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乃国之本。粮食安全,国家安定之基石。
从全国统筹来说,全国粮食要自给自足。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现在的粮价,毫无疑问太低了。在粮食问题上,应当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即不要去管外面的粮价是多少,不要去看国际市场上有多少粮,只看我们自己有多少粮,只依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确定粮价的调整,在粮食、粮价问题上,与国际完全‘脱轨’。不去在乎外面的行情,不算经济账,粮食问题与‘钱’无关,‘钱’无非是张纸,‘粮食’却是‘人命’。关乎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种子、农药、化肥都要自给自足。完全的‘与世隔绝’,完全的‘闭关锁国’,既不出口粮食,也不进口粮食;不管外面风云变幻,我们自己够吃就好。

从省域平衡来讲,每个省的粮食都应该尽量自给自足。工业发达的省份,工业用地过多,农业用地不足,从外省调粮,除支付粮款外,还应在省级财政上给予‘土地补贴’。即发达的工业省,从欠发达的农业省调粮,须以其所调粮食的多少,支付相应的‘种粮补贴’。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土地搞工业、搞副业显然比种粮食更赚钱。因为工业发达的省份,把自己本应种粮的土地拿去建了厂房,所以肩负农业的省份,不得不节省发展工业的土地,来保证粮食生产的重担,这是不公平的。所以 ,工业省从哪个农业省调了粮,就必须向这个农业省支付‘种粮补贴’,这样才能稍显公平一些。
即使支付了‘种粮补贴’,搞工业依然比种粮食更赚钱,这样就让那些工业发达、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放开手脚去发展工业;支付‘种粮补贴’给那些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农业的省份,高高兴兴的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各自扬长避短,各得其所,两全其美。
有些省份,资源富集,这本该是件大喜事。可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这些省份的人们发现,这些资源并未给他们带来想象中的好处,在大量的资源被挖空运走之后,这里的人非但没有富起来,反而好像变穷了,资源的好处没得到,却要处理剩下的一地鸡毛。有些省份,土地平整,就因为这平整的土地,这里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做农民的命运,好种出粮食来给人家吃。而那些什么都没有的省份,却吃着远处运来的粮食,用着远处运来的资源,最先富起来了。富起来之后还要瞧不起那些种粮食给他们吃、运资源给他们用的人。
这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