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元帅在军事战略上多谋善断,机智灵活。长期与敌人的斗争中,他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恶仗、险仗、难仗,也不知道立下过多少次战功。他为人光明磊落,廉洁奉公。毛泽东主席给予了贺龙元帅高度的赞扬,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也经常用“两把菜刀起家”的事例鼓励部队。

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会见了贺龙,一见面就谈论红军部队长征的事情。对于红二、六军团三次巧妙摆脱敌人的指挥,毛泽东称赞贺龙是“神来之笔”。

贺老总在北京的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总理抱着重病到礼堂参加安放仪式,一次鞠躬、二次鞠躬、三次鞠躬,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结束时,周总理一连鞠七个躬,这又是为何?这一切都要从两把菜刀说起。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两把菜刀起家

1916年9月的一天,一个留着短胡须,身着长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在常德下南门码头登上了“戴生昌”号火轮,穿越800里洞庭湖,向长沙而去。

这位年轻人就是贺龙,当年20岁。他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放眼洞庭湖,湖上烟波浩渺、白雾升腾,远处的君山,像一位美人蒙着轻纱,萦萦缠绕,若即若离。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贺龙此时的心情就像这悠悠湖水、隐隐群山一样。泥沙夺枪,湘西起义,轰轰烈烈,但被北洋军阀镇压了。

第二年2月,贺龙又领导乡友,刀劈巴茅溪盐局,再次起义,担任桑植讨袁民军总指挥,攻占桑植县城,宣布桑植讨袁独立。

不久,他的部队正式编入护国军行列,他成了湘西护国军第一梯团二营营长。但是,好景不长,被湖南督军谭延闿暗算,部队被缴械,自己独自逃到洪家关。对此,他心里很不服气,也从此懂得了官僚政客们的卑鄙手段,知道了怎样与他们打交道。

这次,是他的堂兄贺连元写信让他到长沙“商量要事”的。所谓“要事”,当然离不开革命,不过,他对自己此次长沙之行,能否有所作为,甚为茫然,因此,他望着这百里湖水,真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

穿过洞庭湖,没用几天的时间,就到省会长沙。几天以后,贺连元陪他来到了林德轩的府第。

贺龙一进来,大庸县革命党人罗占侯便介绍说:“这位就是桑植民军总指挥,革命党人,贺云卿。”

“久闻大名啊!”林德轩这位革命老前辈站起身来同贺龙握手,说:“听说,你有个姐夫叫谷什么,是你的军师,很有谋略,他怎么没有来长沙?”

贺龙回答说,“他叫谷绩廷,我的队伍在常德被谭延闿打散后,他改名谷虎,跑到遭州唐荣阳那儿当支队司令去了。”

“他改叫谷虎?”林德轩笑着说:“你就改成龙嘛,你贺云卿有云,'云从龙,风从虎',一龙一虎,各显神通嘛!”

在座诸公都笑了起来,赞同道:“好,改得好!”可是,贺连元却有些迟疑:“叫龙,恐怕不行。”

“为什么?”林德轩问道。

“怕重犯上祖啊!”贺连元回答说:“贺龙!这个名字是贺家第三代祖人用过的呀!”

“你祖上有叫贺龙的?”林德轩诧异地问道。

“是啊!”贺连元说。贺氏原姓庆,因讳东汉安帝父名,改姓贺。先祖贺从先从军入湘,后定居洪家关,有三个儿子,应贵公是入湘贺氏第二代祖人。应贵公有子五人,分别以象、虎、龙、凤、凰名之。除贺凰早年外出云贵谋生外,其余四人是洪家关贺姓第三代祖人。

从第四代起,按“大廷良士,文学兴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十六字排辈。贺文常,字云卿,是长房贺象第五代孙。如果文常叫龙,岂不重了第三代祖人的名字?贺连元最后说:“那样一来,恐怕族人会反对,会犯煞气。”

贺龙笑了,说:“连元哥,我才不怕犯什么煞气呢!”

林德轩说:“怕什么煞气呀,一个武人,不怕煞气,倒是要有点子杀气才好。云卿二十来岁带兵,有板有眼,怕是超过了你们的祖人了,就是重了祖先的名字,也不要紧,前有老龙开道,后有小龙翻腾,有什么不好?”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廖湘芸说:“我们湖南革命党人牺牲了一个有胆有识的文人杨玉鹏,现在来了个有勇有谋的一条龙,前仆后继。我看,德轩兄这个名字改得好,就叫贺龙。”

廖湘芸是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过武昌起义,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

贺连元听了不好再说什么了,沉吟了一会儿说:“云卿,龙就龙吧。不过,你龙腾了要让谷虎啊!”

