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論語故事》展開封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有人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來,很多人把中國曆史上出現的問題和壞事,都簡單粗暴地怪罪于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但舉兩個例子,可見大到治國、小到修身,都不能簡單化地說儒家不行。我們的鄰國日本,從落後挨打通過維新變法而走向富強,其推進明治維新的諸領袖中,有很多人對儒家思想有深入的掌握,甚至是儒家(尤其心學)的鐵杆擁趸(dǔn)。偉大的中國科學家楊振甯先生,在國中時代就可以把《孟子》從頭到尾背誦來,裡頭的儒家思想,對他個人整個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響,成為一生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今天,要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論語》等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是我們實作複興偉業的重要精神文化資源。而讀《論語》,可以有多種讀法,例如曆史讀法、哲學讀法、文學讀法、崇拜讀法、批判讀法、消閑讀法、學習讀法……讀者可以自由選擇。在這裡,我誠摯向各位推薦下村湖人所著的這本《論語故事》。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論語故事》立體封

下村湖人(1884—1955),本名下村虎六郎,另有筆名下村虎人,著名的日本作家、教育家、哲學家。少年時即被視為天才詩人,190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科,先後在日本佐賀中學、唐津中學任教師和校長。1925年前往時為日本竊據的中國台灣,出任台中第一中學校長,1929年任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師範大學)校長,1931年辭職回日本,專事社會教育活動、自由演講和寫作,繼續追求對于青年的社會教育之理想。

下村湖人之道德文章,皆有聲望。其個性剛強耿介,信力堅定,謹慎嚴厲,兼具武士道及儒家思想,重視規律和秩序,又具有自由主義和反戰思想,是能勇敢撰文批評日本軍國主義的少數學者之一。于文教事業大有貢獻,可謂桃李滿天下。著作《下村湖人全集》達十八卷之多,其中的《論語故事》自1938年問世以來,坊間再版重印不絕,對日本影響甚大,特别有功于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和複興,已成為日本漢學的經典著作。《論語故事》自翻譯為中文以來,在中國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亦廣受歡迎。今中文簡體字本出版,借此再拉雜地扯上數語——

下村湖人在台灣六年的經曆,讓他對中國文化有了從書籍接受到實地生活體悟的認知升華。下村湖人體認到,《論語》既是探索天道、引領理想的“昊天之書”,更是行走大地、實踐人生的“大地之書”。是以,他秉持以心交心的真誠态度,超越曆史、穿越時空,通過創作《論語故事》,走進孔子的世界,用幾十個如情景劇一般生動精彩的故事,塑造了孔子及其門人弟子的群像,展現孔子的“求道之路”,表達了對于孔門人物和儒家文化光輝的贊美。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下村湖人

《論語故事》中的故事可以當成小說看,但故事和思想的來源,卻絕非憑空虛構的,而是作者精研《論語》,悉心揣摩體悟,紮實地以《論語》章句為根基主幹,參考其他史料文獻,盡力闡發《論語》的真實意義和孔子的不朽思想。作者想象豐富、語言精妙和心理分析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和門人弟子的音容情貌、氣質精神,使本書具有高度的可讀性、親切感,頗适應現代人的閱讀口味和了解力,啟人深省、震撼人心。

孔子的人生是平凡而又非常不平凡的。“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世界上特别是東亞地區人們的寶貴的精神财富,其中有恒久的價值,也能與時俱進地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下村湖人說:“寫作這部《論語故事》中,我更多地把孔子的門人弟子當作能出現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而不是兩千年前的中國古人。”這樣的描寫,是為了讓讀這本故事集的普羅大衆,能夠像孔子門人弟子一樣,在人生中去追随、去踐行孔子《論語》的理想。

學者本人的性格、學識和修養往往也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到其對經典的解讀。《論語故事》中,孔子一般顯得比較嚴厲,這當然有《論語》文本的根據,例如,“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俨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篇》)這個“厲”字曆來的通行解釋是“嚴厲”“嚴正”。下村湖人的演繹可說是中規中矩。但《論語》這部經典的一個偉大之處在于有恒久的價值和智慧,今日再深究孔子的教學方法,更為确切的解釋是“厲”同“勵”,義即勉勵、激勵、振奮、奮勉、勸勉(竟然與現今的教學理念如此契合!)。《說文解字》:“厲,旱石也。”《玉篇》:“厲,磨石也。”引申為磨砺、黾勉、勉勵等義。《論語》之前的古籍中,《易經》六十四卦有二十一個卦出現了“厲”字,如漸卦初六爻辭:“鴻漸于幹,小子厲,有言,無咎。”象辭:“小子之厲,義無咎也。”“厲”字意即勉勵。《論語》之後的古籍中,這樣的用法很多,例如,“堅甲厲兵以備難。”(韓非《韓非子·五蠹》)“故明主厲廉恥,招仁義。”(《韓非子·用人》)“然而未雲獲者,士素不厲也。”(董仲舒《舉賢良對策》)“太常其議與博士子弟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才焉。”(班固《漢書·武帝紀》)“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漢書·宣帝紀》)“明日,(田單)乃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枹鼓之,狄人乃下。”(劉向《戰國策·齊策》)“(國)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揚雄《解嘲》)“臣(諸葛亮)……親秉旄钺,以厲三軍。”(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等,而詞語則有厲翼(獎勵輔佐之臣)、厲節(激勵其氣節)、厲誠(激勵忠誠)、厲武(振奮武備)、厲世(激勵世人)、厲志(激勵意志)、厲俗(激勵風俗)、厲崇(勉勵推重)、厲撫(勉勵撫慰)、勵精圖治等。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

當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yù yún,1906—2011)先生,曆經時代風雲,講學六十多年,堅定主張研習儒家的思想要學以緻用,要知行合一,要融入自己的生命,讓它在人生中、在社會上發生作用。毓老自述立身處世,終生守《易經》乾卦之“初九,潛龍勿用”一爻。孔子對這一爻有解釋,大意是有龍德的人,能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受流俗改變,不求庸俗名利,平凡隐居也不改初心、不會郁悶。願有識有志之士像毓鋆先生、楊振甯先生一樣,珍重吸取《論語》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裡的精華營養,古為今用。拙譯以日本講談社1995年出的學術文庫版為底本,這次修訂并遵照出版方意見而整理補充了附錄資料,敬請高明不吝賜正。願拙譯能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學術繁榮、文化發展、社會進步、民族複興貢獻力量!

——本文摘自《論語故事》

穿越時空,做一回孔子的插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