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作者:沐雪心语

错换人生发展至今,随着姚策的离世,本以为最伤心的莫过于其亲生父母。就在其堂嫂,堂姐们都在为这对可怜的父母悲天悯人时,姚策的亲生母亲,却开始了风生水起的直播之路,只是偶尔的几篇小短文,怀念一下亲儿子,思念一下养子,瞬间就能为许敏和姚威带来骂声一片啊。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曾有一位护工发出一段小视频说:“这是我人生中zui没成就的一单,一个28岁的男生肝ai走的时候,家里人一个都没赶到,他走的时候是后半夜,我看着他走的,最后一刻我看到他眼角流了眼泪?”有很多网友纷纷猜测,那个28岁的男孩,就是姚策。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后来姚策之妻在姚策去世之后,发了一张配文为“美好的一天”的照片遭到了质疑。

她当时的解释是说:“因为当时接到很多询问电话,心里非常害怕,朋友给她出主意说,先发一个照片对外澄清 。”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所以有人纷纷质疑公婆也就是姚策的亲生父母根本不在身边,否则她也至于如此六神无主,一致认为这张图片或许只是为了混淆姚策的去世时间 ,掩盖临终时亲生父母不在身边的事实,这也就解释通了为什么死亡时间对外宣布的不一致。只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带着希望来到人世间,短短28年,生不知何日?死不知何时?

而如今姚策生母却发文说:“在你走的前一天,你不能说话了,只是在我身边静静地呼吸,无论妈妈怎样嚎啕大哭,你就是闭着眼睛、毫无反应。当妈妈伏在你耳边、抚摸着你的头,对你说:妈妈爱你,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你是妈妈的骄傲。”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对此,有网友就留言提出质疑:“你敢发誓你确定当时在策身边吗?”

很快杜某就亲自回复:“我当然确定,只因我活得是常人,不爱摆拍,所以让大家不了解,表面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只是这回复让人看了不免别扭,为自己辩护的情况下,还不忘踩别人一脚,给许敏抹一把黑。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易经》中曾讲:“利者,义之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利,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对大家都有利,才是真正利益,人与人之间,互相成全,远比相互毁掉更为高尚。

要知道,不管是错换,还是偷换?许敏都是姚威的亲生母亲,一个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殚精竭虑的错付给一个病孩子28年,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用得着这样明里暗里的诋毁吗?

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错失了二十八年的母子之情,一切的真情流露,怎么就成了摆拍了呢?那寻亲节目中的群演,也太多了吧?

《尚书》曾曰:“满招损,谦受益”。

做人终究不能过于自私,把一切都捂在自己手里,即便蛋糕不是自己的也不想分它的主人。带有私心的爱,终究会是伤害!

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记得视频博主李子柒在出席盛典时,曾被记者问:

“现在视频内容越来越多,你担心自己会被取代吗?”

她非常真诚地回答道:“我不怕有更多类似的拍摄,这些都是传统手艺,我反而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对于作者来说,每一个作品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李子柒关心的不是被人取代,而是要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让全世界都看得到华夏文化。其实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回馈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真的只是错换,那么许敏的到来只是多了一些人来心疼姚威,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更是发出小短文,又是煽情,又是道德绑架,但从中也让人看出了端倪:“威威大学毕业后,为了让他有个健康的身体,我不让他出去闯荡,怕他在外面吃不好、没人照顾、喝酒损害健康,所以就在当地给他找了个工作,每天看着他上班下班,我心里很踏实。”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是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真正的爱孩子,那么就应该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而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嘘寒问暖,我们更不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心安,把孩子用道德的枷锁绑在自己身边,满足自己的私欲。

哲学家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世界上最大的枷锁,或许就是父母自己的思维与格局。

二、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高度,母亲的修养决定孩子的品质。

还记得2019年12月一则题目为“王永强你妈妈喊你回家”报道吗?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那是一位来自常州病重老母亲的求助,她希望通过广大网友帮助自己寻找出国失联20年的博士儿子王永强,以做永别,了却自己心中的牵挂。

果然,众人拾柴火焰,很快,王永强就联系上了,而他却拒绝了出现在病危的母亲床前,于是舆论一边倒的开始指责王永强。

有人说:“可怜的父母遇上可恶的儿子。偏又遇上不淑的儿媳。那个年代的父母能让王永强读书一直到大学,想想是何等的艰难,况且还有一个残疾的大儿子。婚姻不顺不能责怪父母,作为有出息的儿子理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负担。二十年不和父母联系,可见王永强空读诗书。”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也有人说:“一个博士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应该比普通人更透彻和更具包容心。虽说父母当初做的不对,20年在美国不和家里联系实在说不过去,再者当初父母拿到的钱应该大都用在残疾哥哥身上了。希望王博士冰释前嫌,善待父母家人,在今生种下永世的福祉。”

还有人说:“对家中有再多的愤恨,老母亲病危临终之际也要回来看一眼啊!这就是一个白眼狼,养你这么多年,还供你到大学、博士、博士后,你的书是白读了吗?”