贺龙说:“这个你不用操心。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香大姐对我说:“要做正道上的事,这个我不会忘记的。”香大姐就是贺龙的大姐贺英。

就这样,贺文常改名为贺龙。从此,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9月,北洋政府段祺瑞宣布废除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孙中山针对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组织了广州军政府,就任大元帅,号召开展“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统一中国。

湖南革命党人起而响应。林修梅在湘南、张溶川在湘西起兵。贺龙再次参加起义,在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溶川属下任游击司令。

可是,到了12月,贺龙随张溶川从沱陵开到常德时,突然祸从天降。湘南护法总司令林修梅派其左翼游击司令罗福龙来常德探望贺龙,遭到张溶川的猜忌,唯恐罗福龙将贺龙所部带往湘南,依附林修梅,削弱他的势力。

于是,以约请贺龙、罗福龙见面为由,将他们两人拘押,贺龙的部队被远调华容,重新整编。7天以后,因有碍于林修梅,放出了贺龙、罗福龙。

出狱以后,贺龙又成了一个平民百姓,寄居在常德一个姚记商号里。这时,谷顺如来姚记商号找他。

谷顺如是洪家关一个有文化的人,小名顺伢,与贺家是亲戚,跟随贺龙出来革命。贺龙的部队被张溶川调往华容以后,他偷偷地离开了部队,潜离常德,寻找贺龙。

恰好,贺龙父亲贺士道也从洪家关来看望儿子,他们在姚记商号碰面了。贺士道以长辈的口吻教训说:“顺伢,你和常伢在外面混得都不好,都跟我转回去种地。”

“怕这个搬家?”谷顺如摸摸自己的脑袋,对贺士道说,“道三叔,你老人家晓得,洪家关的谷、贺两姓都是军家后代,放下早年贺廷壁造反不说,就说近年我们谷家的谷壮猷吧……”

谷壮猷,早年留学日本,是个老同盟会会员,参加了武昌起义,前两年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准备去澧州组织武装起义,结果,被澧州镇守使杀害了。临刑前,谷壮献高呼:“丹心流碧血,后人杀不绝!”甚为悲壮。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谷顺如越说越激动,最后说:“道三叔,我们两家的祖人都死在官府手里。我们如今回去种田,能吃上自在饭,过上安闲日子吗?”

贺士道抽着烟说:“咳,我就怕你们成不了气候呀!你们一无人,二无枪。”

贺龙说:“不怕,枪可以再搞嘛!”

谷顺如告诉贺龙:“我们部队里已经有好多人跑出来了,回乡去了,只要你回去一喊,会有人来的。”

“有人就有办法。”贺龙很高兴,就同谷顺如商量,分头去动员人员,组织武装。并商定谷顺如回桑植,贺龙去慈利,年底在桑植会合。

贺士道老人说服不了儿子,叹口气说:“好吧,你们各奔前程吧!我回家种田去了。有用得着我的,常研、顺研,你们写个信给我。”当天,他们便分手了。

贺龙来到一个叫两水井的地方,投宿在一家叫王春和的客栈里。这个地方地处桃源、慈利两县交界,是一个山城小镇。镇上有一眼泉水,常年不断。人们用条石将它隔成了两口井,一口井属桃源,一口井属慈利,所以叫两水井,是一个两不管的地方。

过了一天,贺龙动身起程,遇到了一个急匆匆赶路的小伙子,向他打听到常德怎么走。

贺龙看见这小伙子人高马大、两眼有神,很喜欢他,随口问道:“小伙子,你到常德,用不着这么急嘛,看你满头大汗,有什么急事?”

“我去常德找贺龙。”

贺龙一愣,瞪了小伙子一眼,说:“找他干什么?他又不在常德,他回老家去了。”

“不在常德?你认得贺龙?”小伙子问道。

贺龙点点头,又问:“你有急事吗?我能不能帮你?”

小伙子抬头打量起贺龙来。他看见此人蓄着小胡子,高高的个儿,魁梧的身材,有一副使人感到亲热的面孔,看样子是个好人,便说:“我从大庸官家坪来。那里官府有个姓周的恶棍,麻白鹤,他要下我的枪。”

小伙子有枪?贺龙顿时来了精神,忙问:“枪提走了没有?”

