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作者:历史龙元阁

阳光之下,亦有阴影,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该怎样感谢在阴影里为我们负重前行的战士与先烈?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中,有这样一批“看不见的英雄”,他们深入敌人心脏,将革命的火焰扎根于敌人腹地之中。由于其任务的特殊性,这些人的身份大多鲜为人知,他们身处暗潮翻涌里,为我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有利情报,虽未带兵打仗出征,但是依旧功勋卓著,深受尊敬。

世人皆知“特工之王”李克农,却不知这位埋伏在国民党军队多年的顶级特工,作为唯一一位和毛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范明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他的工作更为危险,双重身份更利于其展开工作,郝克勇和范明两个名字伴随他走完了传奇光辉的一生。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范明

1938年5月,国民党38军军长赵寿山在陕西三原成立了38军教导大队,郝克勇与杨虎城、赵寿山渊源颇深,于是就被组织派到教导大队担任政治教官。1939年,38军地下工作委员会成立,主要成员只有蒙定军、胡振家和郝克勇三个人。

作为38军教导大队的政治教官,郝克勇第一步抓的就是38军的政治教育。在当时那个复杂的年代背景下,郝克勇利用起了《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公开刊物,对部队进行了政治教育。除此以外,郝克勇还研究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总结出了《中国走向何处去》、《共产党员须知》等教材,展开了抗战时期党的政治工作,对部队中的进步军人和党员进行了政治教育。

在郝克勇等人的暗中操作下,38军的共产党员人数从一开始20余人发展到了630余人,基本上拿到了38军全部的领导权,当时有不少人知情人士将38军称为“七路半”(意思是差半路就成八路了)。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赵寿山

其实郝克勇一开始是偏向国民党的,但是何键的一次操作让郝克勇对国民党从此失去了信心,转而投入共产党阵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1914年12月4日,郝克勇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郝邢村,郝家在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郝鹏程在杨虎城麾下担任特种兵营长,算得上是西北军的创始人之一,兄长郝克俊也是早期共产党重要人物。在这样“根正苗红”的家庭影响下,郝克勇年幼的心灵中早早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郝克勇自幼便是父母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素有“神童”之称。不到10岁的年纪便可以熟练地背诵四书五经,对唐诗宋词也十分熟悉。

虽然郝克勇家境优越,但是善良的他非常富有同情心,经常看到“路有冻死骨”的状况,每当这个时候,郝克勇内心中就十分难过,于是萌生出了学医救国的理想,立志救死扶伤。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郝克勇

对于郝克勇这样的家庭来说,学医算得上是“不务正业”。既然无法取得父母支持,郝克勇便自学医术,将《千金方》背了个滚瓜烂熟,三不五时就偷偷跑上山采药,拿回来自己研究,时间一长,还真被郝克勇研究出了其中的门道,十多岁的年纪就可以给乡亲们开药治一些常见疾病,还不收医药费。

按照这个路走下去,郝克勇很有可能成为远近闻名的神医、良医,之所以会走上革命的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哥哥郝克俊有关。

1929年,郝克俊把弟弟接到了上海,此时的郝克俊已经在邓小平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杨虎城麾下担任一个连队的指导员。郝克勇来到上海后考入了建国中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里,郝克勇在上海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也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唯有改革,才能看到希望!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9日清晨,正在建国中学里上课的郝克勇突然听到窗外一阵骚动,稍加打听后得知原来是日本人打来了,东北三省沦陷了!

