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作者:赵佃玺民俗艺术博物馆

#第二届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话说北京有一种美食叫艾窝窝,这种食品出自于清代宫廷,但这种美食的源头是来自于咱们大同。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清朝初年, 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亲征西北厄鲁特噶尔丹部,回归时路经大同,时值隆冬时节,是旧历十二月十二日。当时大部队由元冬门(玄冬门)行进。大同城内黄土铺地,清水洒街,所有官吏、人民扶老携幼跪迎道旁。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大同总兵高鼎、俞益漠、马见龙、知府叶九思、知县周全功 等官人行三叩九拜大礼,带领居民高呼万岁。康熙帝没有回避臣民,打开龙辇,任其居民观瞻。

行宫设在帅府街总兵高鼎府上。次日,康熙悄悄 起床,身边只带随军大臣马思哈和将军莎布,身着微服出行。康熙扮作商人,二随从扮作仆人。他们打听到云冈,是一处绝佳的古迹,于是三人顾车前往。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到了云冈,他们饱览了云冈大佛的风姿,不觉天已发黑,肚中饥饿。行至云冈戏台旁的一村民家时,他们轻叩房门,进门后,只见一位老妇人正蒸好了一笼屉糠菜窝窝,康熙顿觉此味甚香,便向老妇人买了几个大吃,吃了后更觉味道甜美,他觉得比宫中的山珍海味还要好吃。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是夜,他们回到了高鼎府上,众官员见到皇上回来了,一阵虚惊后才放下了心。这时康熙立即呼人,要来了文房四宝,为云冈书题写了《庄严法相》四字,又为清真寺题写了《清真大寺》的牌匾。他又在暗访鼓楼后,听到了一个故事,便又为鼓楼写了一副对联:“世事让三分海阔天空”、“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康熙回到北京后,还想着大同的糠窝窝,便令人把那位做窝窝的老太太接到北京宫中,如法炮制这个窝窝头,做好后,康熙皇帝吃了后却苦涩难咽。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老妇人便向康熙讲了一 句话:“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康熙皇帝听了十分感动,便叫宫内御厨专做菜窝窝,以警示宫中嫔妃王子一干宫人,要他们不忘民间疾苦。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康熙忘不了的美食艾窝窝

后来,一些聪明的御厨,把这种窝窝逐步改造,成了好吃的小窝窝头,大家觉的十分好吃,便唤这种窝窝叫“爱窝窝”。这种窝窝传到了民间后,人们为了避讳皇家之姓“爱新觉罗”之嫌,便叫了它为“艾窝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