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借助不同门类的艺术语言对生活再现、模仿、提炼并注入自己的思想,追求内容和形式所达成的高度和谐统一。这种本质上的共通性,成就了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诗词、书画均有传世佳作的苏轼、绘画、雕塑、建筑皆有旷世之才的达·芬奇等,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艺术传奇。尽管当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精专的美学教育,使得跨界艺术大师越发难得,但在探究艺术真谛的道路上,从不乏勇者。
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著名时尚设计师汤姆·福特(Tom Ford)执导的电影《夜行动物》摘得评审团大奖,在人们被影片深深吸引的同时,也被时尚大师在银幕上展现的独特魅力所折服。今天,本文聚焦艺术的两种表达形式——电影和时尚跨界融合所产生的火花,简要盘点当代信步游走于两个圈子的艺术大师和诞生于他们手中、惊艳卓绝的艺术佳作。
时尚圈里闪现的电影人
<h1>汤姆·福特:情迷T台与银幕的叙事诗人</h1>
在时尚圈,汤姆·福特以崇尚优雅和绝对自信的理念和大胆又不拘一格的设计风格而著称。自我、纯粹而又拿捏有度的设计手法,令其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品牌印象。这个曾凭一己之力挽救Gucci品牌、挑起YSL大梁的天才设计师,以其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让时尚圈的追随者死心塌地、顶礼膜拜。但当他拿起导筒、将作品送上银幕,跨界成为电影,人们仍能够辨识出他的风格。影片中,无论是构图,服饰、配乐,还是叙事的节奏,都和他的设计风格一样,充满了极具个人化的味道。

电影《单身男士》剧照
汤姆·福特的电影艺术之旅,从一部献给同性恋人理查德•巴克利(Richard Buckle)的浓烈《单身男人》开始。影片讲述的是大学教授乔治 因共同生活16年的同性伴侣吉姆遭遇车祸的突然离世,终日沉浸在阴影中无法自拔。就在其计划自杀前一天所发生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复古与怀旧贯穿了整部影片,无论是衣着配饰、妆容发型,还是场景布置、道具选择,都将精致与优雅推向极致。在影片精心打造的时尚秀场中,画面色调随着情节发展,而产生了十五次变化。人物的一颦一笑也在他的镜头下呈现出最唯美的状态,时尚风格带来的艺术美感充释在每个画面中,让人印象深刻。凭借在片中的出色表演,主演科林·费斯(Colin Firth)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奖提名。
《夜行动物》是汤姆·福特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在前作的细腻、精致、优雅的基础上,该片巧妙地运用了“戏中戏”的叙事手法,给影片加入了幽默却又乖戾惊悚的元素,呈现出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虽然外界对其电影的风格化赞誉有加,但风格化却从来不是汤姆·福特拍摄电影追求的真正目标。汤姆·福特这样描述他的电影观,“缺乏事件本质的风格化会是空洞无聊的。我确实会让作品呈现出某种独特风格,但它必须与角色和故事相关。而在置景和服装方面下功夫,也能让演员和观众更加认同我创造的角色,甚至代替对话。一部好的电影应该以悄无声息的发展,只在必须推动叙事时,才出现人物对白”。可见,风格化只是其艺术思想的外化表现罢了。
从某种角度看,汤姆·福特是将自己通过时尚设计所驾驭表达能力运用于电影创作。正如他曾经说过的,“电影是一种最令人兴奋的设计。它和小说不同,小说可以长篇幅地去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电影做不到,所以我选择通过我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对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电影不同于时尚的表达方式,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和艺术灵感。
电影《夜行动物》剧照
<h1>卡尔·拉格菲尔德:追寻经典的时尚导演</h1>