可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

据报道,1969年王永强出生在江苏常州的农村,王永强的父母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而他是最小的,但却是学习最好的一个。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自幼便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王永强非常的刻苦和努力,即便是没有条件,他也未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创造条件。

年幼的他没有笔写作业,就去垃圾站里面寻找铅笔头。就这样王永强凭借着吃苦耐劳的闯劲,一路考上了苏州大学,后来他又考上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博士,1997年又顺利考取了北大的博士后。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按说王永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摆脱了贫穷,往后余生应该是一路开挂,为何又会做得那么决绝呢?

当知情人联系上王永强时,他只冷漠地留下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任由外界质疑责难。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究竟经历了什么致使才华横溢的北大博士宁愿躲在幕后遭人唾骂,也不敢面对自己的双亲呢?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王永强的原生家庭确实非常穷,家中有着三个孩子,而父母靠卖老鼠药来养活他们。按说在大家都贫穷的六七十年代,这也不足以让王永强对父母记恨在心呀?

然而,摧毁他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贫穷,还有父母精神的匮乏以及愚昧与无知。他的父母始终认为子女认几个字,就是读完了书,没有必要浪费在上面太多的时间,应该及早参加工作,帮着家里。

其实父母的想法王永强开始也是理解的,要么他也不会把上大学期间的补贴全都寄回家,自己靠奖学金和打工赚的钱维持自己的读书生活。

本以为这笔钱足够补贴家用了,然而就是这一举动更加滋养了父母的贪婪。王永强的父母甚至到苏州找他要钱。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对亲生父母不但没有给予正在读书的孩子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反而对他苦苦相逼。

据说一度如果没有钱的话,父母就赖着不走,最后王永强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自己挨饿,把所有的钱都给予了父母。难道父母都没有考虑过孩子会饿死吗?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好在“有心人,天不负”王永强读了研究生之后,学校的补助从每月的4元涨到了72元,终于不用再挨饿了。

吃一堑长一智的王永强,也看到了父母的索取无度,他本想把钱悄悄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只可惜纸包不住火,最终,这件事还是被父母知道了。

更可笑的是,这对父母并没有反思,反而再次来到学校大闹。认为有钱不给父母花就是大逆不道,此事闹的人尽皆知,让王永强在同学,老师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

或许此时对原生家庭的厌恶,已经在王永强的心里生根发芽,父母后来的做法更像肥料一样,让其疯狂成长。

王永强在北京读博期间,愚昧无知的父母开始信奉“朝中有官好办事”的想法,不但让他为残疾哥哥安排工作,更是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有事找他儿子想办法。如果说挨饿可以忍受,那么这种道德绑架真是让王永强苦不堪言。

1999年对王永强来说,或许是最高兴的一年,这一年他结婚了。但他始终没能逃离原生家庭的绑架。最后,婚姻也在父母的极度索取下无疾而终。这或许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王永强彻底心寒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父母再次打电话要钱的时候,王永强终于崩溃,第一次和家里大吵一架,让他们不要再打来。也许是为了救赎自己,这一次王永强直接去了美国。到了美国王永强直接注销了中国的身份,从此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转眼间这一去就是20年,不知那个远在他乡的游子这一生把童年的痛治愈了吗?但这一次,父母确实又成功把血淋淋的伤疤给撕开了,让其遭到了无数的指责和谩骂。

直到身患残疾的哥哥王国强表示:“弟弟不回家,其实是有他的难言之隐的”。人们才开始试图去理解那个在荆棘中攀爬得遍体鳞伤的他。

曾经一直以为:“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但真正经历过糟糕原生家庭的人,或许更恨那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北大博士王永强:没有界限感的父母逼我逃离家乡20载

有时候真的不要把父母想得太伟大,生儿育女是人的本能,很多父母生孩子就是为为了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出发点是为了方便自己极度索取,甚至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摊上自私自利的父母的确是人生的不幸,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不是一天变冷的,没有父母的贪婪哪来子女的躲避。未经他人难,莫劝他人善,没有经历过父母无底线的索取的人,不懂得承受者的痛,要么怎么会有那么多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与自己和解的人呢?

《老子》曾言:“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地追逐与索取,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尤其是父母,对于儿女更应该适可而止。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