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论语故事》展开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人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来,很多人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问题和坏事,都简单粗暴地怪罪于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但举两个例子,可见大到治国、小到修身,都不能简单化地说儒家不行。我们的邻国日本,从落后挨打通过维新变法而走向富强,其推进明治维新的诸领袖中,有很多人对儒家思想有深入的掌握,甚至是儒家(尤其心学)的铁杆拥趸(dǔn)。伟大的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初中时代就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背诵来,里头的儒家思想,对他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响,成为一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论语》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是我们实现复兴伟业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而读《论语》,可以有多种读法,例如历史读法、哲学读法、文学读法、崇拜读法、批判读法、消闲读法、学习读法……读者可以自由选择。在这里,我诚挚向各位推荐下村湖人所著的这本《论语故事》。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论语故事》立体封

下村湖人(1884—1955),本名下村虎六郎,另有笔名下村虎人,著名的日本作家、教育家、哲学家。少年时即被视为天才诗人,190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文学科,先后在日本佐贺中学、唐津中学任教师和校长。1925年前往时为日本窃据的中国台湾,出任台中第一中学校长,1929年任台北高等学校(今台湾师范大学)校长,1931年辞职回日本,专事社会教育活动、自由演讲和写作,继续追求对于青年的社会教育之理想。

下村湖人之道德文章,皆有声望。其个性刚强耿介,信力坚定,谨慎严厉,兼具武士道及儒家思想,重视规律和秩序,又具有自由主义和反战思想,是能勇敢撰文批评日本军国主义的少数学者之一。于文教事业大有贡献,可谓桃李满天下。著作《下村湖人全集》达十八卷之多,其中的《论语故事》自1938年问世以来,坊间再版重印不绝,对日本影响甚大,特别有功于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和复兴,已成为日本汉学的经典著作。《论语故事》自翻译为中文以来,在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亦广受欢迎。今中文简体字本出版,借此再拉杂地扯上数语——

下村湖人在台湾六年的经历,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从书籍接受到实地生活体悟的认知升华。下村湖人体认到,《论语》既是探索天道、引领理想的“昊天之书”,更是行走大地、实践人生的“大地之书”。所以,他秉持以心交心的真诚态度,超越历史、穿越时空,通过创作《论语故事》,走进孔子的世界,用几十个如情景剧一般生动精彩的故事,塑造了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的群像,展现孔子的“求道之路”,表达了对于孔门人物和儒家文化光辉的赞美。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下村湖人

《论语故事》中的故事可以当成小说看,但故事和思想的来源,却绝非凭空虚构的,而是作者精研《论语》,悉心揣摩体悟,扎实地以《论语》章句为根基主干,参考其他史料文献,尽力阐发《论语》的真实意义和孔子的不朽思想。作者想象丰富、语言精妙和心理分析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和门人弟子的音容情貌、气质精神,使本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亲切感,颇适应现代人的阅读口味和理解力,启人深省、震撼人心。

孔子的人生是平凡而又非常不平凡的。“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世界上特别是东亚地区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有恒久的价值,也能与时俱进地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村湖人说:“写作这部《论语故事》中,我更多地把孔子的门人弟子当作能出现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而不是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人。”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让读这本故事集的普罗大众,能够像孔子门人弟子一样,在人生中去追随、去践行孔子《论语》的理想。

学者本人的性格、学识和修养往往也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其对经典的解读。《论语故事》中,孔子一般显得比较严厉,这当然有《论语》文本的根据,例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篇》)这个“厉”字历来的通行解释是“严厉”“严正”。下村湖人的演绎可说是中规中矩。但《论语》这部经典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有恒久的价值和智慧,今日再深究孔子的教学方法,更为确切的解释是“厉”同“励”,义即勉励、激励、振奋、奋勉、劝勉(竟然与现今的教学理念如此契合!)。《说文解字》:“厉,旱石也。”《玉篇》:“厉,磨石也。”引申为磨砺、黾勉、勉励等义。《论语》之前的古籍中,《易经》六十四卦有二十一个卦出现了“厉”字,如渐卦初六爻辞:“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辞:“小子之厉,义无咎也。”“厉”字意即勉励。《论语》之后的古籍中,这样的用法很多,例如,“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韩非子·五蠹》)“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太常其议与博士子弟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才焉。”(班固《汉书·武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汉书·宣帝纪》)“明日,(田单)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枹鼓之,狄人乃下。”(刘向《战国策·齐策》)“(国)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扬雄《解嘲》)“臣(诸葛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等,而词语则有厉翼(奖励辅佐之臣)、厉节(激励其气节)、厉诚(激励忠诚)、厉武(振奋武备)、厉世(激励世人)、厉志(激励意志)、厉俗(激励风俗)、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励精图治等。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当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yù yún,1906—2011)先生,历经时代风云,讲学六十多年,坚定主张研习儒家的思想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要融入自己的生命,让它在人生中、在社会上发生作用。毓老自述立身处世,终生守《易经》乾卦之“初九,潜龙勿用”一爻。孔子对这一爻有解释,大意是有龙德的人,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流俗改变,不求庸俗名利,平凡隐居也不改初心、不会郁闷。愿有识有志之士像毓鋆先生、杨振宁先生一样,珍重吸取《论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里的精华营养,古为今用。拙译以日本讲谈社1995年出的学术文库版为底本,这次修订并遵照出版方意见而整理补充了附录资料,敬请高明不吝赐正。愿拙译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学术繁荣、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摘自《论语故事》

穿越时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