自1983年成为香奈儿(Chanel)设计师后,著名设计师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就不断在保留香奈儿经典设计的同时,推陈出新,寻求突破,并将古典主义与街头风潮完美融合。他是一个狂妄又务实的人,追求经典,也擅用镜头,让经典瞬间得以永存。这种艺术风格在他2014年执导的电影《昨日重现》(Reincarnation)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短片中,时光回溯到1954年。杰拉丁·卓别林(Geraldine Chaplin)饰演的嘉柏丽尔·香奈儿在度假的酒店里,遇到了由乐坛创作才子法瑞尔·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饰演的年轻电梯服务生。后者身着白色酒店制服,修身的剪裁、黑色缎带滚边和制服上实用的口袋令香奈儿眼前一亮。这款男士外套随后成为香奈儿品牌,设计制作其长盛不衰经典外套的灵感来源,在片中的梦境里,超模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饰演的茜茜公主与法瑞尔·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饰演的弗朗茨皇帝浪漫共舞,更增添了短片的故事性与观赏性。
这部长度十几分钟的微电影,是对嘉柏丽尔·香奈儿以及对香奈儿品牌具有重要影响人物怀念和致敬,其中包括了艺术和文学赞助人格雷夫人、奥斯卡·王尔德的好友伊达·鲁宾斯坦、作家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女演员杰奎琳·佛桑和伊芙·拉娃利尔。连同嘉柏丽尔·香奈儿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男人也一并出境:一生挚爱的卡柏男孩、毕生挚友艾提安·巴勒、漫画家森姆以及外甥安德烈·帕拉斯。 通过影像重现出的百年经典,让人再一次惊叹于时尚穿越时光的魅力。
电影《昨日重现》剧照
<h1>蜷川实花: 不同镜头中的物哀之美</h1>
蜷川实花(Ninagawa Mika)在跨入电影圈之前,就已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摄影师,是各大时尚杂志和品牌广告大片拍摄的御用人选。她的摄影作品,总是呈现大片的艳丽色彩,并成为表现日本“物哀”文化的典型代表。所谓“物哀”,是指结合了悲与美的一种美学态度,它追求极致的美,哪怕只是须臾片刻,也在所不惜。蜷川实花以“物哀”之美的艺术风格,借助电影表达语言进行创作,她执导影片也呈现出一种独具东方韵味的美感。
蜷川实花摄影作品
2006年,蜷川实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恶女花魁》,演映伊始便在电影圈掀起一股“蜷川热”,并且在各大国际影展中好评如潮。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是江户时代艺伎的爱欲纠葛,整部影片如同一场诡谲惟美的视觉盛宴,毁灭的美、堕落的美、凋谢的美、衰亡的美、混乱的美纷纷出现在银幕上。从不想结局如何,只求在那一瞬间毫无保留的绽放。
电影《恶女花魁》剧照
蜷川实花的第二部作品《狼狈》仍延续了蜷川式的“物哀之美”。浓烈的色彩碰撞,奢华又诡异的房间装饰,彩虹色的香烟,镶满钻的打火机,又或者是水族馆里巨大的湛蓝色鱼缸,艳丽色彩相互交织到让人窒息。同时对于蜷川电影中所展现的女性之美,其脆弱和无畏,又令人心生怜爱。一个精通透过相机镜头看世界的摄影师,通过摄像机镜头所构筑的美,既妖艳浓烈到不容忽视,又消逝飘散得毫不停留。在不同的镜头中,她都将这种独具韵味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近乎完美地诠释。
电影《狼狈》剧照
当电影遇上时尚
为了制造令人影响深刻的营销效果,时尚圈常会出现制作精良,投资不菲的电视广告大片(业内称为Fashion Film)。因此这些广告大片便自然地青睐在电影圈享有盛誉的著名导演。广告大片赋予导演们更大的创作空间,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时尚为导演展示卓绝才华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h1>马丁·斯科塞斯式的男性梦想</h1>