虽然上海距离东北很远,但是东北作为中国门户,此时大门被打开,日军便可轻易地在中华大地上长驱直入,为祸四方。建国中学积极响应抗日号召,成立了学生会,领导学生们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满腔热血在胸膛、健壮勇敢个头高的西北热血青年郝克勇积极地参加了学生会活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担任纠察队队长,参加了当地的童子军。

同年11月,郝克勇参加了上海学生赴南京请愿大行动,要求蒋介石积极抗日,郝克勇担任中队长。等郝克勇一行人来到火车站以后,却遇上国民党有意阻碍交通,导致火车无法开动,学生们就在火车站硬等了三天,但是火车依旧丝毫未动。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学生抗日游行

无奈之下,学生们自发组织了起来,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学生自己动手开动火车,火车终于成功驶离了上海,虽然途中遭到了几次阻拦,但还是成功抵达了南京。

郝克勇带领着同学们抵达南京下关站的时候,南京正下着雨,灰蒙蒙的天沉沉地压了下来,将阳光遮蔽了个严实,让人一眼看不到希望。

官兵出动拦住了学生们,不许学生们进城,再三交涉下,只有学生代表被允许面见蒋介石,郝克勇在内的其余人就这样在火车站的雨中淋着雨等候,望着蒙蒙雨雾掩映下的南京清凉山,郝克勇感触颇多。

“潇潇风雨洒下关,十万学生不胜寒。虎踞龙盘逢国难,清凉雄狮睡犹酣。”

这是郝克勇在南京下关站望着清凉山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正是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清凉山的“雄狮”却选择不抵抗,实在是令人心寒!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蒋介石

12月2日,请愿团的学生进入了南京城,但是国民党当局并没有让这些学生走上街头请愿,而是将他们包围了起来,周围都是手持枪械的宪兵,手中的枪口没有朝向抗日侵略者,而是直指请愿学生。

12月3日,请愿学生们被带到了一个学校的礼堂之中,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宪兵。等候了许久,蒋介石终于露面了,学生们看到蒋介石出现纷纷鼓起掌来,郝克勇一把拉住了周围的同学们,不许大家鼓掌,因为蒋介石不许抗日,郝克勇打从心眼里痛恨他。

学生代表走上台向蒋介石递交了抗日请愿书,蒋介石拿过请愿书,看也没看就自顾自地发表演讲。

在讲台上,蒋介石拿捏起那股军阀作风,一口一个“中正决心北上,赶走倭寇,收复领土”,接下来又批评起了请愿学生,说学生不好好读书来南京胡闹,还信口胡诌什么“攘外必先安内,赤匪捣乱,汪精卫在广东公然抗命,要中正下野”。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蒋介石发表演讲

一会儿“北上”,一会儿“下野”,郝克勇可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学生,听着蒋介石的信口胡诌,内心愈加反感。

最终蒋介石稍作总结,抬起手来看似豪迈地说道:

“中正下决心北上,势必收回领土,广东的那些卖国贼逼着我下野,既然下野,哪里还能北上呢?所以中正同时下一个决心,那就是誓不下野!”

总之蒋介石云里雾里地说了一堆大空话,这也是国民党的一贯作风,从不搞些实际的,但偏偏有些白丁信他的话,身边的同学作势又要鼓掌,郝克勇拦了下来,说道:“这都是骗人的鬼话!”

此次演讲过后,郝克勇深深地认识到了国民党当局言行不一的行事风格,从这个时期开始,郝克勇心中对国民党和蒋介石失望便越来越大了。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蒋中正,字介石

“一·二八”抗战后,郝克勇与老家失去了联系,生活无法维持,哥哥郝克俊带着他乘上了难民火车,直到3月份,才回到了老家。

西安北大街有一所很出名的红色学校——中山中学,郝克勇便报考了这所学校,成为了三年级的一个插班生,这所学校基本上属于共产党,上到校长下到老师,都是共产党员。

此后不久,戴季陶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打着视察西北的幌子,来镇压学生运动,来到中山中学后,戴季陶让校方组织学生进行训话。戴季陶走上讲台后,学生们质问他: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丢了东北和上海?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戴季陶