“没有。他要下我的枪,我先下手把他给崩了。”

这小伙真有种,好样的!贺龙故意说:“啊呀,你小子是个杀人犯。”

“官逼民反,不杀他才见鬼。杀了官府的人,他们要抓我,我把枪埋了,我太爷让我去常德找贺龙。”小伙子一点儿也不害怕,理直气壮地说。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你太爷是哪个?”贺龙忙问道。

“我太爷叫吴佩卿。我是他的侄孙子,叫吴玉霖。”

啊,佩卿,在泥沙镇一起夺枪,武装暴动的吴佩卿。他还记得我,让他的侄孙来找我,好啊!贺龙心里一高兴,忙说:“小伙子,你知道我是谁?”

吴玉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要赶路了,贺龙真的不在常德?”

“我就是贺龙!”

“啊!”吴玉霖一惊,仔细地端详起贺龙来。他围着贺龙转了一圈,突然,一屈膝跪在地上,说:“贺叔祖,请受侄孙儿一拜!”

贺龙连忙把他扶起来,说:“别这样,不要从你爷爷那辈上论。他是他,你是你。我们交我们的朋友,你就叫我常哥吧!”

“那怎么行!”吴玉霖很不好意思。“你爷爷让你跟我做什么?”贺龙问道。“跟你劫富济贫。”

贺龙哈哈大笑,说:“玉霖,这是你爷爷说的吧?过时喽!如今要闹革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实行平均地权。”

“我跟着你,你干什么,我干什么。不过,我没有枪,只有这两把家伙。”吴玉霖说着,拉开了他那件黑色的对襟小袖。只见他的腰里斜插着两把菜刀。“我把它们磨得很快哩。”

贺龙笑了。这个小伙子真可爱,他拍拍吴玉霖的肩头说:“穷人闹革命,菜刀也是好武器。到用的时候,二一添作五,一人一把,行吗?”

“行!”吴玉霖点点头。

“走,跟我上慈利。”贺龙说着带吴玉霖走出了两水井镇。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从常德方向来了一群人,簇拥着一乘四人抬的大轿。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看见他们身上背的两支枪,贺龙动心了,拉队伍就得有枪呀,眼前这两支枪为什么不把它搞下来呢?他轻轻地拉了吴玉霖一把,偷偷地跟在两个护兵后面。

这两个护兵,哼着小曲,懒洋洋地一步二拖,越走离轿子越远。前面要到连三湾了,贺龙在吴玉霖耳边嘀咕了几句。这里山高林密,古道幽深,而且一连拐了三个弯,所以叫连三湾。

走到这里,贺龙向吴玉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动手的地方到了。吴玉霖抽出菜刀,递给贺龙一把。贺龙一看,嘀,锂光瓦亮,磨得真锋利,有点子吓人呢!

等到轿子转过弯去,贺龙一拉吴玉霖,一个箭步冲上去,举刀就砍。两个护兵毫无防备,应声倒下。前面的轿子转过了弯,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他们拿起两支长枪,一下子窜入密林,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他们辗转到了桃源县的葛蒲镇,在一家姓余的绅士家里住了下来,避避风头。

后来,贺龙才知道,轿子里坐着的是到慈利去上任的县太爷。

躲了几天,贺龙带着吴玉霖赶回了洪家关。在这里,找到谷顺如,组织起18个贺龙的旧部属,带了3条枪,自动去参加援助湖北护法军的作战。

走到遭县的冷水界,遇到了遭州援鄂民军游击司令王子才带了30几个人,20来条枪,奉命援鄂。王子才看到贺龙凭着3条枪、18个人,自动援鄂,深为钦佩。他主动任命贺龙当了营长。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王子才带着队伍来到了湖北石首。这里面临长江,与北洋军近在咫尺。王子才的副司令荣全芳心虚胆怯,看到北洋军声势浩大,不敢交战,偷偷地带着十来个人逃回湖南去了。

王子才十分丧气,对贺龙说:“你看,我本来只有30来人,副司令逃跑,带走了一半人,我还怎么打仗?我想,把剩下的人都交给你,你年少英俊,是会有作为的。我也要回澧县去了。唉!”

