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西北王的冯玉祥一直是誓死抗日,期望祖国统一的人。作为他的儿子,冯洪志也一直为我国的统一事业无私奉献,奔走在推动台湾和大陆友好关系的第一线。而且冯家后人都做出了一番事业,这应该就是因为冯将军家风清正,其子女都能领会冯将军的拳拳爱国之心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西北王”冯玉祥</h1>
冯玉祥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士兵家庭,由于家境过于贫寒,冯玉祥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一同当兵,领些军饷补贴家用。后来他发现自己所在的淮军并没有革命的决心和勇气,只是在混日子,于是离开了淮军加入了袁世凯麾下。
由于冯将军骁勇善战,很快便成了袁世凯麾下的重要将领,后来随着孙中山先生开始推行“国民革命”,冯将军也极为认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积极支持孙先生革命。
在之后的岁月里,冯玉祥将军一直坚持抵抗外侮,为祖国的统一四处奔走。1946年不愿与蒋介石为伍的冯将军去国外考察,在我党的力邀之下,最终决定回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办工作,然而在归国途中,冯将军乘坐的轮船在黑海附近海域发生海难,冯将军不幸去世。
得知这个噩耗之后,党中央十分痛心,最终决定将冯将军的骨灰葬在他曾数次隐居过的泰山。
冯将军一生征战,马革裹尸,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他的儿子,冯洪志先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一直奔走在推进大陆和台湾关系的第一线。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冯洪志不改国籍,保持本心</h1>
冯玉祥将军遇难后,作为他的第二子冯洪志先生急切盼着回国,当听说内战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冯洪志先生更是迫不及待的收拾了自己的所有家当打算回国发展。
可天不遂人愿,冯洪志先生作为拥有两个美国博士学位的稀缺人才,美国怎么会轻易放他回国。既然短时间内美国不会轻易放人,冯先生便要找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可当时中国人在外国深受歧视,即使冯先生拥有两个博士学位,但由于美国当时的政策,作为中国人,冯先生依旧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有许多人为了能找到一份合适台面的工作都不得以将自己的国籍换为美国,可冯先生深知自己是中华的儿女怎么能轻易改换国籍。在这种情况下,冯先生只能找到一份工资微薄的车工的工作。
后来,即使是车工,冯先生也依旧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归国之前,冯先生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当时集团的副总裁。再见到中国驻美负责人时,冯先生的第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一张中国护照。在外漂泊多年,冯先生受尽了冷眼却拿不出官方证明,仅凭自己的一身骨气,冯先生挺过了在美国的20余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为祖国统一奔走效劳</h1>
在与祖国联系上之后,冯先生迫切地想要一个中国护照,可是邓小平总书记却劝说他暂时先放下这个想法。因为作为冯玉祥的后人冯先生与当时台湾内部很多高级军官的关系都很和睦,而且冯先生年少时曾与蒋经国一起留学,二人以兄弟相称。这个身份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党解决当时的台湾问题。
在邓小平总书记的劝说下,冯先生果然不负所托,先是在美国成立公司,为祖国牵线搭桥,后又联系起了自己的好兄弟蒋经国,但是当时蒋经国并没有松口。
为了勾起蒋经国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冯先生专门去了蒋经国生母的坟前进行祭拜,并取了三柸黄土和照了一些照片寄给蒋经国,这让蒋经国大受触动。开始考虑起了开放台湾到大陆探亲的想法。
为了缓和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这种事冯先生做的太多太多,甚至由于要经常坐飞机,冯先生的脚常年都是肿的。虽然冯先生有一个很大的公司,自己在美国和中国的地位都很高,但生活却极其简朴,没有豪宅,一生都住在一间小公寓里。
冯氏父子二人为我国的统一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无论是冯玉祥将军戎马半生还是冯洪志先生奔波半生,其目的都是为了祖国统一,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