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被拒绝的请求</h1>

1982年,已经成为美国著名核子物理专家的冯玉祥次子冯洪志先生,在受到邓小平接见时,主动提出想要回到祖国定居。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他虽然在美国拥有了杰出成就,却始终没有忘记身为中国人的根,更是始终没有更改国籍。

当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冯洪志想要回国定居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邓公在听到他的请求后,却摇头拒绝了。

在当时有很多人并不理解邓公的回答,但是后来事实证明,邓公的决断非常高明。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4">虎父无犬子</h1>

说到爱国将领冯玉祥,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直到1982年9月,《人民日报》将邓公会见冯玉祥次子的报道刊登出来,人们这才知道,虽然冯玉祥的次子冯洪志走上了父亲相反的道路,却也成为了一个不输给父亲的人。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图:冯玉祥与冯洪志

而冯玉祥那份“此志不移”的爱国精神,冯洪志也近乎完美地继承了下来。

在战争时期,冯玉祥是西北军阀,掌管几十万西北军,在国军政府中的地位曾经一度逼近蒋介石。而他这么一个在南京政府中工作的高官,日常生活却相当的简单朴素。

冯洪志自能记事开始,在家中吃的喝的就很简单,早中晚三餐几乎顿顿都是玉米面窝窝头。冯洪志就是在嚼着窝窝头的时候,听人说自家父亲是个了不起的大官,这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在他印象中,父亲是个有些严厉的人,当他板起脸的时候的确很有些大官的模样。有时父亲心情不错,也会将次子冯洪志拉到身边,向他问起:“窝窝头好吃吗?”

冯洪志想诚实一点,但是当着父亲的面,他又担心自己说不好吃会让父亲不高兴,纠结了一会儿才回答说:“父亲在的话就好吃,父亲不在的话就不好吃。”

这番话让冯玉祥不禁露出了笑容。他当然知道儿子这是在委婉地告诉他窝窝头不好吃,但他没有多解释什么,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说:“这个不好吃的东西,外面还有很多人吃不上呢。”

当时还年幼的冯洪志听了这番话,还有些似懂非懂,但是一个报国救民的种子也因此在他心中深深地埋了下来。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冯玉祥

后来冯洪志被冯玉祥送去苏联留学,直到24岁才回国。在苏联留学期间,冯洪志认识了蒋经国,两人成为了关系很好的朋友,这也为后来80年代冯洪志给蒋经国写信埋下了伏笔。

冯洪志从苏联回国时,日寇已经发动了侵华战争,整个中国大地都被侵略者的战火侵扰,就算没有直面战场,待在后方阵地也很难幸免于难。

冯洪志刚刚回国就被这样的惨状震撼到了。他太年轻了,又在国外待了太久,这会儿一见到眼前的这番情景,他心中涌动着愤怒与悲伤,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却不知该从如何开始着手。

而这一时期的冯玉祥就为冯洪志作出了优秀的榜样。

此时的冯玉祥长期在国军政府中担任副委员长一职,虽然是个高官厚禄的职位,但是冯玉祥始终保持着以往简朴的生活习惯,没有丝毫改变。他已经没有兵权了,但是冯玉祥并不想因此放弃为抗日战争做贡献,于是他便跑到街头去搞募捐。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从城市的街头到农村的沟渠,冯玉祥全都没有丝毫嫌弃,穿着最简单常见的布衣布鞋,一有时间就跑去演讲募捐,有时是跟农民或是市民们讲讲反抗外来侵略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时他还会当众即兴表演抗日歌曲。

冯洪志听说父亲只为宣传抗日,鼓励民众为抗日前线捐钱捐物,在四川跑遍了20多个省,竟然差点把布鞋都穿烂了。据说他到乡下后,看到农活就帮忙干,到了饭点的时候,只要老乡给口吃的,他就会跟老乡们一起席地而坐,边吃边宣传抗日。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图:冯玉祥在为抗日演讲募捐

冯洪志对父亲的演讲产生兴趣,于是也跟着跑去看。他站在听演讲的人堆里,仰头看着临时搭建的演讲台上,身着朴素的父亲意气风发地向民众讲述前线的惨烈的战况。

原本身材有些臃肿的他,此时在儿子眼中显得是那样英武不凡。冯洪志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地也伸出手跟着振臂高呼“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6">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h1>

年轻时的所见所闻深深影响到了冯洪志。

等到抗日战争临近结束时,冯玉祥觉得之后应该就不会有战争了,国家需要的将会是能够进行建设的人才,于是就将冯洪志送去美国学习工业相关的知识。

可惜事实并没有如冯玉祥所愿,随后内战爆发,而他也在1948年因轮船失火而遇难,没能见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冯洪志听闻这个消息,万分悲痛。他牢记着最后一次与父亲相见时,父亲给他的教诲与叮嘱,随即化悲愤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好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冯洪志激动得坐不住了,连夜收拾了行李准备回国,但是美国当然不可能放任何科研人才离开,已经学业有些小成的冯洪志才刚来到机场,就被美方人员扣住了。

之后冯洪志还想走苏联或者加拿大的途径回国,但是都没能成功,冯洪志回国的愿望一再落空。

空怀一身科研能力,却没有办法回到祖国,报效国家,这样的悲哀现实严重违背了当年冯洪志出国求学的初心。不过冯洪志并没有因此而焦虑不安,既然现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回国的方法,他不如沉下心来先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慢慢等待时机。