就这样,贺龙成了湘西援鄂一路军属下的游击司令,带着30来人,在荆江两岸与北洋军作战。

毛泽东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三湾改编时,对部队讲话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都当了军长了,还带了一整个军人战士。我们现在可不止两把菜刀了,我们有两个营的战士,还怕革命干不起来?”从此,人人都知道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了。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的三次“神来之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5">第一次“神来之笔”</h1>

1935年9月,蒋介石认为湘鄂川黔根据地红军部队必然会和中央红军会师,他调集了130多个团在龙山、永顺之间布下重兵,形成一个“口袋”阵,准备把红军全部装进去。

贺龙探听到消息之后,就没带领部队直接西进,而是反常向湘中进军,打破国军灌水、沉水防线,占领了湘中地区后,率部快速进军长沙。

蒋介石眼看计划失败,又见长沙即将告急,急令汤恩伯率领两个师驰援长沙。

而贺龙却声东击西,避开了长沙战场,向东南方向快速行军9天,国军何键认为红军要过资江,急令部队追击贺龙部,而桂系部队红军进入广西,也开始增兵北调。

就在国军全面动员时,机智的贺龙突然下令部队直攻武阳,经陶广纵队,渡巫水北进,按照上级指示进入贵州建立根据地。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2">第二次“神来之笔”</h1>

1936年2月,蒋介石集结了10个师的力量进攻红二、六军团。面对人数众多的敌人,贺龙思考之后,立即下令部队进入易防难攻的乌蒙山区。

乌蒙山区终年气候恶劣,山高谷深,四处常见悬崖峭壁。红二、六军团共计一万余人,就在乌蒙山区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以高昂的战争热情和旺盛的战斗意志与敌人展开了数千里的游击作战。

红二、六军团的战士们在贺龙的指挥下,一会向东行军,一会向南急行军。正当敌人发现我军行踪时,又立即转向西北方向,把敌人的队伍拖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硬生生地将敌人的十余万大军远远甩开,把危机转为动机,成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同时又把国民党军万、樊、郝三部搞得疲惫不堪。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被授予大将军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3">第三次“神来之笔”</h1>

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突围乌蒙山区,到达盘县附近进行部队休整。这一地区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有利于红军开展各种活动。

正当红二、六军团在达盘县休整时,张国焘以总部的名义发了两次电报给红二、六军团。要求部队快速北渡金沙江,以最短的时间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时,张国焘搞小动作的情况,贺龙、任弼时等人一点情况都不了解。当时红军总部与红二、六军团联络的密电码也在他的手中。

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快速到达石鼓,石鼓是金沙江重要的渡口。部队到达之后,联系了当地的老百姓,找到了28名船工,并用最快的时间打造了7只船用来渡江。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红二、六军团共计一万七千余人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成功渡江。

成功渡江之后,滇军刘正富率部正好赶到,只看到一片空地,一个人都没有。这就是贺龙的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元帅

一连鞠七个躬

1975年6月,贺龙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进行。

整个礼堂庄严与严肃,骨灰盒放在礼堂的中心位置,上面盖着共产党党旗。礼堂正前方摆放着贺龙同志的巨幅遗像。四周也摆满了鲜花。

安放仪式准备开始时,策划组接到了通知,周总理抱病从医院赶来,希望仪式能推迟一下。周总理要来的消息在人群中传开,大家也为贺老总高兴,周总理的到来代表着国家和党对贺老总的最大关怀。

不久之后,周总理来了,他从车上慢慢地下来,左臂戴着黑纱。在邓颖超的陪伴下,一起走进了休息室,在休息室里面的同志看到总理来了,全部起身迎接。叶剑英快步走上面,紧紧握着总理的双手说:“总理呀,您的身体也不好,怎么也来了?”

周总理微微地点了点头,轻声说:“怎么能不来啊?已经对不住老战友了,他走了,我一定要来。”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贺龙和毛泽东

安放仪式正式开始,周总理走到台前致悼词。他看了看礼堂的老战友们、老同志们,慢慢地说了一句:“同志们。”

礼堂瞬间安静了,只听见周总理声音有些哽咽,却充满着深情,泪水从他的眼角慢慢流下。

周总理对贺老总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赞颂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说完之后,周总理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当礼堂的所有人抬起头时,却惊奇地发现,周总理再次向贺老总鞠躬,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一共鞠了七个躬。

1975年6月,贺老总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为何一连鞠七个躬第一次“神来之笔”第二次“神来之笔”第三次“神来之笔”

周总理

周总理的七次鞠躬代表着对贺老总无限的留恋之情和未能为老战友分担痛苦、保护好他的愧疚之情。

贺龙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战将,也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把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群众。为国家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