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作者:国尚文化

弘仁(1610—1664),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弘仁在世的这一时期是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到清朝康熙二年的明清交替之际,史料中对于弘仁出家前资料比较少,从弘仁的家族族谱中,可知其祖父在弘仁年幼时居家搬迁到杭州,后来家中男性长辈相继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但生活越发艰苦。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弘仁在年少时就格外勤奋,《渐江和尚传》中记载弘仁年少家中无力负担他学习买纸的费用,于是他靠咏读书籍和在手上书写来获取知识。虽然勤奋努力,但他只考上了明朝待遇极差的诸生,也就是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而在战乱中,弘仁根本无法依靠此维持生计,于是只能以卖柴和书画来补贴家用。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西岩松雪图轴

他曾在明朝末期投身于反清运动中,却以失败告终,在面对清军的追杀围剿,弘仁只得在武夷山归隐。并在顺治三年的时候,遁入佛门,拜入古航禅师门下,得古航禅师予他法号:弘仁。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弘仁本来是遵从儒家的,骨子里带有着忠君爱国的气节,早期的作品中带有晚明遗民的冷寂之感。而在他遁入空门后,研修佛法,儒家的思想就开始淡化,并且他一生并未娶妻,母亲去世后,他在世上的亲情就也被斩断了。他的画开始呈现出一种空灵寂静之感。“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弘仁寄情于山水之间,超越了个人的狭隘视角,以一种僧人的平和,安然于山川流水之中。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幽亭秀木图

他开创了新安画派,以简练平面又极具几何感的线条,描绘山石树木。构图简练,笔法苍劲有力,以空灵、寂静、超脱凡俗的绘画,书写山水之意。不为云林画法约束,深得传神和写生之妙。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南冈清韵图扇页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黄山图册》选

《黄山图册》是弘仁的一组系列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计六十开册页。取材于黄山实景,整个系列有设色、浅绛、水墨三种形式的画面。每幅画作均有“弘仁”二字的圆形朱印一方和景观名称的落款。整体画面刚劲简逸,又带有弘仁山水之中“空”与“寂”的禅意意境。是弘仁以禅观物,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与章法。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陶庵图轴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
以禅观物——清“四僧”弘仁山水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