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曾遭到全网声讨的不孝之子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最后结局来个大反转,甚至让人拍手称快。在最后我也发表一些我的肤浅拙见,您看看是否有点道理。
今天这个故事有点长,但是希望你能看完后,认真地思考一下作为父母或是子女,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该怎么做?
百善孝为先,这是深植于每个中国人骨子中的信念。众所周知人类是群居动物,而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也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当中,而且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古至今,在有关孝顺与否上都出现一个争论,那就是父母有错时,是否应该一昧的顺从愚孝呢?
在《孝经》中,曾子也曾问过孔子,而孔子则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是,如果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子女就应该提出来劝谏他们,不应该一昧的顺从。
最近这个问题在网上争论得很火爆,各种观点貌似都很有道理,又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发起猛攻。
起因是最近有人又扒出了那个出国后消失20年不回国看望年老的父母的王永强博士的故事,他曾因不孝被全网批判,但又因真相被全网同情,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被称为不孝子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的故事,王永强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更是一个老实的家庭妇女,而父亲则是一个一事无成,而且好吃懒做的没有担当的男人。王永强哥哥还患有小儿麻痹症。王永强他年龄最小,从小母亲就告诉王永强,以后你要是出人头地了,一定要扶持哥哥。王永强当时也是倾尽所能地照顾哥哥,当时的王永强也深知,想改变这种贫穷的局面,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幼年王永强每天都在和柴米油盐打交道,在同龄小朋友放完学三两人聚在一起玩耍的时候王永强往往都是独自一个人喂猪,放羊。但是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王永强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有一大爱好,那就是读书。
家庭带给他的并不是温暖,而是一个累赘,他的肩上背负起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责任。只有书本就像寒冷中的一缕阳光,给了他希望。他也非常努力,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但他的父母思想过后,他们觉得读书没什么用,甚至劝他辍学,早日打工来供养家人,而深知读书重要性的王永强并不听话,他为了攒学费就出去捡垃圾,做童工,挖山药,靠着这些打零工取得的微薄收入,王永强坚持着自己的学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可能就是天道吧,王永强最后更是凭借优秀的成绩考上了苏州大学。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崩裂,噩梦即将开始,王永强,因为在校的学习成绩优异,再加上家庭贫困的状况,他申请并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可当她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却要求他把除学费之外的所有钱都寄回家里,就连学校发的四块钱生活补助都要寄回。
当时的王永强并没有违抗父母的命令,他按父母的要求,把这些钱都寄回了家里,自己勤工俭学,能省则省,同时刻苦学习,考上了研究生,当然奖学金也增加了一些,考上研究生之后,他需要做一些课题,学业也愈加繁重,他想省下兼职的时间,专注于学业,也要为自己以后的成家立业做打算,所以并没有告知父母奖学金增加的事。但他的父母不知从哪里得知了奖学金增加的消息,跑到学校对他破口大骂,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王永强的忘恩负义,骂他考上大学就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抛下贫穷的家庭,不管这件事会不会对王永强的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此期间,居住农村的父母,不但没有文化见识浅薄,还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比如让他帮亲戚的儿子上大学,给小儿麻痹的哥哥找个轻松的工作,找个老婆等等。王永强越来越感到不堪重负,他明白,只有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摆脱父母无限索取的纠缠。 因此他发奋图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可父母的剥削仍在继续,于是1999年他和妻子商量出国去日本发展事业。但王永强的父母,听说自己的摇钱树要走的时候,便对他出国的事情百般阻挠,直到王永强答应会借更多的钱来补贴家用才善罢甘休。
王永强出国以后,他的父母更加变本加厉的要钱,数额也越来越高,频率也越来越快。终于,妻子对公婆的无限索取和丈夫的懦弱忍无可忍,便向王永强提出了离婚。离婚的事情让王永强备受打击。终于,心灰意冷的他瞒着所有人独自一人前往美国,之后再无音信。
正当王永强事业上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身陷舆论风波。
2019年,也就是王永强出国后的20年,父母利用网络媒体掀起舆论,找到了在美国的儿子。在他们口中,自己是辛苦供养儿子到博士后的可怜父母,而王永强是忘恩负义的不孝之子。
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强烈谴责王永强的忘恩负义的行为,纷纷要求他立刻回国照顾重病卧床的母亲。但王永强不顾舆论的压力,坚决不归国,这也让网友们义愤填膺,各种辱骂声也不堪入耳。
他也一时被网友贴上不孝子,白眼狼的标签。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人都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深入了解一件事就开始化身键盘侠,用自己手中的键盘发泄自己的不满。
殊不知这种管中窥豹的行为是幼稚可笑的,而且极有可能被打脸的。随着事情的发酵,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大众只是听信了王永强父母的一家之言。
这时候,王永强的舅舅实在看不下去,网上的这些恶言恶语,于是站出来揭露了王永强的父母生而不养,剥削儿子的事实。舆论也调转风向,开始指责王永强父母,而他们一看势头不对就立马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这张闹剧最后的结果让人拍手称快。
而了解真相的网友,此时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有的人支持王永强的做法,认为不该愚孝,有的人继续批判,他认为养育之恩大于天,纵使父母有万般不对,也应该尽到做子女的义务。但是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喧闹,都改变不了王永强不回国的决心。
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孝道,的确非常重要,但是,父母也应该以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回报自己,不然只会让亲情消失。
我认为, 正如《遥远的救世主》一书中丁元英说的那样,如果你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父母的爱有多伟大,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是奔着养儿防老和无底线的索取而去,那这爱就掺杂着利益,就不纯粹,也不神圣。无论是养儿还是防老,都应该发自本心,母慈子孝浑然天成,如果是基于孝道而进行的索取,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亲情的变味。
智慧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我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知, 思维就是思考的维度、角度、立场和立脚点,我们只有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让事物完美呈现本来面貌。
那么,你认为王永强的做法对吗,我评论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