好莱坞新浪潮四大著名导演之一的马丁·斯科塞,在2010年为香奈儿当年推出的男士香水执导了广告大片。在好莱坞大片泛滥的时候,马丁·斯科塞斯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通过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不遗余力地追求电影语言的探索,被誉为好莱坞的“电影社会学家”。热爱好莱坞老黑帮片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即使是与时尚品牌的合作,也仍然带着自己鲜明的特质。
广告大片拍摄现场
这条广告短片所讲述的,是一位决心打破一切束缚的追梦男人的故事。影片中,通过对人物面部的多角度特写,情绪不断堆积直至最后的爆发,对镜头语言的精湛运用让商业广告片透出鲜有的浓浓艺术气质。由于他的成功,继马丁·斯科塞斯之后,商家在2015年又邀请了著名导演詹姆士•格雷(James Gray)接棒,继续讲述这个由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饰演的男主角的追梦人生,一个在梦幻与现实之间不断变换的时尚旅程在电影人手中得以延续。
<h1>王家卫式的午夜迷香</h1>
同样是香水品牌,迪奥(Dior)为Midnight Poison这款香水制作的广告大片选中了华语著名导演王家卫。在王家卫镜头下,伊娃·格林(Eva Green)演绎出的则是另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魅惑之美。在这则短片的开始,伊娃·格林就像午夜必须离场的灰姑娘,不时盯着即将指向午夜12点的时钟奔跑。慢动作、抽格影像等王家卫式的电影表现手法,在片中找到了新的场景。
Dior:Midnight Poison广告大片宣传照
随着跟拍的摄像镜头,女主角在旋转的楼梯上奔走,扭曲楼梯构成的影像就如同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笔下的变形时钟,王家卫电影里的永恒主题——时间再一次成为叙事的主线。这也让我们想起了《阿飞正传》里,张国荣与张曼玉在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一分钟的朋友关系,和《重庆森林》里的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王家卫运用熟悉的艺术语言强调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刻,以及故事即将到来的不确定性。
就在沉醉于伊娃的魅惑身影之时,王家卫却让她伴随着缪斯(Muse)乐队《Space Dementia》的配乐从天而降,成为午夜的璀璨焦点。整部短片就如一袭午夜迷香,其散发出的迷人气息令人久久回味。艺术与时尚的结合,达成了完美的统一。
<h1>维斯·安德森式的欧洲童话</h1>
仍然是香水广告,普拉达(Prada)为“糖果”系列制作的大片,由著名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和罗曼·科波拉(Roman Coppola)合作完成。在这条长达3分多钟的广告中,无论从人物的服饰,还是场景的安排都让人感到一种浪漫的欧洲童话风格。片中的人物与背景布置,也一如既往保持着韦斯·安德森标志性的对称式布局构图,而剧情又颇似法国经典影片《朱尔与吉姆》中两男争一女的爱情喜剧,三段式的夸张表演渲染着普拉达香水的独特气质。
普拉达糖果广告大片宣传照
电影与时尚从来就不是两个平行的世界,两者交叉的尽头,总会有意外的惊喜。无论身处艺术图谱的哪一段,只要秉持对艺术理想的追求,所有的美最后都会不期而遇。
(图片和有关数据来源于网络,归其权利人所有,禁止用于商业目的)
*参考资料
①知乎:十五次色调变化写成的情书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94709/
③电影时尚:看過《單身男子》,怎會不想了解 Tom Ford 的電影美學?
https://read01.com/O2L8NQ.html
④Oshare:Chanel微電影 《Reincarnation重生》大揭密
http://trend.oshare.com.tw/?p=7015
⑥梅花网:香奈儿昨日再现:百年很短,经典很长
⑦色影无忌:《蜷川实花:既然生为鲜花,定要绚丽开放》
⑧网易: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西斯
⑨V电影:浪漫怀旧欧式梦幻广告《普拉达:糖果》
转载须知本文系华谊兄弟研究院出品。转载须在文首署名华谊兄弟研究院(微信公众号:HBresearch)。如有侵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保留采取相应行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