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陆泽文献集补遗」清初宰相魏裔介游东汪

「大陆泽文献集补遗」清初宰相魏裔介游东汪

东汪村位于宁晋大陆泽的东北边缘,地处低洼,经年汪水一片。东汪村名源出大陆泽加方位。因在县城之东,命村名为东汪。

明清时,东汪就是一方名胜,碧波荡漾,舟船往来,渔歌互答,莲苇葱翠。东汪村建于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1年)的白衣观音殿众的石碑记载:“襟洨水而带滏阳,南望则水面万顷,渔舟往来其中,洵吾地之胜也!”

清初,顺治乙酉年(1645年)夏,老家柏乡的“乌头宰相”魏裔介到东汪大陆泽畔旅游,在其旅游日记《南游记》中,描绘了“滏阳、漳、洨三水”同归东汪大陆泽“数百里”的壮阔,写到了东汪“颗颗然出水上”的高粱,详细记述了魏裔介与当地渔民的访谈和对答,十分关心东汪人民的疾苦。

魏裔介撰《南游记》,《兼济堂文集》卷十五:

岁在乙酉,余将南游,以闰六月二十六日憩东汪村墅,南距鉅鹿,北通束鹿,古大陆泽也。滏阳、漳、洨三水出其间,夏月雨霖泛涨,水阔数百里。

次晨,登舟逆风而行,见晩禾谷尽䧟没于波臣,唯高秫颗颗然出水上,如人在墙内而露其髻者,土人乘舟刈之,为炊爨计,余询之曰:尔等沈竈(灶)产蛙担石,不获终岁之计,将若何?舟子曰:连岁荒残寇盗,旁午十室九罄,我等小人未知所税驾也。余默然良久,念若辈木食草衣,弱者填沟壑,强必铤而走险,能免为釜中泣乎?

越新河,城洼下,水决可灌,幸有堤,民頗淳簡,有司安静可卧而理也。晩宿南宫……。

「大陆泽文献集补遗」清初宰相魏裔介游东汪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人,顺治三年进士,康熙三年(1664年),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因时年 48 岁须发皆黑,而被人称"乌头宰相"。"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有《兼济堂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