戴季陶理亏,面对学生们义正词严的质问,他心虚了,信口胡诌什么东北丢了不要紧,上海丢了不要紧,学生们听到他这样丧失民族自尊心的回答义愤填膺,不少人捡起地上的石头、瓦片朝戴季陶扔了过去,戴季陶灰溜溜地捂着脑袋跑了。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学生反对卖国政府,发动驱逐戴季陶的学生游行示威大会,高个子的郝克勇举着横幅走在队伍前面,带领着学生与宪兵反抗,一开始宪兵还只是朝天上开枪镇压,后来竟然真的对学生开枪了,不少学生在此次游行活动中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这次斗争之后,郝克勇对国民党彻底丧失信心,转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阶段。从中山中学毕业后,郝克勇再一次与数千名上海学生共同组成了示威团向南京进发,没想到这一次国民党当局更过分,不仅用石灰、水龙驱散学生,还将学生抓捕押送回了上海。

屡屡受挫的郝克勇意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的,只有跟随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奋起抗日,将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去!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国民党宪兵

1935年,郝克勇考入了国民党财政部开办的盐务税警官佐学校,这所学校中除了有冯玉祥保送到美国西点陆军大学的毕业生,还有张学良东北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其中有一大批共产党员。

后来郝克勇被分配到了贵州天柱县担任盐务税警分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扣押了湖南省主席何键的走私盐船,因此被何键怀恨在心。

“西安事变”爆发后,何键故意诬陷郝克勇,将他打压成了“小杨虎城”,郝克勇被迫加入了民先队,组织了抗日救亡团体“夏艺学会”。

1938年,郝克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来到了赵寿山麾下38军教导大队担任政治教官,从此就开始了郝克勇的“双面生涯”。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爱国将领杨虎城

38军的异变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蒋介石发出密电,要求逮捕蒙定军、郝克勇等人,赵寿山第一时间通知郝克勇隐蔽起来,郝克勇一直躲到1941年3月,情势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机,他又回到了教导大队担任队长,并且成立了搜索连,由郝克勇担任连长。

1942年11月,蒋介石想要借机调走赵寿山,赵寿山察觉事态不对,准备起义,并且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毛泽东得知以后,亲自致电赵寿山,要求郝克勇来见自己。

同年12月,郝克勇抵达上海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在交谈中详细地询问了地下工委的工作展开情况,并且同意了赵寿山的入党申请,还为郝克勇安排了一个更加安全的身份。

因为郝克勇家中舅舅姓范,毛泽东便给他起了个“范明”的名字,此后,范明登上历史舞台,郝克勇曾经写信请求恢复原名,但是组织考虑到了他后续的工作展开,没有同意,至此以后,郝克勇便成为了范明!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毛泽东

此前,范明的工作都是周恩来、李维汉代其汇报的,但是在这一次交谈之后,范明成为了唯一一位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可以直接将工作情况汇报给毛泽东。

1943年,范明再一次返回了三十八军,并且带回了新的密电码,与毛泽东进行直接联系。此时的38军虽然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吃着国民党的军粮,但实际却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救亡的进步和爱国军队,38军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十分活跃,先后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xīn)口、豫西等重要战役。

38军发展得越来越好,蒋介石越来越不安,任命反共干将张耀明担任38军军长。张耀明一到任就拿17师开刀,眼看17师中的共产党力量遭受威胁,范明紧急召集军中地下党员召开会议,商议起义事宜。

17师于河南省洛宁县成功起义,这是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党正规军首次整编起义,对于整体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后,55师也在巩县起义,与17师合编为西北民主联军38军,成为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部分。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张耀明

1946年5月,三十八军在孔从周等人的领导下起义,渡过黄河后来到了晋西南解放区,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此时的范明在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的麾下,伪装成一个营长,继续在“隐蔽战线”上展开工作。

在圆满完成对38军的统战工作后,范明和赵寿山一起离开了38军,回到了延安,毛泽东见到范明后,极力称赞“38军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

