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發育提前!是光照、溫度、流水等環境刺激,還是魚種、藥物、營養、密度等出問題了?
文/圖 水産前沿 林貞武
震驚!近期有佛山養殖戶回報其兩塘今年剛養殖的生魚,現在才2兩多重,居然長出了手指大的魚卵!據魚塘主介紹:“這兩塘魚大概是4月多的正交水花,5月份時候2百多口斤定塘,小塘5畝放有3萬尾苗,大塘8畝放有6萬尾苗,本來是打算撈幾條魚去藥店做正常檢測,卻意外發現魚早熟了,4條魚中有2條出現魚卵,魚塘主直呼自己養這麼久的魚也沒碰到過,非常驚訝!”

“魚卵”
在和筆者交流中,養殖戶表示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的也很困惑和驚訝。“我的魚塘前段時間出現生魚舒伯特氣單胞菌感染,我用了一些抗生素來治療,會不會跟這個有關系?或者是跟吃的飼料有關?”養殖戶如是說。據了解該養戶附近其他人的塘也沒有塘主回報有這種情況,而且養同批次水花的養殖戶朋友也沒有說出現同種類似的情況。塘主擔心“魚春”會影響魚的生長速度,造成料比偏高等問題。
筆者和業内部分人員作了交流,以下是業内部分朋友的看法:
“正常,很快就會自行散去的,一個月後可以再解剖看看。”
“當年的草魚也出現魚卵,2年的青魚也遇到過。”
“第一次遇見,會不會是之前清塘不幹淨遺留下的?多撈幾條看看”
“有可能是跟養殖密度或溫度有關,導緻生長激素分泌異常,卵巢早熟。”
“這段時間生魚舒伯特問題比較明顯,會不會跟抗生素投喂過多有關?”
“每年都會有這種現象,隻是以前沒人注意而已,但是這個确實會影響生魚的長速和飼料的吸收利用。”
“這個很奇怪,正常不應該有這麼大的性腺,野生的黑魚很小也會産籽,會不會是前一年野生種跑進去的?”
據了解雜交鳢是我國南方近些年興起的重要水産養殖對象,它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生長速度快、生活能力強、病害少、死亡率低、便于活魚運輸等優點而深受養殖戶歡迎,目前全國的黑魚養殖總産量超50萬噸。烏鳢的性成熟時間因生活區域不同,在南方烏鳢一冬齡性成熟,長江中下遊地區為二冬齡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數在上年8月到下年3月較低,從下年3-4月開始上升,到5-8月維持較高水準,是以每年的5-8月是它的繁殖旺季。有研究标明,烏鳢能産卵的最小性成熟魚全長約35厘米,體重約400g。
筆者在查閱資料時候發現,有個關于溫室水泥池養殖黑魚提早性成熟的原因初探的研究,其中提到造成性早熟的原因,大緻有3個方面:第一方面,長期攝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餌料,使體長、體重迅速增長,同時加快了性腺的發育。由于餌料提供大量生殖細胞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使生殖細胞的數量迅速增多,體積迅速增大,是以生殖腺提早發育;第二方面,光照和溫度與自然狀态下的差異也是造成性早熟的主要因素,光照強度較高,水溫也一直保持較高水準,刺激了性腺的發育;第三方面,經常換新水也會刺激了性腺發育,通過神經調節作用加速了性腺的成熟。
相關文獻顯示黑魚的性腺發育與體長、體重和營養、環境條件密切相關,而與年齡的關系不很密切。至于本文談到的魚塘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目前還沒有結論,近兩天塘主又撈了幾條解剖但是沒有發現有,總體看來性腺提前發育的魚比例應該不會太高,但是這種現象對魚的生長發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是得密切關注,排除誘發因素,提高養殖效益。
對于生魚性腺提前發育,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歡迎留言區評論。
【關鍵字】:生魚早熟水産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