按理说,作为拥有两大名校博士学历的高材生,想要回国虽然不容易,但是在美国找工作应该非常简单,只是身为华人的冯洪志不管走到哪里,往什么企业投递简历,总是会遭遇门槛和歧视。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冯洪志

其实只要冯洪志选择加入美国国籍,这些困难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当时很多遇到类似困难的华人们无奈做出的选择。

整个50年代,冯洪志都过得非常艰难。他已经跟一位爱国华侨的女儿结婚了,需要养家糊口,于是索性在加州的一个机械厂中找了份差事,作为普通的员工从最底层的车工和绘图员开始做起。

知道冯洪志的人听说了他的近况,都十分不理解,他身为一个前途无量的博士生,竟然能甘愿做车工。

有人便劝他加入美国国籍,好歹能让自己和家里人过得体面一点,但一听到这样的话,冯洪志就会非常生气:“我可是冯玉祥的儿子!怎么可能放弃中国国籍!”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冯洪志就在各种限制和歧视中夹缝求生,硬是凭着出色的学识和精湛的技术,一步一步从底层做起,折服了身边的美国人,不仅赢得了他们的尊重,还成为了美国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是他们想要发展该领域技术时不能忽略的存在。

地位、名誉还有财富,如今的冯洪志都重新拥有了,但是他依然不肯加入美国国籍。因为时至今日,他还在等待回国的机会。而随着中美关系的日渐变化,这个机会也终于到来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奔向祖国怀抱</h1>

在1973年的春天,已经55岁的冯洪志突然收到了一个通知,说是中方联络处的黄镇主任想要邀请他做客。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黄镇

到了约定的日子,冯洪志特意穿了一身中山装前去赴宴。黄镇主任亲自出门迎接,握住冯洪志的手久久没有松开,还说着:“我们到处打听您的消息,终于找到您了!”

冯洪志更激动,没等大家都入座便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讲了出来。黄镇听完,越发感慨了:“冯先生,您是我在这里遇到的第一个没有改变国籍的中国人!跟您父亲一样,都是硬骨头!”

黄镇告诉冯洪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提。但是冯洪志什么都不缺,唯独有一件事需要中国帮忙:“请给我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他在美国坚持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合法的中国人的身份,他希望自己能够堂堂正正的回国。

冯洪志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他先是与几十年没有联络的兄弟姐妹取得了联络,又在同年秋天跟随旅游团顺利回国,与亲人团聚。冯洪志的眼泪从踏上国土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没有停过。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他的兄弟姐妹们如今都在政界和军界担任着高级职务,为祖国的繁荣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冯洪志感到十分骄傲。

之后,在1982年9月,纪念冯玉祥诞辰100周年那天,冯洪志一家被请到人民大会堂,见到了邓小平。

其实邓公跟冯玉祥一家也算是老相识了。

他年轻时在苏联留学,与冯洪志的大姐冯弗能是老同学,后来回国后,冯玉祥还邀请年轻的邓公来部队工作,两人交往甚密。后来遇上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冯玉祥拿出身上的全部400块大洋做路费,迅速送邓小平等共产党人转移。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这些往事是冯洪志所不知晓的,他听完后有些激动,想着过去父亲那伟岸的身影,将自己深藏已久的心愿说给了邓公:“我想回国来定居,有生之年为国家尽点心力。”

然而邓公听后却摇摇头,告诉冯洪志:“我倒觉得你不用着急。”

在邓公看来,冯洪志对国外的事很熟悉,能发挥在国内起不到的作用,而且在国外也一样可以为实现国家统一和“四化”建设出力。

冯洪志立刻就明白了邓公的意思,没有失望反而有些惊喜,因为他意识到正如邓公所说,自己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9">投身祖国建设</h1>

回到美国后,冯洪志当即开始着手操办邓公交给他的任务。

他先是与宋希濂等人发起了一个“和平统一促进会”,联络在美国的原国军军官,大家一起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之后,冯洪志又给身在台湾的蒋经国写了一封推心置腹的信。

他在回国的时候特意去蒋经国的故乡,给蒋家在奉化的故居拍照,又在蒋经国的生母毛氏墓前捧了三抔黄土,将写好的信和洗出来的照片与黄土一起放在锦盒中,托人送去给蒋经国。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蒋经国

过去从来不肯听人说起开放两岸探亲事宜的蒋经国,在读完了冯洪志的信后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在1987年8月收到信,等到9月25日台湾便宣布了将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两岸关系终于实现了“破冰”。

完成了这些,冯洪志也没闲着,他常常在中美两国之间来往,常常将美国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促进了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此时已经是泰山工业公司总裁的冯洪志,按理说已经能够过上奢侈舒适的生活了,但他不管到了何时,依然坚持着父亲曾经的俭朴作风,甚至住在美国期间连一座像样的别墅和私宅都没有,长年居住在一所公寓中,任谁猜不到他竟会是公司总裁。

1982年冯玉祥之子申请回国定居,邓公为何拒绝?事实证明此举高明被拒绝的请求虎父无犬子将门中走出的科学家奔向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

冯洪志老先生是一位纯粹的爱国者,他与他父亲的拳拳赤子之心和爱国之志令人钦佩。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繁衍,靠的就是这种热忱的情怀传承。他们是爱国人士的典范,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尊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