范明从党校毕业后,出任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处长,依旧负责秘密工作。1946年9月份,范明以八路军参谋的身份与胡景铎接触,并且在胡景铎部队中建立了党组织。胡景铎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长途跋涉穿过沙漠,在横山县波罗堡见到了范明,两人共同商议了起义事项,共同谋划横山起义。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胡景铎

胡景铎和范明开了三天三夜的会,然后将这些起义计划写成了十大条,拍板敲定时间后,喊来了习仲勋,起义前一天,习仲勋、胡景铎、范明组织好了部队,按照约定打起义旗号。

10月13日清晨,范明带领一个加强连和50多名干部策应本次起义,一切准备就绪后,范明摇动起了起义旗号,胡景铎当即带着第二十二军八十六师,再加上新编的十一旅各一部等共5000多人起义,这便是著名的“横山起义”。

起义结束后,胡景铎率领的起义部队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胡景铎担任师长,范明担任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

彭德怀称范明为“军中翰林”,担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的时候,范明就经常撰写各种重要公文。兰州解放前夕,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一定要保护、尊重好青海班禅和甘,以及藏族人民,为解决西藏问题做好准备。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彭德怀

彭德怀将争取班禅的重任交给了擅长搞政治工作的范明。由此看来,范明既是特工,又擅长搞政治工作,与周总理倒是有些相似,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啊!

大西北情况复杂,要在打击马家军的同时,做好民族宗教和政治争取工作,为了完美完成任务,范明下了不少功夫,研究了不少文献著作,写出了《心战》和《回族工作手册》等资料,加强了军队的民族政策教育。

在范明的多方努力下,班禅亲自致电毛泽东和朱德,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回电:

“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奋斗!”

1951年4月,13岁的班禅在范明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在范明、李维汉的陪同下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此次回京,毛泽东充分地肯定了范明的贡献,希望范明能够在3年之内学会藏语,以便更好地开展汉藏团结工作。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范明与班禅合影

和平解放西藏协议达成后,范明率领西北军区入藏部队入藏,全军一共4000余人,带着8000多头牦牛、马匹和1000多头骆驼进入西藏。

西藏海拔高,不少战士刚入藏便出现了高原反应,等部队行进到4500海里的时候,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战士们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再加上气温较低,很多人出现了浮肿现象。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解放军战士进藏

战士们破除千难万阻,历时4个月成功抵达拉萨,见到了我们日夜期盼的藏族同胞。驻西藏代表张经武一见到范明就激动地握住了范明的手,动情地说道:

“范明同志,真不容易啊,历史上没有任何军队能翻越唐古拉山,你们创造了奇迹,真了不起!”

范明到来后,中共成立了西藏地区工作委员会,范明出任副书记,西藏军区成立后,范明又出任了第一副政委,1955年的授勋大典上,范明被授予少将军衔,用以表彰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1955年授勋大典

虽然敌人看不到这条“隐蔽战线”,但是党看得到,人民看得到,革命先烈作出的每一分牺牲,都值得被后世铭记!

在西藏工作期间,范明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未敢有一丝懈怠。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范明团结起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上层人士,制定出了《关于统一西藏方针问题的意见》,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

1954年,范明又向中央呈交了一份关于修建青藏公路的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周总理的大力支持,青藏公路的修建因此被提上了日程,为汉藏同胞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一条天路!

1980年,范明出任了陕西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在工作岗位上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解放思想,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全省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呕心沥血。年老退休后,范明依旧闲不下来,愿为党、为人民燃尽最后一滴蜡泪,积极撰写了大量革命史料,为党史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国少将范明: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

图|晚年时期的范明

2001年,87岁高龄的范明受邀回到了拉萨,参加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盛典”的纪念活动。在范明心中,西藏就像是他的一个孩子,为了让这个孩子更好、更健康、更快速地发展,范明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终于看到了孩子长大成人!

2010年2月23日,96岁的范明将军在西安病逝,一代人民英雄与世长辞,离开了他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谨以此文纪念范明将军,愿烈士英魂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