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发育提前!是光照、温度、流水等环境刺激,还是鱼种、药物、营养、密度等出问题了?
文/图 水产前沿 林贞武
震惊!近期有佛山养殖户反馈其两塘今年刚养殖的生鱼,现在才2两多重,居然长出了手指大的鱼卵!据鱼塘主介绍:“这两塘鱼大概是4月多的正交水花,5月份时候2百多口斤定塘,小塘5亩放有3万尾苗,大塘8亩放有6万尾苗,本来是打算捞几条鱼去药店做常规检测,却意外发现鱼早熟了,4条鱼中有2条出现鱼卵,鱼塘主直呼自己养这么久的鱼也没碰到过,非常惊讶!”

“鱼卵”
在和笔者交流中,养殖户表示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的也很困惑和惊讶。“我的鱼塘前段时间出现生鱼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我用了一些抗生素来治疗,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或者是跟吃的饲料有关?”养殖户如是说。据了解该养户附近其他人的塘也没有塘主反馈有这种情况,而且养同批次水花的养殖户朋友也没有说出现同种类似的情况。塘主担心“鱼春”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造成料比偏高等问题。
笔者和业内部分人员作了交流,以下是业内部分朋友的看法:
“正常,很快就会自行散去的,一个月后可以再解剖看看。”
“当年的草鱼也出现鱼卵,2年的青鱼也遇到过。”
“第一次遇见,会不会是之前清塘不干净遗留下的?多捞几条看看”
“有可能是跟养殖密度或温度有关,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卵巢早熟。”
“这段时间生鱼舒伯特问题比较明显,会不会跟抗生素投喂过多有关?”
“每年都会有这种现象,只是以前没人注意而已,但是这个确实会影响生鱼的长速和饲料的吸收利用。”
“这个很奇怪,正常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性腺,野生的黑鱼很小也会产籽,会不会是前一年野生种跑进去的?”
据了解杂交鳢是我国南方近些年兴起的重要水产养殖对象,它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生活能力强、病害少、死亡率低、便于活鱼运输等优点而深受养殖户欢迎,目前全国的黑鱼养殖总产量超50万吨。乌鳢的性成熟时间因生活区域不同,在南方乌鳢一冬龄性成熟,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二冬龄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在上年8月到下年3月较低,从下年3-4月开始上升,到5-8月维持较高水平,因此每年的5-8月是它的繁殖旺季。有研究标明,乌鳢能产卵的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35厘米,体重约400g。
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候发现,有个关于温室水泥池养殖黑鱼提早性成熟的原因初探的研究,其中提到造成性早熟的原因,大致有3个方面:第一方面,长期摄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使体长、体重迅速增长,同时加快了性腺的发育。由于饵料提供大量生殖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使生殖细胞的数量迅速增多,体积迅速增大,因此生殖腺提早发育;第二方面,光照和温度与自然状态下的差异也是造成性早熟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较高,水温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刺激了性腺的发育;第三方面,经常换新水也会刺激了性腺发育,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加速了性腺的成熟。
相关文献显示黑鱼的性腺发育与体长、体重和营养、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而与年龄的关系不很密切。至于本文谈到的鱼塘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结论,近两天塘主又捞了几条解剖但是没有发现有,总体看来性腺提前发育的鱼比例应该不会太高,但是这种现象对鱼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是得密切关注,排除诱发因素,提高养殖效益。
对于生鱼性腺提前发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欢迎留言区评论。
【关键字】:生鱼早熟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