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水气》

《论水气》

论‘水汽’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海洋蒸发,成为水汽;飘至陆地,降而为雨;雨水汇聚,遂成河流;百川入海,复蒸发也。于此循环运转之中,水并未减损一滴,而万物俱得其利而生长存活。故先明气候变化之理,后知生态恢复之道。

《论水气》

气候变化之理,乃水汽之循环。海洋蒸发,水汽升腾,行至内陆,降而为雨。然随大气温度之升高,海洋之蒸发当愈为强烈,缘何内陆却越来越干旱?曰:乃因陷入恶性循环矣。

《论水气》

何谓恶性循环?盖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愈发干旱,地表干旱则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则蒸腾愈发强烈,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地表水蒸腾殆尽之后,必蒸腾空气;空气蒸腾而上,形成迅猛上升之干热气流,此干热气流升高后向外运动,与从海洋而来的温湿气流迎头相遇,形成‘阻截面’,将海洋水汽拦于外部,从而使降雨愈发减少,此地愈发干旱;愈发干旱则地下水位愈降,地表蒸腾愈发强烈,干热气流上升愈发迅猛,阻截水汽愈发彻底,则降水愈发减少。。。陷入无止境之恶性循环也。

《论水气》

何谓良性循环?盖地表水众多,植被丰富,地表湿润则温度适宜,温度适宜则蒸腾缓慢,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地表水缓慢蒸发,形成柔和上升之温湿气流,此温湿气流升高之后,与从海洋而来的温湿气流相遇,形成‘迎宾面’,将水汽引入,两股温湿水汽合二为一,水汽含量骤然增加,形成降雨;降雨愈发增多,此地愈发湿润,愈发湿润则蒸腾上升气流愈发柔和,海洋水汽愈发深入,降水量愈发增加。。。形成周流不息之良性循环。

《论水气》

盖知一地若已陷于干旱,则补救之法非为节水,进一步减少水汽蒸发;而在于引水入此地,使之地表湿润,增加水汽蒸发,降低地表温度,使上升气流从干热迅猛转为温湿柔和,从而不再‘阻’水汽进入,反而‘引’水汽进入,增大水汽浓度,使降雨增加;降雨增加则地表愈发湿润,愈发湿润则上升气流愈发柔和,愈能引水汽深入。从而以‘调’来之水而‘引’海洋水汽,使此地之生态逐渐恢复。甚或可依此法而‘疏通’一条水汽‘通道’,引海洋水汽持续西进,春风直度玉门关。

《论水气》

故知所谓滴灌节水之法,非为正确之法,只会使生态愈发糟糕。亦知砍大树而栽小树,谓之节水,亦乃南辕北辙。农业灌溉,当大水漫灌,使麦田、地头杂草、路边沟渠,尽皆得水之滋润,从而使生态逐渐改善,方为正确之法。亦知沟渠硬化、拦沟筑坝之法,非为善法。依吾于乡野生活之所见所闻,沟渠硬化、拦沟筑坝之后,水不但未尝增加,反而愈发减少、愈发干旱矣。

《论水气》

故知蓄水之法,宜用大湖。即于河之干流引一支流,入于湖泊,并挖深疏浚之,使成为调蓄湖。汛期吸蓄洪水,枯水期反补河流,并能有效补给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此为上善之法,而非在干流上直接修筑水坝。盖水之奔流,乃一活水,生气昂然;而筑坝拦水,断水之脉,使成一死水。故筑坝拦水之法,非为善法,若不得不为之,宜从大从少,仅建少数大型枢纽水坝可矣,不宜多建,断水如节。

《论水气》

若观乎人体血脉运行之精妙,则五藏六腑除心藏外尽皆从动脉上引一支脉尔,未见藏器串联而生长于动脉之上,而动脉畅通无阻,奔流不息。故知蓄水之法亦当从此理,不宜断水如节也。

《论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