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对于我们四川人来说就是家的味道,祖祖辈辈都离不得。四川腊肉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顾名思义,腊肉就是腊月间烟熏过后的肉。到了冬天,农民们宰杀年猪,利用腌熏二法,保证在开春之前的肉食供应。在没有冷藏方法的时代,烟熏风干,已经是最佳的储肉方法。四川人做腊肉,家家户户都做得很多,可以吃到来年。
视频加载中...
四川腊肉介绍
四川腊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肴,属于川菜系。此菜外表颜色金黄。内里红白分明。颜色鲜亮。诱人食欲。在四川食品特产中的地位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其他小吃或肉类制品。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因为腊肉是柏树枝熏制而成的,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四川腊肉
四川腊肉制作
腊肉在冬至前后10天制作最好,四川腊肉制作方法有五种,其中青城山刘公子古法腊肉最为著名。刘公子制作腊肉采用民间传统手工古法,根据口味不同,将宰杀的鲜土猪肉加盐、白酒、五香粉、辣椒等物进行腌制。以前四川各地乡民山民家中均烧柴灶,灶上备有挂架,利用灶口余温温水,进入腊月以后,将腌制好的肉挂在灶口的挂架上,利用灶内的青烟上升去熏制,这样事半功倍。有的乡民还往灶中加入柏丫,桔皮,柚子壳等物,以此熏入特殊香味口感。
四川腊肉功效
1. 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 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腊肉是四川、云南、湖南、贵州等地区的特产,渊源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
腊肉历史小故事
腊肉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先民们就知道制作腊肉。孔子对腊肉情有独钟,他曾说过:只要是送我十条腊肉,谁我都教。孔子弟子三千,门徒七十二,如果都以十条腊肉作孝敬,那孔子就是敞开肚皮也吃不完。所以这事有点可疑,毕竟是远古的事,未必当真。但学生给先生送腊肉的习俗,却是约定俗成,在古代的语言里称作“束修”。就是一捆干肉的意思。在有了货币之后,学生与先生之间的沟通就直接多了,学费再不用干肉来表示,直接收费。但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是耻于言利的,所以把学费依然羞答答的称作“束修”
还有传说称,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在西安逃难,陕南地方官吏也曾将上好的腊肉进贡,慈禧吃后,赞不绝口。自宋代以后腊肉已经成为宫廷贡品和老百姓春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民间更是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腊肉”一说。
食用须知
1、腊肉在食用前要用水清洗去表面的污渍,由于腊肉很咸,所以在食用前先用水煮或蒸半小时。
2.因为腊肉的制作过程使其口感较咸,所以在炒制的时候不需要再额外放盐。
3、生腊肉处理的时候可以先用热水泡,之后用洗米水清洗,也可以将皮表面烧焦,之后用刀具将烧焦部分刮净,放到热水中泡软。
结语
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其独特的烟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难以忘却。
如今腊肉逐渐走入了全国百姓的家中,过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它的存在,山里优品腊肉选自四川大山,原汁原味的四川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