将效仿伊尹、霍光的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服从者,杀!”各大臣都惊慌恐惧不敢说话。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说道:“现今皇上即位还没几天,并未有道德上的过失,你想废嫡传而立庶出,不是正好反了吗?”董卓大怒说:“天下事我说了算,我今天要这样,谁敢不服!你是看我的剑不够锋利不是?”袁绍也拔剑道:“你的剑利,我的剑何尝不利。”两个人在席上对敌起来。

有诗说道:丁原仗义身先衰,袁绍争锋势又危。袁绍生命到底怎样,请看下一章。
董卓要杀袁绍,李儒连忙制止说:“事还没确定下来,不可随便杀人。”袁绍手拿着宝剑,辞别百官出来,将符节悬挂在东门,弃官向冀州去了。董卓向太傅袁隗说:“你侄儿无礼,我看在你的面上,姑且饶恕他。废立的事怎样?”袁隗说:“太尉说得很对。”董卓道:“谁敢阻大议的,以军法从事。”大臣中一阵震动恐慌,都说:“一切听从尊命。”宴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说:“袁绍这回离去会怎样?”周毖道:“袁绍气忿忿而去,若重赏追捕之下的情形,情势必定有变。而且袁氏树立恩德功劳已有四世,各处做官的故人、门生遍及天下,倘若收罗豪杰聚集各路人员,于是英雄因此而起,山东就不是公有的了。不如放他一马,封个郡守,袁绍则会欣喜于被免罪,就不会有什么后患了。”伍琼说:“袁绍好谋而无决断,不会成为忧虑。真不如封个郡守,以收民心。”董卓于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当天派人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初一,请帝在嘉德殿升朝,大会文武百官。董卓手中提着宝剑,对众人说:“天子平庸,不足以君位临天下。现有策文一道,适宜向大家宣读。”于是命李儒宣读策文道:“孝灵皇帝,过早离开了臣民,太子承袭皇位,天下人都在注目。帝却天资愚昧、举止轻浮,威仪欠缺,守丧期间行为慢惰,恶劣的品行已经显现,有愧于大位。皇太后教诲无威,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人言说还满是疑惑。三纲之道,天地之纪,不能有缺。陈留王协,有圣人广茂之德,行为规矩令人起敬;居丧时悲哀楚楚,不乱言其它,美好的名声已传遍天下,适宜承续洪业,为万世的统治。现在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遵照天的安排,顺应民意之心,告慰天下生灵之望。
李儒读完策,董卓呼左右人扶帝下殿,解下玉玺绶带,在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叫太后服侍听侯皇命。帝、皇后都大哭,各位大臣脸色无不悲惨。台阶下一名大臣忽然愤怒,高叫到:“贼臣董卓,敢做欺天的阴谋,我要以颈中之血溅之!”挥动手中象简向董卓击去。董卓大怒,喝令武士拿下;是尚书丁管。董卓命令牵出去杀了。丁管仍是骂不停口,至死脸色都没变。后来有诗赞叹道:
董卓潜怀废立图 汉家宗社委丘墟
满朝文武皆囊括 惟有丁公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